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科技融合的四大趋势、三大路径与前景展望
前不久,2019第二届“文化科技融合热点和趋势”论坛在南京国际展览中心成功举办。
论坛聚焦融媒体、智慧文博、数字娱乐、5G、AI、智能硬件、智慧营销、工业设计等文化科技融合新热点,总结文化和科技融合成果,展望文化科技融合的国内外发展趋势,为全国文化科技融合产业发展提供新思维和新角度。
内涵与趋势
所谓文化科技融合,就是以文化内涵为核心,以现代科技为手段,实现文化表现形式和传播手段的创新,以获得新的融合产品和服务,开辟新的市场,形成新的商业模式,催生新的产业业态,并获得新的增长潜力的一种产业融合。创新是时代的主旋律,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体现了创新时代的新特征,它将有助于中国实施 “文化强国”战略,把文化产业建设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从目前文化科技融合发展现状来看,一方面,互联网技术作为一项人类科技革命史上划里程碑式的技术革命,对文化领域的颠覆性影响正在向纵深推进,分享经济、粉丝经济、社群经济等正在深刻影响和改造着文化的生产、传播和消费流程,颠覆着传统对于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边界划分,拓展了文化创意产业的边界,一些新的泛文化创意产业正在蓬勃发展。
另一方面,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VR/AR、3D打印,这些新的技术浪潮对文化领域的颠覆性影响已经初露头角,未来必将诞生出许多新兴的文化服务和文化消费业态。
8月20日至25日,第十一届波兰托伦灯光节盛大回归
结合时下具有代表意义的科技与文化融合的典型案例,归纳总结文化产业与高新技术融合的四大趋势。
趋势一:万物互联打破行业壁垒,跨界融合持续深化
“互联网+”的内涵也已经不仅仅是“互联网+传统产业”,而是互联网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进一步实践。未来,随着5G时代的到来,无论是文化还是科技,都将继续与制造业、农业、金融等产业深度融合,并在跨界思维的引导下裂变出涉及内容更广、运行机制更复杂的新兴业态。
例如服务于全域旅游的智慧平台——“一部手机游云南”,整合了包括微信公众平台、小程序、腾讯云、微信支付、人脸识别、AI、智慧零售在内的多项核心技术与能力,打造数字身份体系、数字消费体系、数字诚信体系、地理信息开放体系、基于LBS数字化资源服务、商务聚合服务等服务体系,全面覆盖游客游前、游中、游后的各项需求,为游客提供一站式智能服务。
《睿·寻》APP作为一个移动应用程序作品,将威尼斯水城变成了作品体验现场,还包含“睿·建/Re-Build”与“睿·联/Re-Connect”两个模块,它们支持来自世界各地的公众通过游戏和VR沉浸体验的方式参与到第二件作品《有趣的世界》当中。
趋势二:文化资源开放共享,数字化、社会化成主流
传统的文化事业机构,如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遗产地等,储存着丰富的文化内容和素材,但更多的承担着公共文化服务的功能。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一方面,这些文化内容借助数字化手段实现了版权化的再生,在跨媒体、跨介质传播中将发挥更大的作用;另一方面,也依凭信息技术,逐渐走进了普罗大众的日常生活。
跟博物馆交互,面对的不再是一个个冰冷的橱窗,而是通过数字化虚拟出来的古代世界,通过数字化、VR/AR等各种新技术的应用实现公众与博物馆藏品的高度交互。
趋势三:VR、AR等技术推动临场体验沉浸化、交互化
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大数据、交互展陈等技术的发展推动博物馆由数字化向智慧化、体验化转型。
作为文化活化,打造旅游新场景的成功范例——“梦立方”无界剧场是国内目前唯一的720度CAVE全景体验剧场,创新发明了拼接式六面体空间观影装置、六面体图像生成方法技术。
2019年5月19日,文旅部雒树刚部长一行专程参观黄山市文化和旅游数字化体验中心720度CAVE全景体验剧场(简称“梦立方”无界剧场)。
