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吞补贴、管理不善,外卖创业者还敢和熊猫星厨合作吗?
图片来源@微博
文丨商业街探案(ID:bustanan)
在餐饮业正在复工复产、急欲挽回疫情期损失的关键时期,共享厨房头部企业熊猫星厨却被坊间称为“外卖界的蛋壳”,后者在2月被质疑涉嫌“租金两头吃”,即一边将房客的房租照收不误,一边让房东免除疫情爆发时期的房租。
3月17日,有微博博主发文质疑熊猫星厨“它拿疫情说事儿,骗了各种大厦1-2个月的免租期,转头对租户照收租金不误”。该微博在发布不久后就被删除,但此后确实陆续有商户向熊猫星厨“讨个说法”。
熊猫星厨也在第一时间做了解释,称指控不实,同时称全国已经有20多家门店申请到第一批租金扶持,但场地方免租的钱未到账,将先垫付,从4月起分批发给商户减免的租金。
到4月下旬,【商业街探案】走访了多位入驻过熊猫星厨的商户,从中了解到,“租金纠纷”仍在持续,但背后的冲突更复杂,商户称入驻时熊猫星厨承诺的“低投入高回报”并未实现,甚至因档口的管理问题无法正常经营,继而扯皮,而在这一过程里,熊猫星厨疑似资金链紧张、创新明星餐饮模式“共享厨房”正问题频现。
从新希望到扯皮对立,商户经历了哪些坑?
熊猫星厨在2016年创立,彼时外卖平台补贴大战正如火如荼。因此,共享厨房在宣传上主打“拎包入驻做外卖”,服务商在选址、资质证照、外卖平台对接等层面为入驻商家全部搞定,让商户用“最少的钱,开最快的店”,并号称还能进行品牌孵化、资源对接、大数据赋能等多种扶持动作。
从一些共享厨房销售的招商口径看,传统美食城是他们的对标对象,一位从业者告诉【商业街探案】:“美食城老板只是提供一个地方让你卖东西,本质上是地产生意,我们会升级,会为你提供所有的支持,甚至配备区域管家,让你不但开店快,而且可以轻松开上好几个。”
据【商业街探案】了解:传统美食城,尤其好地段的美食城准入门槛确实很高,不但入场费贵,有时候甚至挑客户。上海大食代某招商经理就曾告诉【商业街探案】,如果品牌足够强,经营足够好,那么甚至都可以不要入场费,走流水抽成。但对部分个体餐饮创业者来说显然连准入的资格都不够。
因此,对中小商户而言,共享厨房模式本该是“自己人”,但从熊猫星厨和部分入驻商家的纠纷看,矛盾积累非一日之功,有多位商户对【商业街探案】表示,入驻熊猫星厨,理论上是可以赚钱的,但前提是能好好经营,不要出幺蛾子。可是实际入驻的过程里,正常经营已经成了奢望。
李明(化名)曾是熊猫星厨东直门宇飞大厦门店的一名外卖商家。他在2019年秋季入驻二店,首笔进场费在7.5万元左右,包括进场费1万7千元左右、两个月租金1万6千元左右(月均8千元左右)、两次押金共计3万元左右及1万元左右的食安保证金。
另外,门店“能源公摊费单价”公告牌显示,商户还需要承担水电煤、清洁、网络、保安、库房、台账本等公摊费用,如保安费每月1万4千元(包含夜保),由一店、二店(该楼同时有新旧两个门店)营业档口分摊。
(“能源公摊费单价”公告牌)
李明告诉【商业街探案】,开业头几天生意还不错,想着很快就能回本赚钱了,但很快遇到了检查,因证照合规问题不能营业,对接的熊猫管理人员告诉他们检查走了后偷偷开就行,但此后开开停停,没消停过。
