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神仙,没有银弹:商业战略相关14本书,好书7本半
不知道如何写作文章,推荐国内最强的AI写作工具,帮你写爆款文案
最近几年看过的商业战略相关的书。《反常识》是最新的一本,部分内容讲战略,基本思路是说没有神仙,没有银弹,做战略规划的人经常以为未来尽在掌握,其实意外经常发生,需要多思考意外商业模式全史,索尼的录像机、迷你光碟播放器的战略跟苹果的类似,失败是因为遇到了巨大的意外。
《突破现实的困境:趋势、禀赋与企业家的大战略》分析了2393家全球企业在2004-2014这15年之间的业绩数据,是同类书中难得的精品。这本书的结论比较反直觉。
人人都是事后诸葛亮,4星|《反常识》
英文版是2012年出的。一些案例和思想在其他读物中见过了。
作者在书中指出,个人、公司的成功、艺术品的流行、历史大事的发生,往往有极大的偶然性,不过事后公众会忽略这些偶然性,给出这些事件的自认为合理的解释。
作者在书中给出这样一个比喻:在听说发生森林火灾时,我们并不会去想点燃这场大火的火星有什么特别之处。这种想法确实比较可笑。但是,当看到社会中发生特别之事时,我们却会立刻这样想:无论是谁引发了此事,他一定不是普通人。
作者认为,大V在媒体上对公众的影响,被夸大了,至少广告公司给的费用偏高,真正让热点事件爆发的是大量有一定影响力的小V。
作者认为,城市规划、公司战略面对的都是复杂系统,最终结果很难按计划行事,好的策略是对未来的不确定保持敬畏,在战略与规划中多考虑不确定因素。
书中的重要案例,有一个是作者自己在互联网上做的较大规模的社会学实验商业模式全史,其他基本是他人的学术成果的介绍。
作者自己在互联网上做AB测试,证明歌曲的流行程度,尤其是头部流行歌曲,有很大的偶然性,不过特别差的歌怎么也不会流行,特别好的歌怎么也不至于垫底。
关于公司战略,最有趣的一个案例是引自雷纳《战略的悖论》一书关于索尼与苹果的对照,雷纳认为,索尼录像机、迷你光碟播放器,战略的领先程度和冒险程度都跟苹果接近,不过索尼运气不好,苹果则冒险成功。
总体评价4星,不错。
2.5星|李善友《第二曲线创新》:颠覆式创新相关资料与案例汇编
基本思想是克里斯坦森《创新者的窘境》一书中的思想,大幅引用改写此书的内容。此外书中大部分的内容是引用经管领域的名著和一些公开资料。
书名中的“第二曲线”的概念,来自《第二曲线:跨越“S型曲线”的二次增长》,我读后感觉“第二曲线创新”就是克里斯坦森所说的颠覆式创新。作者引用克里斯坦森的思想,强调企业应该在当前主营业务增收放缓甚至停滞、下跌前,发现新的业务增长点。
书中提出了一些找到颠覆式创新业务的技巧,不过没敢就当前市场做分析预测,案例大部分是其他书中的老旧案例,少部分是美团等企业过去几年的事情。
总体评价2.5星,价值不大。
3星|路江涌《共演战略画布》:PPT技巧级别的创新,缺实际分析案例
作者用自己的思路综合现有各种战略思想,给出企业各阶段各要素的战略分析工具。主要是2*2矩阵和双S曲线两种工具。
从书中的插图来看,这些工具在PPT演示中效果应该会不错。
作者在书中用这些工具做的分析不多,且案例偏老旧肤浅。我最希望看到的是作者分析知名公司的现状,指出他们的战略的好处和不足,这方面的内容基本没有。
书中不多的实际分析中,多次提到小米,认为小米已经实现了双S曲线的第二次飞跃,第二次飞跃的关键是小米的新产品。完全不提财报可见的小米海外市场业绩对第二次飞跃的巨大贡献。这一点就比不上另外一位商学院教授薛云奎的分析。
信息浓度偏低:插图特别大,还留了做练习的空白插图,一些概念还从古汉语的字形说起。
读后感觉如果作者是咨询讲师的话,书还是不错的,作为知名商学院教授的话,水平比期望值低不少。
总体评价3星,有参考价值。
3星|王赛《增长五线》:理论有新意,点评和案例一般,只有一个拿得出手的应用案例
作者认为当下企业家最关注的都是如何实现客户、业务、利润、价值的增长。作者提出“增长五线”的理论,五线是:撤退线、成长底线、增长线、爆发线和天际线。其中天际线可以看作是企业的增长天花板,成长底线、增长线、爆发线是企业以低中高速增长的趋势,撤退线则是企业在最不利的情况下的增长情况。
