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引流是最有效的?
我们在生活中常常会听到“引流”这个概念,大家谈论的基本上都是如何让更多的潜在顾客知道我们的产品。
其实,引流无处不在。比如:
而我们很多时候在做引流时候通常的做法,是把有吸引力的信息放到尽量多潜在顾客能接触到的地方。
这个方式不能说不对,只是并不是引流的全部。
就像我们钓鱼,并不是把鱼钩放到一条鱼非常密集的河流就一定能钓到很多鱼一样,其实垂钓的选位,诱饵和鱼钩也很重要。
传统的商业顾客模型是漏斗状的:
引流是漏斗的初始部分,目的是让更多的人对我们的产品或者服务感兴趣,并且“上钩”。
被圈定这个概念在不同的商业中的表现形式是不同的,比如:
所以在引流中,我们需要做两个步骤。
我们不单单要追求被更多人看到,更需要研究的是在被看到的同时怎样让更多的人“上钩”。
今天的文章我们主要研究后者:
一、消费者看到,但是没有看见
人类大脑的运作方式是以节省能量为主导的,这就导致在生活中,我们无时无刻都接触到很多信息,但是这些信息90%以上都被我们的大脑屏蔽掉了。
打个比方:
你现在尝试回忆一下:今天上班坐公交地铁的时候,旁边的人穿什么颜色的衣服?或者今天上下班经常路过的街边小铺有没有开门?
是的,其实这些信息在我们无意中都被感觉器官接受了,但是我们虽然看到了由光线组成的图像,却没有停留在意识里。
在我们做引流的时候,首先要知道:什么样的信息会被潜在消费者的大脑屏蔽,然后令我们的信息可以穿透消费者大脑的屏蔽。
在认知心理学中,我们大脑在接受信息的时候会经过一连串的步骤:
感觉->知觉->认知->情感
当感觉器官接受到各种外部刺激之后,会通过知觉把这些杂乱无章的信息,以我们已有的认知组合成我们能了解的东西。
比如:
我们抬头看天,其实看到的就是蓝色光和由多种色彩复合的白色光——这就是我们的感觉;然后根据这个感觉,我们的知觉告诉我们的大脑:这是天空和太阳。
如果这时候,这个感觉刚好突破了我们大脑的屏蔽——比如我们开始认真思考,我们就会把太阳和蓝天联系到我们已有的认知:例如蓝天上面会有大气层,有宇宙,太阳是太阳系的恒星等。
我们做引流最终的目的是:让潜在消费者的行为发生改变。所以,需要让我们的信息进入消费者的认知模式。
换言之,我们要躲避消费者大脑信息屏蔽的封锁。
1. 一成不变的信息容易被屏蔽
现在我们来做一个简单的实验:
把你的视线从手机屏幕上移开,盯着某个地方,眼珠不转地看30秒。
你会发现:一开始还清晰的景象慢慢变得模糊,甚至最后会白茫茫一片。
这是因为虽然我们一直都看到眼前的信息,但是由于一直都没有变化,大脑慢慢就帮我们把影响屏蔽掉了。
对变化的信息的敏感,来源于我们从原始人类进化到现在基因选择的结果:
在原始森林里面,危险往往都是需要从很细微的环境变化中被预先觉察的。例如细微声响,轻微的风,微微晃动的树叶,都可能预示着不远处有猛兽的存在,这时候,只有那些能及时逃跑的人的基因能够存续下来。
所以,一成不变的信息最容易被屏蔽。
在我们生活中,引流因为缺乏变化最终被忽略的例子有很多。
最典型的就是家具店铺每天都在“租期最后三天,跳楼价清仓”。
还有在我们看视频网站的时候,常常都伴有汽车广告;而广告里的画面大多是一辆车载山川、海边、公路上跑。
这种引流一般效果不会特别好,只是一种没有诚意的广撒网而已。
这样的引流一般都不能穿过我们大脑的屏蔽墙,所以当我们看到这样一个广告,要不看完等于没看过,要不直接就切到其他软件了。
所以,当你发现你的引流方式或内容已经被很多同行用了好久,就应该尝试另外的引流内容,否则很难起到引起注意效果。
2. 过于熟悉的信息容易被屏蔽
相比于一成不变的信息,过于熟悉的信息是指信息中关键元素的关联度太普遍,导致消费者的大脑有一种“本该如此”的感觉,然后被屏蔽。
在认知心理学的研究里面,我们的大脑有一个潜在的持续运转的系统(也被称作“系统1”);这个系统会把所有接收到的知觉通过我们的过去的经验把关键词连贯地串在一起。
比如当我们看到公交车,系统1根据不同人的过去经验,就会自然而然联想到诸如公交卡、零钱、让座、司机、公交车站等信息。
所以,当我们真的在接下来的过程中看到这些大脑浮现的关键词的信息,比如看到人用公交卡江西门店如何拓客引流效果好,有人让座,司机开车,公交站牌等我们的大脑都会将其屏蔽。