观众在11米的立方体沉浸式体验空间内,前、后、左、右、上、下看到的全是影像,站立于悬浮的玻璃廊桥上,体验全景CG超高清影片《梦幻黄山 礼仪徽州》,跨越时空、穿梭天地、身临其境,从黄山到齐云山再到牯牛降,从新安江到太平湖再到古村落……9分钟内饱览黄山市的30多个自然、人文美景。
再如故宫博物院的《千里江山图》画卷运用AR技术提供全景环绕的沉浸式体验。
再如腾讯面向社会举办的大型用户互动科技展T-DAY,火爆深圳、广州、上海、西安等各大城市。其中人气展区“情绪森林”,只要演唱一首歌词带有颜色的歌曲,灯光会自动识别并转换成相应的色彩。除了“情绪森林”,还有人气手游《纪念碑谷2》的实景体验、学变脸包教包会的“千人千面”、机器人智能写稿的未来报亭等等。
趋势四:创意设计掀起设计浪潮,颠覆文化消费方式
随着消费社会的崛起,大众文化接受的方式将进一步向文化消费和文化市场延伸。而体验是连接消费者与文化产品,形成情感共鸣的关键。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全息成像、裸眼三维图形显示、交互娱乐引擎开发、互动影视等新的沉浸式技术发展、设备普及和内容创新发展,在带来游戏产业、影视娱乐、文化旅游领域视听感官交互升级的同时,也将催生新一轮的文化消费革命。
以腾讯推出的敦煌诗巾为例,数字化解构了敦煌壁画、藻井、雕像的200多种文化元素,开放给小程序后,短短一个多月200多万人次参与设计,形成了10余万件可以商业化的创意作品。
发展路径
一、讲好故事:将主流文化变成旅游吸引物
成为旅游吸引物的文化非常广泛,包括建筑、艺术与历史文化遗产,美食遗产,文学、音乐创意产业,以及生活方式的活态遗产,等等。然而,并不是所有文化都能够成为文化旅游吸引物,只有那些能够唤起集体记忆或身份认同的文化才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属性。所以,加强文旅融合的第一步就是要讲好故事,建立文化的集体记忆或身份认同,即所谓打造IP。
通俗讲,讲一个好故事科技创新浪潮蓬勃发展共享经济,就是让大众形成集体记忆。当这个故事成了大众的集体记忆或者身份认同的符号时,旅游者的需求动机也因此而产生。
二、做好展示:创造性地生产文化的可参观性
具体来说,就是如何将文化变得具有参观体验性,结合中国的时间,可以通过以物质遗产展示为核心的博物馆模式,以非物质遗产展示为核心的节庆或演艺展示模式,以生活文化展示为核心的历史古镇与主题街区模式以及以技术手段为核心的创造性主题展示模式来实现。
三、创新模式:用文化增加旅游产品的附加值
当文化的展示吸引游客过来参观后,游客的消费催生了相关产业的商业化运作,其商业模式也不断创新,相应的文化展示方式供给不断增加,形成了相应的产业,如博物馆产业、文化演艺产业、文化创意产业和主题文化娱乐产业等。
广阔前景
文化科技融合在本质上就是要加强科技成果在文化产业领域的应用。从以往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实践来看,科技创新与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之间是一种强关联,将最新的科技发展成果应用于文化创意产业领域,会极大地促进文化创业产业的创新发展。
一、科技创新带来文化的创新
科技创新,在给社会生产方式、产业竞争格局带来重大变革的同时,也深刻地影响着社会文化形态的各个方面,进而带来文化的创新。文化发展又深刻影响着科技的发展及其传播应用,没有社会文化价值的提升,科技难以获得发展的土壤和应用的空间。
二、进一步拓宽文创产业的发展思路
文化与科技的融合发展,打破了传统的科技产业和文化创业产业发展的边界。
“文化+科技”有机融合, 进一步拓宽文创产业的发展思路。文创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借助于新兴科技搭建的平台网络,可以快速整合产业范围内的优质资源,发展更为适合市场需求的文创产品,推进文创产业高质量的发展。
借助于新兴的科技手段与平台网络,大力发展科技含量高的新业态科技创新浪潮蓬勃发展共享经济,是实现文化产业结构合理化发展,突破文化产业传统边界的关键路径。“文化+科技”有机融合,犹如一个人文武双全,在市场发展的格局中,必然有着更大的发挥空间。
手机浏览,点击图片保存二维码到相册,然后打开微信扫一扫选择本二维码图片就可以进入,电脑端微信“扫一扫”二维码,进入找聊天搭子平台,里面有找饭搭子、找对象、找陪伴服务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