作者的“增长五线”理论,我理解基本是要考虑五种增长线对应的业务或场景,对坏的情况提前做准备,努力抬高增长天花板。
理论中的撤退线比较有新意。
书中作者结合实际案例解释这五种增长线。这些案例大部分是公开可见的大公司的事件,少数作者自己的咨询案例。作者的咨询案例中只有一个案例是采用作者的建议后业绩有了增长,这个案例是一家做机场贵宾室服务的企业。
针对大公司的点评,没看到特别的洞察,跟增长五线的联系也略显牵强。
另外,作者的增长五线图中,天际线画成了平行线,参照全书内容,我认为画成台阶状更合理。作者对小米公司的业绩增长的分析,完全没提财报可见的海外业务的巨大贡献。
5星|《突破现实的困境:趋势、禀赋与企业家的大战略》:战略书中少见的精品,麦肯锡书中少见的精品
作者们先是在书中指出了许多企业在制定战略过程中的种种弊病。这一部分有不少幽默和讽刺。全书有不少幽默插图。
随后作者们给出他们的解决方案。他们分析了2393家全球企业在2004-2014这15年之间的业绩数据可以帮你写爆款文案的AI系统,认为经济利润是一个衡量企业业绩的好指标。他们根据经济利润把企业分为五个档。企业经济利润的分布符合幂律分布。
作者们的结论是企业成长最重要的因素有10个,其中没有领导力、文化、人才、执行力等常见元素,营收规模、研发投资、行业趋势、并购、内部资源集中在优势项目等因素跟企业高速成长的关联比较紧密。
4.5星|《战略简史》:“战略”这个概念的发展过程与三大咨询公司的商战
本书英文版出版于2010年。主要内容是“战略”这个概念在美国的企业咨询领域的发生发展历史,时间是从上世纪60年代到2009年。伴随“战略”这个概念的是BCG、贝恩两大咨询公司的诞生和壮大,以及麦肯锡发现新的竞争对手后的反超。
书中提到了三大咨询公司和波特等业界名人的主要商业理论的发展演变与他们的实际企业咨询案例,提到了期间的许多商业名著的主要内容,反复提《哈佛商业评论》,不少理论的发布都以《哈佛商业评论》上的文章为标志。
5星|《经营战略全史》:主流商学院理论百年混战史:定位学派和能力学派打起来了,创新学派占了上风
本书综述一百年以来商学院教授们的主流思想,以及使用这些思想做指导的企业的实际后果。可以作为快速了解主流商学院思想的读物。
4星|《好战略,坏战略》:理论不错,案例偏旧有事后诸葛亮的嫌疑,没敢预测未来
作者认为大部分企业的战略是坏战略,坏在没能分析出企业最应该做的,而往往是把企业的功能换了个复杂绕口的说法,或者把销售目标定义为战略。
作者给出了好战略的三个要素,但是没能给出判断好坏的标准。显然只有事后诸葛亮才能判断企业的战略的好坏。
书中给出了不少好坏战略的案例,但是总体偏旧,大部分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鉴于书是2011年出版的,有理由怀疑作者会把他的失败案例去掉,只说自己说对了的情况。
4星|《商业模式全史》:美国、日本、中国曾经出现过的商业模式的概括
本书概括了美国、日本、中国曾经出现过的商业模式的概括,言简意赅,写的不错。对这个领域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看看。
4星|《哥伦比亚商学院商业策略课》:重要战略思想及相关案例介绍
作者是商学院教授,也有管理顾问的从业经验。书中作者尝试梳理批判目前的主要战略思想,并提出自己的理论。
作者认为已有战略思想的弊端如下:
1:波特和BCG都提出了颇具宿命论意味的观点,认为个体企业和行业的内在结构性特点基本上决定了企业业绩,这是不对的;
2:虽然《追求卓越》《基业长青》作者柯林斯的一些管理建议是正确的,但认为可以找到对于在不同行业中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所有公司都适用的成功秘诀,这种理念本身,往好里说是愚蠢的,往坏里说就是危险的;
3:克里斯坦森的颠覆式创新仅仅是低端方向的一种创新,更高端、更多功能的创新也可以是颠覆式的,比如克里斯坦森预言会失败的;
书中一些重要的管理思想:
1:要创造真正有创新性和有意义的差异化产品,就应该将一类产品作为整体去寻找其弱点,而不是只针对个别产品或者品牌;
