分论坛一:中国式现代化与经济学的创新发展
分论坛(一)
2022年12月24日下午,由北京大学经济学院主办的第五届“中国百所大学经济学院院长论坛”暨“百所经院人才招聘会”之分论坛一(校长论坛)以云端对话的形式召开。本场分论坛由西北大学副校长吴振磊与烟台大学副校长冯素玲共同召集,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党委书记崔建华与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学术委员会主席、副院长张辉担任论坛联系人。本场分论坛的议题是“中国式现代化与经济学的创新发展”。
本场分论坛参会嘉宾有:北京城市学院副校长蔡派,浙江工商大学副校长陈衍泰,中山大学副校长、岭南学院院长李善民,广东金融学院副校长初可佳,广东金融学院副校长易行健,北京工商大学副校长徐丹丹,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副校长周铭山共享经济的现行模式,广西大学副校长田利辉,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副校长尹志超,武汉学院副校长罗航,合肥工业大学校长助理吴华清,东北财经大学副校长王维国。
崔建华就现代化进程与经济学发展的高关联度问题,指出了学者在经济学研究中与在推动现代化进程中身肩重任。从现代化的进程来看,经济思想是一个最重要的因素,中国经济学的创新,核心在于结合中国的实际。他结合所从事的多年的理论研究和教学管理的实践,指出中国经济学创新发展应做好“两篇文章”:一篇是老问题要做出新文章,另一篇是新问题要做出大文章。并且,经济学人才的培养,更应强调要从宏观和思想层面入手,走一条相对均衡的经济学人才的培养道路。
蔡派指出,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国经济学理论创新发展之间存在辩证关系。中国式现代化离不开中国经济学的理论创新和发展,并为中国经济学的发展提出新的目标和要求。同时,中国经济学的创新发展又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提供理论支撑。对此,他建议加快构建中国式现代化与经济学创新发展的理论框架,聚焦于党的二十大提出的重大理论问题;同时深入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经济学创新发展成果体现在人才培养中来,培养教师骨干队伍。
陈衍泰向与会嘉宾介绍了浙江工商大学经济学科的建设情况。他围绕论坛主题发表三个观点。第一,浙江抓住数字经济发展机遇,彰显浙江经济发展特色。第二,浙江积极鼓励民营经济发展,与党的二十大报告主题一致。第三,在推动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过程中,如何发展以人民为中心的经济学至关重要。浙江作为改革的高地,同样面对一些共性难题。
李善民从加快构建中国经济学的知识体系角度,阐述了如何构建适应中国式现代化的知识体系,他回顾了中山大学岭南学院在中观经济学方面的教研成果与积极探索,建议未来大力开展中国经济的案例研究,尤其深入调研地区产业行业发展案例;同时积极鼓励理论创新,将改革开放以来的经验上升到理论高度,再用以指导具体实践。
初可佳对广东金融学院的基本情况进行了详细介绍,并向与会嘉宾分享了关于人才培养方面的思考。她指出,广东金融学院强调错位发展,发挥为广东金融强省战略做人才储备的基础性作用。同时,学校制定了精准的人才引进计划,对优秀人才予以保障与承诺。
易行健分析了未来经济学理论研究应该如何解决中国式现代化实践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其中,既包括基于人口结构的变化与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背景下,如何更好地探索共同富裕道路的问题;也包括如何真正把内需需求和供给侧结构改革从理论上进行创新的问题;还包括如何构建符合中国实际的金融框架和金融体系,使金融服务于实体经济,未来更好地服务于中国式现代化的问题等。
周铭山总结了我国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成功经验与待完善空间,指出了新发展过程中面临的现实问题,以及需要进一步完善的理论命题。他认为,通过经济学的理论创新可以更好地支持中国式现代化。金融体系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面临许多问题,例如金融风险非常集中,以及金融对创新的扶持远远不够等。此外,金融相关基础研究投入比较有限,关键核心共性技术突破缺乏有效的支撑。
