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经济模式下的商业案例探索(原创)
从以上定义和成功案例来看,共享经济有2个特点:拥有者和消费者资源丰富且富余,市场消费却因为各种原因不顺畅。拥有3个特质:成本低,建立社群连接,可持续发展
那么我们用以上理念选择一个行业做一个共享经济的假设案例。比如话剧舞台剧演出市场。基本符合共享经济的两个特点,消费者丰富,全国可以演出的小剧团和各类校园剧团也很丰富。但因为各地场地限制,价格偏高,宣传不到位等,让大部分消费者离开大学校园后校园内的共享经济,很难接触到话剧舞台剧。作为文化消费的一级,未来国内市场将不断增长。针对现在存在的问题校园内的共享经济,国内舞台剧话剧的演出受限于场地,很多城市没有足够好的剧院,不像电影院一样发展迅速。导致演出信息闭塞,而各个城市的私人剧团又没有好的剧本可以排练,不能提供给消费者高质量的演出。而著名大剧几乎场场爆满。又因为话剧舞台剧消费人群的特点不明显,缺少实际聚合平台,每一次演出都要重新宣传一遍。
那么如果有一个团队做一个叫做《剧周末》的平台,向上集合优质版权,以版权授权方式把诸如“暗恋桃花源”“如梦之梦”等优质版权授权给全国上千个城市剧团和大学剧团,设置规则,让这些剧团只能做精简版版权剧,并只能在“剧周末”上面发布演出信息和售票,并且,平台抽取票务分成。另外一边,把各地闲置的场地也纳入舞台剧共享链条,让剧团可以在平台选择合适场地。
这样我们可以看到,这个链条上,数千个剧团都能获得正版版权授权,演出精简版大剧,可以吸引到观众,获得收入,而场地方把闲置场地出租出去,也可以盘活资源。而这一切的根本在于,有了这样的舞台剧共享平台,就可以集聚这块文化消费者。中国数百万上千万的舞台剧爱好者终于有了最好的信息获取渠道和消费渠道。让之前只能在大城市演出的优秀话剧也可以在自己本地看到,并且社群的建立有助于用户之间的交流,对培养中国话剧舞台剧爱好者有着积极作用。
可以看到,《剧周末》设定了两条规则,第一是:建立版权授权体系,让全国得不到授权的数千个剧团得到稀缺资源,然后以这个资源获得演出的分成。同时,不限于小的剧团,一些体量较大,有自己版权的团队也可以在这里获得用户和宣传渠道。例如:滴滴打车可以在自己软件上推广车险和新车。第二个规则是:用户社群的建立,让社群贡献自有意见汇总需求,挖掘不同地区舞台剧消费的可能性。用户可以众筹,举办见面会。社群的建立有助于发展共享的动力,让这个链条上的各方都有动力放出自己的优秀资源。
以上共享经济的案例探析仅仅是让我们理清思路,了解共享经济的不同之处。如果舞台剧演出公司还是按照全国巡演的方式做演出,每年巡演,每年宣传,其实对这个市场不能产生创新性变化。场地的稀缺不能解决,剧团演员的更迭不能解决,宣传问题不能解决,不过是传统信息闭塞下的盈利模式。而共享经济下的舞台剧公司将创造新的规则,市场的变化将是全行业更新,因为拥有者和消费者参与到了消费过程当中,中介者不再那么重要。让消费链条变成了互助互利的过程,消费阻碍极大减少。
所以,我们针对当前共享经济火热发展的当下,应该思考视频行业和广电行业发展此种模式的可能性。或许这个问题,可以更加开放一些,让我们以共享经济的思考方式来思考。资源的拥有者是哪些,消费者是哪些。具体不在阐述,不过可以提出一个案例:用视频直播方式做海淘的软件平台《波罗蜜》,融资上亿元,用视频直播在海外呈现商品的真实性和价格,直播中即可下单。把代购者和消费者的信任用直播的方式拉的更加紧密。或者这个案例对我们的电视购物业务有所启发。
注:本文有借鉴的图片和思路。
手机浏览,点击图片保存二维码到相册,然后打开微信扫一扫选择本二维码图片就可以进入,电脑端微信“扫一扫”二维码,进入找聊天搭子平台,里面有找饭搭子、找对象、找陪伴服务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