2:在一个邻近步幅内开展业务(也就是开展离公司主营业务更近的业务)成功率为37%,大大超过平均为30%的整体成功率;
3:“股东价值最大化”的理念对公司的长期短期价值都有损害;
作者提出实现和保持长期盈利性增长的战略思想是:持续创新、产品差异化、业务整合。
全书伴随理论介绍的,是多个相关的商业成功或失败案例。
读后感觉作者的理论新意不多,但是对现有战略思想的介绍比较有价值。
英文版是2017年1月出的,还算比较新。
两个翻译的小问题:创始人哈斯廷斯,书中被译为“黑斯廷斯”;《创新者的窘境》书中被译为“《创新者的困境》”。
总体评价4星,不错。
3.5星|《蓝海战略2》:实施蓝海战略的具体工具与方法。案例牵强且偏老旧
先用一小部分篇幅说蓝海战略跟创造性破坏、颠覆式创新不同,不去颠覆或破坏现状,而是去寻找发现新的市场与顾客。
随后给出实施蓝海战略的具体工具。这些工具是:
1:“先驱者-迁移者-安于现状者方位图”用来判断企业的各个产品在创新方面的状态;
2:“战略布局图”用来确认企业当前的战略生态位;
3:“买方效用定位图”确认顾客的痛点;“三个层次的顾客”用来识别未知的客户;
4:“六条路径框架”“四步动作框架”找到可以实施差异化的功能点;
5:在企业内部举办“蓝海展览会”来选择蓝海战略。
这些工具的基本思路是:分析可能的蓝海所在,讨论后集中资源去实施。前4条的6个工具是用来分析蓝海的方向的,第5条是有了思路后的操作办法。这些工具恐怕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书后附录举了三个中国的案例,都是事后诸葛亮的分析,包括珠海长隆、神州专车、一带一路政策,说这些项目可以用书中的工具与方法来分析。
书中的案例大部分都是类似上面的情况,找到一个商业成功案例,说这个是符合蓝海战略的策略的步骤的。并且案例的发生时间基本在2010年之前。
前瞻性的案例只有一个马来西亚政府的蓝海战略研究院和蓝海战略峰会。成功案例是军队和警察合作,把监狱办到军队的闲置土地上,开办产业让服刑者参与劳动获得收入,此举显著降低了犯罪率。上网搜,看有资料说马来西亚的蓝海项目,大目标有6个。作者只提这一个,估计是其他5个目标还没看出效果来。
总体评价3.5星,毕竟是知名学者畅销书作家的书,还值得看看。
3星|《战略思维》:微软苹果英特尔往事,第一手资料
第一作者1989年加入英特尔董事,看书的扉页的介绍,现在还是。书中前言第9页说作者做过11年的首席执行官,没提是哪家公司的首席执行官。
第一作者跟格鲁夫有过不少公司业务相关的交流,跟盖茨,乔布斯都有过当面交流,对微软、苹果、英特尔许多内部领导做过访谈。
两位作者尝试总结微软、苹果、英特尔的三位传奇人物领导盖茨、乔布斯、格鲁夫的战略。我读后感觉是事后诸葛亮,价值不大,没有新意。至少应该再说说还有哪些公司采用了这些战略,成功率多少。
书中讲了盖茨、乔布斯、格鲁夫面临的各种重要战略选择。这些案例按作者总结的5个战略要点的维度来组织,不按时间先后顺序讲。
我认为本书最有价值的是这些一手的微软苹果英特尔的故事。虽然大部分见过,但是作者讲的更可信,更详细,细节更丰富。
书中讲到的IT业故事,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基本到2011年乔布斯卸任为止。
这些故事涉及到不少计算机软件硬件的知识,其中早期故事中涉及的软件硬件,许多是现在早已不用的,不熟悉IT业的读者可能读起来会有点吃力。
翻译稍差。
总体评价3星,有参考价值。
3星|《战略节奏》:清华教授著作,缺乏洞察,案例偏老旧
书名和一些媒体上对本书的介绍,报了比较大的希望,以为是本土有创新的商业理论。读后比较失望。总体来说是基于罗辑思的“创新的扩散”理论的本地化的注释,有一些总结有价值,但是达不到理论的高度。总体来说洞察力不够
书中的案例偏老旧,大部分是10-20年前甚至更老的案例。推测作者在当时处于管理咨询第一线,目前则不接触一线的管理咨询工作。
全文完
手机浏览,点击图片保存二维码到相册,然后打开微信扫一扫选择本二维码图片就可以进入,电脑端微信“扫一扫”二维码,进入找聊天搭子平台,里面有找饭搭子、找对象、找陪伴服务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