能够穿越这个屏蔽线的,是那些和我们的联想不相符的信息。例如在公交车上看到穿西装的乘客,西装与公交车两个本不连贯地关键词就会让我们产生注意,然后不禁思考这背后会有什么关联:
如果我们引流的信息,和本身的行业具有太大的相关性的话,就不容易引起潜在顾客的注意。
比如:
零售实体店铺很喜欢直接把优惠的信息放在店铺门口,多数是“满XX减XX”,“X折”这样——消费者很容易把零售和折扣优惠想到一起,这样引流的效果就不强。
再比如购物中心的引流:
现在传统地在正门做一些活动,已经不能够吸引起过路消费者的注意,因为户外活动和购物中心也具有很常见的关联性;相反,K11商场就是把博物馆(艺术,人文)与购物中心的概念结合,成功地吸引到了非常多的客流。
其实这就是为什么淘宝双十一的时候,每次用的优惠方式都不一样:从最初期的领券,到后来红包裂变,抢彩票,再到现在的预付款加倍膨胀,就是为了保持引流效果。
所以,想要获得更佳的引流效果,就需要把我们的信息与消费者脑中不寻常的关联词联系起来,产生“原来还可以这样”的效果。
二、消费者没心思看见
在我们的引流信息内容做好了以后,要注意:这个信息应该在怎样的渠道和场景,触达潜在消费者。
这里有一个陷阱,就是:有的时候当我们给出引流信息的时候,消费者没心思看。
心理学家丹尼尔西蒙斯(Daniel Simons)曾经做过一个很著名的“看不见的大猩猩”的实验:
在实验中,被试被要求观看一段有黑白衣服各3人互相传递篮球的短视频,然后数视频里面白色衣服的人一共传了多少次球。
在这个短视频的中间部分,有一只黑色的大猩猩会走出来在人群中跳舞。
在结束观看后,被试会被问到有没有留意到有一只大猩猩出现了。
结果大部分被试者虽然能清楚地说出传球的次数,但都没有注意到那只大猩猩。
这个实验证明了:人的大脑其实有两个模式在不同切换:
因此,我们的引流活动应该尽量放在潜在消费者处于低认知模式的时候才会更有效。
在线下的零售中,我们常常会看到:商场里的店铺在门口有各种的优惠信息,想吸引消费者进店。但是这些店铺会忽略了一点:你的信息,消费者真的会注意到吗?
比如说,一个商场如果指示很混乱,让消费者很难找到自己本来进商场的目的位置(电影院,某个餐厅,甚至上楼梯的地方等),当消费者以需要维持高认知的模式来逛商场的时候往往都不会注意到经过的商铺的引流信息。
又或者,在一个指示清晰的购物中心,如果一个商铺在目的性很强的功能型商户(电影院、餐厅、大型超市)的必经之路上,并且这条路很长而且笔直,消费者有可能会利用走路的时间看手机回微信,也就不会注意到旁边的引流信息。
在这两个例子中:
前者商铺需要做的是:尽量把自己和消费者高认知模式的目的地联系起来;比如把引流信息放到电影院处,或者与餐馆做异业联盟宣传等。
后者就需要把引流信息以数字的方式触达潜在消费者。
再比如:
同是在淘宝网,当消费者在逛诸如聚划算等优惠会场的时候,大多数是出于低认知模式的——因为他们没有什么目的性;但是当消费者以搜索关键词搜宝贝的时候,就是出于高认知模式——因为他们是带着完成某个任务的目的在浏览。
因此,在优惠会场放引流信息就会更加有效;而宝贝主页的引流信息,则需要有更高的差异性和针对性。
所以,当我们投放引流信息的时候,需要了解消费者在这个浏览场景的目的是什么,分辨出认知模式的高低,然后有针对性地选择信息和触点。
三、总结
当我们在做引流的时候,不仅仅是把信息放到尽量多潜在用户面前这么简单。
我们的最终目的是要使我们的信息穿过消费者大脑的屏蔽然他们留意到并“上钩”,这就需要我们:
实体店,拓客引流姿势要对(思路方法)
各行各业门店数量的大幅度增加,供给的严重过剩,客源被不断的分流,这导致拓客成了我们很多实体店面临的首要问题。客源从哪里来?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首先回到我们的门店本身,因为只有找到我们自己的优势和特色才能更好的吸客。否则即使花很高的代价把客户吸引进来了,也很难留客成交。
门店的自我剖析可以包括下面几个方面:
1、门店定位
要知道我们最精准的目标客户群是什么样的,在哪,有哪些特征,这是拓客首先要考虑的。不是人多就可以的没有找到精准的目标客户,人再多也没意义。定位自己的精准客户群做出客户画像这是拓客引流之前需要准备的很关键的一个步骤。
2、我们产品和服务的优势在哪
