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共享经济创业「理论与现实」
去年下半年,各类共享单车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各大城市的路边,而今年上半年共享充电宝的项目又横空出世,成功吸引了资本的注意力。一时间,共享经济风起云涌,引发了市场对未来无限的想象。共享果真开挂了么?
什么是共享
当你在百度里面输入“共享”两字,百度会为你找到约100,000,000个相关结果。今天我们所聊的共享当然不只是单纯的信息共享共享经济与创业,我们所定义的共享大致包含以下几种含义:
a) 闲置资源价值最大化
将私有物品放置于共享服务平台,从而使得使用价值最大化。比如说uber匹配私家车司机闲置座位、司机与乘客的供需关系,从而让用户双方都受益。
b) 通过再分配增加产品周期
重新分配意味着减少(reduce)、循环(recycle)、再利用(reuse),修补(repair),再分配(redistribute)现有资源。最直接的例子便是阿里旗下的闲鱼市场,提供一个连接闲置产品与需要物品的双方一个平台,增加产品的使用周期,更合理地利用产品。
c) 协同生活方式
通过分享或者交换各自的时间、空间、技能、资金等一系列虚拟资产来促进人与人之间的社交。
d) 劳动力的自我解放
从社会化大生产当中脱离出来,成为了分享经济当中的“自由人”应该是我们一代人都渴望, 二恰恰也是这种模式为分享经济注入大量活力。
共享经济企业成立时间分布
基于以上特征智投云收录共享相关创业公司329起。从公司成立时间看,在2012年之前公司数量基本处于平稳。
从12年到15年共享经济企业呈现井喷式爆发,涉及到20多个行业。到2016年投资者热情退却,逐步回归理性,少数诸如Uber以及Airbnb等共享经济初创企业逐步发展壮大,走向成功;而更多的同行则走上了下坡路,甚至已经淡出公众视野。
共享经济企业成立地域分布
从地域分布上看,北京和上海几乎占据了一半的共享经济企业,深圳、杭州、广州紧随其后。
共享经济企业行业渗透
从细分上看,智投云将329个公司归为26个细分,最为火爆的包括共享汽车,共享办公,共享单车以及共享车位。从显示的融资数据看,近23%的公司获得投资,由于行业的特殊性,不排除未披露的融资信息,所以这个比例会相对比较高一些。
共享背后的投资逻辑
共享经济的概念并不新颖,Airbnb、滴滴和Uber这些第一代共享经济相关的企业目前已经十分成熟。从形式上来看,共享经济调动了社会的部分闲置资源,供其他需要这部分资源的群体使用,而使用者并不获得所有权。闲置资源为其所有者带来了部分收益的同时,使用者仅需承担使用这部分资源的费用,节约了大量的社会成本。且不说共享是否真的已经火了,我们不妨来说说各种共享背后的投资逻辑。
共享汽车/住宅
以Uber和Airbnb这俩共享经济开创者为例分析可得出:
投资亮点一:庞大的市场需求使得这两家企业成为巨大的流量入口
在Uber这样的企业出现之前,打车困难几乎是一个在全球普遍存在的问题。一方面,乘客在用车高峰期很难打到车,另一方面,整个社会存在大量闲置或空载的车辆。美国人口总量大约3.15亿,而汽车保有量达到了2.5亿,社会闲置的运力惊人。然而,在移动互联网技术普及之前,需求和供给的匹配成本很高,
另外共享经济与创业,陌生的司机和乘客之间互相缺乏信任,导致这部分运力很难和需求大规模地结合。而Uber的出现恰恰解决了这一难题,司机和乘客可以通过平台匹配最佳的行程,同时Uber平台为双方提供的互相评价功能,使得未来的司机和乘客有可参考的标准。
Airbnb与Uber有相似之处,它的出现使得社会闲置房源得以与短途出行的人们的居住需求相匹配。Airbnb之所以成功的另一个原因是,在创业初期,Airbnb雇用了专业摄影团队为每一个在其网站上发布房源的房东免费上门拍摄照片。这一举动使得其在各地的订单量显著增长。
投资亮点二:商业模式已得到验证
Airbnb与Uber这两家企业的业务模型都是可盈利的。Airbnb会向每个订单的双方收取一笔佣金,房东3%,房客6%-12%。而Uber则会向专车司机收取约20%的佣金。在这种情况下,Airbnb于2016年宣布实现盈利,而Uber也于2015年宣布在美国地区实现盈利。
投资亮点三:与其它风口齐头并进
Uber的模仿者,以滴滴和快的为代表的打车应用在2013年也进行了一场声势浩大的融资大战。中国市场的打车应用由于客单价低,且竞争激烈,不得不以补贴的形式开展业务。而2013年正是移动支付刚刚起步的时间点,其投资者腾讯和阿里不约而同地布局了打车应用,并分别为其接入了微信支付和支付宝,所有的补贴均通过移动支付平台发放。
通过打车这个巨大的市场需求带来的流量,腾讯和阿里成功地培养了中国用户的移动支付习惯,进而瓜分了移动支付这一市场,这才是它们投资打车应用的真实目的。
共享单车
去年下半年的共享单车的疯狂融资一度也让人们想起了当年的打车应用。但共享单车资产重,客单价低,即使没有补贴也很难盈利。更重要的是,去年已经没有了一个像移动支付这样一个可以协同发展的领域可以与共享单车捆绑,资本争先恐后的入局到底是出于什么目的呢?
