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业整体不受青睐,为什么咖啡却与资本保持亲密关系?
2018年还有14天就要收尾,对于餐饮业而言,又是餐饮收入冲击四万亿的一年。截至11月底,行业餐饮总收入已达38294亿元。
维持这样的收入规模和门店密度,“苍蝇馆”功不可没。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餐饮行业发展前景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数据显示,2017年限额以上餐饮企业占餐饮收入的比例仅24.6%。
与持续上涨的行业规模相对的,是餐饮行业的投资热度一直不温不火。IT桔子发布的《2017-2018年度中国互联网创业投资盘点》显示,本地生活行业项目获投率和关停公司数量都位列前三,而在这个统计中,与餐饮共属本地生活行业的还有家政、美业、婚庆、宠物、维修、校园等细分行业。
IT桔子数据显示,截至目前的不完全统计中,美食餐饮投资记录仅236条,其中包括不少“+零售”项目。
为什么长期关注餐饮业,却很少出手?
在日前的春光里产投大会上,青松基金创始合伙人、A8新媒体集团董事局主席兼CEO刘晓松表示,青松基金投资餐饮的逻辑是,首先创业者要对行业有体会,就是有传统行业的从业经历,第二是能做出一些新的东西,更看好高效和连锁。他认为,这个赛道的特点就是现金流好、空间大也容易做大差异化,比如流程上的差异化和消费者角度的差异化。
盘点发现,深创投有投资过餐饮项目,但在今年出手变少。对此,深圳市创新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总裁孙东升谈道:“是因为这个行业的收入确认是一个问题,绝大多数还是现金交易的情况下,企业未来上市时收入的可靠性上,可能会带来一些质疑。”他认为,餐饮行业走大众消费、连锁经营的定位,做到一定规模较有上市的可能的。
在深创投的投资逻辑中,更看好偏向食品或者消费类的项目餐饮共享模式 社交,也关注餐饮企业的连锁化程度。近年来,在移动支付的普及和餐饮企业及第三方服务公司的努力下,餐饮行业移动支付的比例也有了比较大的提升。中烹协调研数据显示,2017年已有59.7%的消费者在用餐结账时使用移动支付,同比增长67.7%。
可以预见,作为一个基础刚需行业,随着行业数字化程度和规模化程度的提高,餐饮行业将吸引很多投资者的目光。
2014年-2015年,在互联网+的浪潮下,模式创新在行业里几近走到极致,到了2017年-2018年,模式创新的风口已过,真正刚需、产品好的项目逐渐脱颖而出。孙东升谈道:“对于餐饮而言,在餐饮本质上做好创新,比如服务方向的创新,才会做到更好餐饮共享模式 社交,纯模式创新接下来会比较艰难。”
在深创投内部,就将餐饮行业放在大消费的投资赛道中,保持长期关注。在孙东升看来,目前这个行业还没有因为某种技术的促进带来爆发性的成长机会。对于2018年大热的咖啡和茶饮赛道,他认为这种热潮可能还需要经受得住时间的检验,相比茶,咖啡的刚需性刚强。
以共享单车为例,移动通信、第三方支付等技术的存在推动了共享单车模式的诞生,但也恰恰反映了这种模式创新不能长久。如今的餐饮行业,专业投资餐饮行业的基金一直空缺,主要原因依然是业态太复杂、细分太多。
咖啡项目在2018年融资热度不低
咖啡行业和茶饮行业的创新者,一定程度上加强了资本市场和餐饮行业的联系。从品类上看,咖啡行业相对垂直,可复制性高,社交属性强,品类区别度明显。
以瑞幸咖啡和连咖啡为例,两者在2018年均获得过亿融资,前者近期在完成最新一轮B轮融资后,估值达22亿美元。除了咖啡外送,精品咖啡、自助咖啡在2018年也有不错的发展。
对2018年大热的茶和咖啡,刘晓松也保持看好:“尤其是茶,中国人本身就爱喝茶,但是过去茶太非标了,如今新式茶饮品牌的出现已经是一种突破,最艰难和困难的时候已经过了,以后会出现更多的机会。”
英诺天使基金2018年上半年也投资了由心咖啡,后者做写字楼场景,强调的是写字楼里社群的连接。英诺天使基金创始合伙人李竹告诉亿欧餐饮,2018年咖啡行业的优势有三,第一是线上的流量红利带来更多用户;第二是优质平价,比如新的咖啡口感还不错但是比星巴克便宜一半以上;第三是这种消费升级会超出原有的经营模式,因为有了线上获客和大数据,所以在门店扩张上相比原来会更快,但是门店的规模和布置安排和原来有很大区别。
对于2019年咖啡行业,李竹认为咖啡作为快消品,只是一个载体,未来可能会在不同细分出现头部企业,满足垂直人群消费需求的项目会有比较大的空间。
手机浏览,点击图片保存二维码到相册,然后打开微信扫一扫选择本二维码图片就可以进入,电脑端微信“扫一扫”二维码,进入找聊天搭子平台,里面有找饭搭子、找对象、找陪伴服务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