要让客户上门就得给客户找到一个上门的理由,而这个理由大多是我们门店的优势和特色。很多门店经营者说,我是经营***的,大家的产品都类似,根本没有什么特色,也找不到特别的优势。我要说的是凡是这么思考的思维都陷入了一个定式,就是认为标准化的产品拼的就是价格。
其实每个门店都有自己的特色和优势否则就不会有生意,产品方面的特色优势不好找我们就应该从服务和营销方面来找。方便、快捷的购物体验,舒适的环境热情的服务员,吸引人的营销政策和赠品……等等都可以成为我们产品服务的优势所在。
记住一定要找到这个点,找不到也要尽快的打造一个。门店这么多,凭什么到你这,你说服不了客户,客户就不会买单,很简单的道理。
3、要明确自己拓客的目标
很多人是对拓客目标没有啥概念的,根本就没有所谓的拓客规划。问及你需要多少客源,你的拓客目标时,我们得到的答案往往是:越多越好。这个回答让人很无语,这是一个标准的正确的废话。
很多时候客源是规划出来的,没有规划就没有方法江西门店如何拓客引流效果好,你的目标不同你的落地方法就不一样,当然付出的成本和精力也不一样。简单来说例如一个中小餐馆:想每天增加3、5个客户,打个横幅就可以;想要增加10-20个,派店员马路上拦截发发传单就行;但要增加50个你就得借助平台和鱼塘了;如果想要天天爆满排队,你就得提升产品服务价值,做出特色,并进行大量的资源对接来引爆。
客户并不是越多越好,这需要根据我们的承载能力,找到拓客成本和利润的平衡点。
记住:客户是规划出来的,没有拓客目标的拓客行为是要打不少折扣的。
定位有了,优势打造出来了,目标也做了规划,我们拓客前的准备工作就基本完成了,下面就是根据营销方法技巧开始拓客引流了。下面说几种简单有效的拓客方法。
1、拦截法
拦截法针对的是门店前的自然流量,主要包括:人员拦截(主动出击变坐销为行销,门店的招呼吆喝就属于这种)、氛围拦截(制造节日和活动氛围,通过门店装饰、摆设、地贴、彩球来吸引客户进店)、产品拦截(通过门口大量的产品陈列、堆头营造一种大而全、专业的感觉来吸引客户进店)。
2、异业合作法
这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引流方式,根据我们的客群定位找到精准的鱼塘,和这些鱼塘进行合作,设置一定的引流产品来吸引这些鱼塘内的目标客户进店。异业合作的落地需要注意几个重要的环节。
异业合作做的好是可以实现全自动话的客户导入的,如果你有10个非常紧密的合作商家,这些商家可以源源不断的给我们提供客源,就再也不为客户发愁了。
3、客户转介绍法
客户转介绍是开发成本最低,性价比最高的拓客方式。很多人知道客户转介绍的重要性但老是做不好是因为我们没有把客户转介绍的一个完善体系打造出来。客户转介绍的体系不是告诉客户一句,帮我带新客户可以给你赠送礼品。而是需要制定详细明确的奖励制度、方便使用的客户转介绍物料(尽量客户帮你介绍时不说话或者少说话,通过你的物料就能讲清楚)还有就是引导客户转介绍的话术。
一个客户背后有N个精准的目标客户,发动客户转介绍是一个简单且行之有效的拓客方式。
4、互联网工具拓客
这其实不能单独的作为一种拓客方式,他只是把线下的拓客方式通过线上的方式来表现出来。但由于互联网工具能够极大的提高沟通交流效率,能够放大推广效果,从而产生了很多新颖的推广模式,比如分销,微信群、拼单等。
例如我们的微信爆客系统,客户扫一扫二维码即可把预设的文字、图片、视频、链接后者微信名片推送给他的所有好友。这就是一个客户转介绍的升级应用,客户不用说一句话,不用费心操作,只要我们设置一定的奖励政策让客户参与就行。他就能把我们的产品和服务介绍给他的所有微信好友。
如果客户平均好友数300,只要30多个客户参与就能把我们的门店信息传达给10000多个朋友。这种转介绍的效率是线下无法比拟的。这也就是为什么要把互联网工具拓客单独拿出来说明的原因。
总结:实体门店的拓客引流,首先要定位客户是谁,客户在哪;其次是要知道我们有哪些优势让客户选择我们;然后要做一个拓客目标的规划;最后才是根据前期的准备工作,选择合适的拓客方法和工具。有思路方法很多,别想的太复杂了,按照步骤来做就行了。
- END -
文章综合于:呵员外(ID:Yuanwai-HE),以及网络
手机浏览,点击图片保存二维码到相册,然后打开微信扫一扫选择本二维码图片就可以进入,电脑端微信“扫一扫”二维码,进入找聊天搭子平台,里面有找饭搭子、找对象、找陪伴服务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