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共生到档口,鹿看四种餐饮新模式
这几天鹿鹿去新开业的壹方城,当看见宽窄巷子门口旁的冷锅串串档口,突然激起了一些思路,本周就简单观察一下这些经过“特殊设计”的门店,思考一下它们的做法。
共生店
案例:
永辉超市旗下的工坊系列餐饮品牌,华润精品超市OLE、BLT旗下的西式简餐品牌O’VAMOS和Ole' 面包房。
为什么说这些餐饮门店是共生型门店?因为鹿鹿觉得这种餐饮模式基础,与原零售业态有较强关联性。餐饮品牌与超市品牌共生、共存餐饮共享思路,共享供应链、场地与流量。
它的优势:
——强大的供应链支撑(食材安全性和稳定性有保障);
——较轻的选址压力(超市负责选址);
——相对于传统餐厅多一个销售渠道,堂食(餐品)+ 外带(食品);
——多一个获客渠道(超市流量,线下自然流量和定向用餐流量)。
它的难处:
品类选择局限性(供应链决定了选品);
餐饮品牌定位的局限性(购物中心——进驻超市——餐饮品牌定位趋同);
餐饮运营的专业性(开的好超市,不一定开得好餐饮);
鹿鹿的一句话总结,这是一种业态的延伸,从零售业延伸到餐饮业。
集市店
案例:
进驻盒马鲜生超市内的联营餐饮品牌,比如牧之初心、原麦山丘等。
鹿鹿觉得这种“新零售”模式,就好比超市分出了一个区域做餐饮集市,然后将部分餐饮功能外包给进驻品牌。 乍一听是不是有这种感觉,像是把购物中心里的美食广场,缩小后搬进了超市?
这种模式,鹿鹿觉得有两个难点需要解决:
第一,如何选择合作的超市(二房东)?这涉及到超市品牌与餐饮品牌是否“匹配”,客群、消费需求、消费力等是否一致的问题;
第二,如何实现体验?如何将品牌个性化的体验输出,而不会像一个超市里的食堂。现在的新零售大都是零售+餐饮的业态叠加,而不是购物体验与就餐体验融合,生活方式的输出。相较与Eataly超市餐厅,或者是台湾的上引水产等餐饮共享思路,我们似乎还需要持续探索。
鹿鹿的一句话总结,新零售和新餐饮是两个概念,逛完了、顺便吃和吃完了、顺便逛,是两种行为。
寄生店/店中店
案例:
健身房中的沙拉蔬果汁店,电影院里的雪糕店,烧烤店旁边的小龙虾外卖店等。
鹿鹿觉得,它的逻辑是业态互补和品类互补,是特定消费人群的需求延续。
这种类型的门店优势:
结构轻、经营面积小、产品不会太复杂,适合线上+线下的模式;
其劣势也很明显:
市场容量较小、基本做随机性或局限性的客群,品牌难形成较强势能。
鹿鹿的一句话总结,“寄生”是一种跟随战术,需要更深入挖掘消费需求。
档口店
案例:
川菜餐厅的冷锅串串档口,潮汕卤鹅的甘草水果档口,西北菜餐厅的羊肉串/肉夹馍档口,茶餐厅的菠萝包/蛋挞档口等。
这种档口店已经越来越多地出现在餐厅里,有些值得学习,有些则比较失败。
说说鹿鹿对档口店的看法:
首先,档口店应是餐厅效益的重要补充力。鹿鹿见过,某粤菜餐厅隔出20多平卖中式烘焙……事实上,档口应该是让一个餐厅的人效、坪效、品效,购买/销售效率更高的存在。
其次,档口店应是经营品类的延续,不主张做两个不同品类。鹿鹿经常看到,卖米线的,把水吧台做成茶饮档;或者火锅店旁边,做了个卤肉档。店家的想法估摸是“我卖吃的,顺便再卖点儿喝的”。不论消费者是否真有这种需求,即便是有这种需求,会不会直接选择专营该品类的门店?
最后,档口店是正餐品类的小吃化的延续,不适合所有品类。一些有档口的门店,原本想增加餐厅收入的,最后成了餐厅的摆设。而一些做的较好的档口店,其原生品类背后,都有强大的小吃文化。
我们甚至可以说,档口卖的就是餐单上提炼出的精品小吃。是那些消费者认知广泛,可以让消费者即买即吃,方便拿着吃走着吃,让别人看到了也想吃的产品。比如羊肉串、甘草水果、冷锅串串酸辣粉、蛋挞鸡蛋仔、大香肠臭豆腐等等……如果想给餐厅做个档口,得看看自己经营的品类,而不是随意选产品来卖。
这几年餐饮行业一直在说“小而美”,也在进行着不少创新模式上的探索,如果你也有关注这些新模式,或者看到了鹿鹿没有提及的业态模型,也欢迎给我留言补充,共同探讨。
手机浏览,点击图片保存二维码到相册,然后打开微信扫一扫选择本二维码图片就可以进入,电脑端微信“扫一扫”二维码,进入找聊天搭子平台,里面有找饭搭子、找对象、找陪伴服务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