田利辉关注我国在构建基于中国式现代化经济学的过程中,如何兼顾经济学的一般性以及与不断发展的实践相结合的问题。他提出,应从政治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金融学、计量学等不同维度考虑中国式现代化和经济学的创新发展,同时我们应该强调经济学发展中的开放性,包容性和创新性。
尹志超就如何在中国式现代化的背景下做好经济学研究的问题,发表了三点看法。首先,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伟大实践提供了很好的研究场景,应从伟大实践中去寻找真问题。其次,要运用科学的方法研究中国问题,以更加全面系统地掌握经济学的理论方法与实证方法,进行学术训练。最后,应注重中国实践的基础性问题研究,促进经济学科的健康发展。
罗航具体介绍了武汉学院在受到疫情冲击的背景下,如何开展应用型人才培养,他特别提到了与腾讯等企业之间的产学研合作情况。他指出,学校开展校企合作,目的在于提升学生专业的实践能力,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同时,罗航对国际交流访学项目的开展以及设想做了详细说明,希望未来国际访学项目能够恢复到正常状态。
吴华清就如何强化学生问题意识等问题发表看法。他指出,学术研究既要根植于中国实践变革,又要符合未来发展需求。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高远,但实际上道阻且长。目前经济学研究存在过于重视微观和过于追求模型的问题。未来的经济学研究,首先不要总停留在宏观层面目标方向的解释上,其次要深入研究现有的经济体制,此外还要着重对未来的经济、现代化的经济体系的设计与建立进行深入的探索。
王维国从经济学研究者和经济学教育工作者的双重视角,分享了关于经济学创新工作的想法。对于研究者如何创新,他提出两个核心观点,一是聚焦未来的新变化,进行开创性的研究;二是要强化新科技对经济学研究对象带来新影响的研究。在教育工作者如何创新方面,他提出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王维国向与会嘉宾分享了来自东北财经大学的经验,包括在已有课堂教育基础之上强化数字赋能,以及通过教学团队的交叉融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冯素玲指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伟大进程中,应立足中国实际,结合政治方向、价值取向和学术导向,解决国家关心的根本性、关键性的问题。数字经济作为新的生产要素,在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等等方面,都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她结合了目前面临的热点问题,分享了山东省在构建新发展格局框架下,企业在数字化转型与数字化治理中的成功实践。
最后,吴振磊围绕论坛主题发表了三个观点。他认为,首先,经济学研究要关注中国式现代化中的大问题,并围绕大问题做好理论阐释和理论创新,特别是在构建自主知识体系方面,要围绕中国式现代化的事实与规律形成系统化的理论学说和理论阐释。第二,强化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学科体系建设,既要注重传统学科紧扣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容进行丰富和发展,又要注重交叉学科的建设,强化经济学与社会学、哲学、信息科学等多学科的交叉融合。第三,强化服务中国式现代化的教学创新,一是强化大问题教育,二是强化人文素养的教育,还要深化实践体系的创新。最后,在实践中,要增强经济学科和企业之间的互动。
百所经院人才招聘平台
百所经院人才招聘平台(网址:)是专门为海内外经济学博士毕业生打造的、服务于国内各大高校和科研机构人才引进需求的就业信息平台。该平台旨在构建全国经济学博士生与用人单位尤其是全国百所经院之间专业、高效、开放、免费的信息交流渠道共享经济的现行模式,完善经济学高端人才市场信息,形成“众建贤才,彬彬济济”的良性局面,为中国经济学人才培养贡献力量。运行一年多以来,已有200多家经管学院提交了招聘意向,发布了几百条招聘信息,千余名博士研究生在该平台获益。
供稿单位:科研与博士后办公室
供稿人:张心雨
美编:予天、初夏
最终重点推荐当下最新最火的商业模式 不管你是想创业找项目的,还是自己开实体门店的,猪小侠是目前市场独一无二的实体门店引流商业模式 猪小侠属于消费返现平台,即消费者消费多少就有机会返现多少,通过这种方式促进消费者复购和分享,提升门店的客源 更多详细了解点击进去 猪小侠全民共享系统
手机浏览,点击图片保存二维码到相册,然后打开微信扫一扫选择本二维码图片就可以进入,电脑端微信“扫一扫”二维码,进入找聊天搭子平台,里面有找饭搭子、找对象、找陪伴服务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