投资亮点一:短途出行需求得以满足
首先,市场一直没有为短途出行提供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案。从住处和公司到临近地铁站的这段路程一直是一个痛点。此前的许多市政建设会提供有桩的公共自行车,但始终受限于借还地点,还是有许多需求无法满足。于是在各大城市的地铁口,常常集结了大量摩的为市民提供这部分出行服务。共享单车的出现,使得这最后一公里的行程得以解决。随处借,随处还的特点使得用户不必再为去哪找车和还车而烦恼。
投资亮点二:财务模型暗藏巨大利润空间
另外,从财务模型来看,共享单车的主营业务虽然不能盈利,但是用户在使用单车的时候都会缴纳一笔押金。以摩拜和ofo为例,它们分别向用户收取299元和99元。由于大部分是用其服务的客户每日都会有租车需求,所以他们的押金会长期在平台上沉淀。
未来预计两家公司的活跃用户均有望达到千万级,如此一来它们的账户上将分别有30亿和10亿的流动资金。如此巨大的现金流可以十分轻松地在金融市场获得10%以上的年化收益率,这对于两家公司来说都是过亿的营收。资本或许是看准了这样的财务模型,才会疯狂的对共享单车下注。
共享充电宝
投资亮点:较轻的资产加上足够痛的痛点
与共享单车相比,今年横空出世的共享充电宝具有更轻资产、更容易维护的特点。据业内人士估算,每台充电宝每天被借出0.7~0.8次,单日收益平均2元。一台充电宝成本在90元左右,循环使用次数约为800次。在不考虑充电宝柜台成本、场地费用外,一台充电宝平均45天就能回收成本。与单车相比,共享充电宝甚至有望通过主营业务在一年内实现盈利。除此之外,共享充电宝同样会对用户收取一定押金。这样的模式,使得经历了去年单车火爆融资的投资人们,今年纷纷布局共享充电宝。
共享停车位
投资亮点:痛点明显,供需也很充分
另一类与出行相关的共享经济是共享停车位,这个市场的痛点也十分明显,随着城市汽车保有量的增加,有车一族每天出行停车越来越困难。另一方面,当人们都去工作以后,很多小区白天的停车位空置率高达80%。共享停车类项目便是收集合作小区内每天空置的停车位信息,供前来附近活动的车主停车。
据了解,分享车位的车主每个月平均可获得150-200元的收入。从业务模式来看,停车的痛点足够痛,同时小区的停车位确实也比较充足。但这一模式除了供需双方,还需与各小区物业在线下进行深入合作。而这样的业务实际上是给物业的管理带来更多负担的,在没有投入的情况下,物业很难有动力开展合作。所以该模式在未来能否成功,关键在于如何调动物业公司的积极性。
美国共享经济的概况
美国作为引领世界的创业先驱,他们目前在共享经济领域的创业方向很可能在未来成为中国的风口。
本期B12联合智投云以及各位嘉宾和大家共同聊聊共享经济。详情如下。
风口还是泡沫?如何面对当下的共享现状?未来的共享经济还有哪些值得想象的空间?
本期【B12小聚】共享专场:共享经济,路在何方?
本期圆桌干货贡献者
1、乐宇涛(拟邀),阿里巴巴支付宝战略投资部。
2、奚孟(老K),机蜜 App 创始人。
机蜜是一款提供高端科技产品的租赁和维修服务的智能硬件租赁的生活APP。于2016年9月数千万人民币的A轮融资。
3、蓝耀栋,盈动资本合伙人。现主要关注共享经济、人工智能、零售方向。
盈动资本是一家杭州的著名天使投资机构。曾投出in、51信用卡、开始众筹等数十个知名项目。4、神秘嘉宾
活 / 动 / 流 / 程活动时间:4月27日(周四)13:50-16:40
活动地点:点击文末「阅读原文」报名,只开放10个名额,欢迎有相关从业背景的小伙伴参与,报名筛选后我们会短信通知地址
活动详情:
13:50—14:20 签到14:20—16:30 正式开聊:主题作为风口的共享经济究竟在哪里16:30—16:40 犀利互动:和行业大牛聊聊你的困惑
16:40 活动结束
活动主办:B12、智投云、盈动资本
- 20170424 No.1523 -
| 回复"目录"查看B12往期 |
手机浏览,点击图片保存二维码到相册,然后打开微信扫一扫选择本二维码图片就可以进入,电脑端微信“扫一扫”二维码,进入找聊天搭子平台,里面有找饭搭子、找对象、找陪伴服务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