大概在11月时,李明和其他一些商家忍不住了,要求换到一店,多次协商后,终于如愿。当时李明还有小感动,觉得公司是为了自己负责,也会尽快解决二店证照合规的问题,很快,李明们被通知搬回,但回去不久,又遭遇检查停业,此后,李明表示在该商厦的经营像“打游击”,在一店、二店之间又至少搬了两次,严重影响了经营,一直亏本,“这个时候他们居然还在招商!”李明说。
而另外一位受此困扰的商户张云(化名)表示:“他们仗着自己是大企业就可以蔑视法律了吗?不把执法者的话当回事了吗?说不能开业他还要让我们偷偷开。”
这似乎不是临时性个案。有位知乎答主周先生称,他于2018年6月在杭州签了熊猫星厨庆春路店,但该地检查一直没过审,公司却告诉自己可以开业,结果白白给两个员工付了8600元的工资。等到2018年12月底,自己被通知可以开业的时候,又招收不到工人了,再次空置一个月,别提赔偿,房租公摊等费用还要上交,最终无奈脱坑,算了算亏损了二十万左右。
而多位商户称,他们遭遇的不只是证照合规问题。
李明告诉【商业街探案】,在可以营业的日子里,他还遭遇了外卖丢单的事情,最严重的时候100份餐品丢了30多份。因为实在亏得厉害,李明已经放弃了店铺,去打工了。
无独有偶,北京另外一位熊猫星厨商家王力(化名)在4月27日告诉【商业街探案】:“我今天只做了三个单子,就丢了一单。”他表示,因为在疫情期外卖小哥不能上楼,所以商户只能把餐品送到楼下的取餐点,至于为什么还会丢单,据商家们自己分析,有骑手拿错了,有骑手拿走了但是一看超时了就踢单的,新骑手来了就找不到餐,商户称,熊猫星厨没有任何处理方案,只能自己下楼看着自己的餐,不自己看餐的商户还是在丢餐。
(熊猫星厨位于东直门店的取餐点)
熊猫星厨创始人李海鹏曾表示,入驻商户目前平均每天单店外卖单量大约在290到320单,基本商户入驻2个月后就会进入盈利阶段,比如美食品牌爸爸的锅包肉,做到半年时间连开5店,其中仅15天迅速回本。
但从李明等商户的经历看,他们是“被平均”了。一位加盟知名连锁品牌曼玲粥铺,同时入住熊猫星厨的商户给【商业街探案】发了一份曼玲粥铺北京业绩表,其中显示入驻熊猫星厨商户的销售业绩并不占优,其中最低商铺日均订单只有150单左右,客单均价仅15元左右。
疫情是导火线,租金成焦点
对无法继续经营的商户来说,退租过程又出现了问题。
4月24日,熊猫星厨在在公众号发布《针对近期网络谣言熊猫星厨严正声明》,称“有个别媒体和个人在网络上针对北京联创聚兴科技有限公司(旗下品牌:熊猫星厨)进行恶意诋毁和抹黑,以疫情为由捏造事实,制造话题”杭州外卖共享厨房招商,同时表示,“我司积极采取减免房租的措施,分别于2月1日、3月5日、3月29日发布免租政策,并且同步租金扶持进度和免租声明,目前所有免租以全部补贴到商家。”
但有商户表示并未收到补贴。和李明同样在去年秋季入驻、后因经营问题退场的刘丽(化名)告诉【商业街探案】:熊猫星厨确实在2月1日于群里发布通知,宣布了房租减免7天的细则,商户需要在1、2月正常缴纳房租,到期退场或者商户到期续签时候进行结算,多退7天房租或少缴7天房租。但自己不但没拿到7天应退房租,甚至连押金,食品保证金都没退出来。
(有商户称部分商户已经退出)
刘丽同店商家赵明(化名)告诉【商业街探案】,在熊猫星厨催促商家缴纳1、2月房租的时候,他们曾要求给出疫情和经营问题(证照合规、丢单)的补偿方案,但并未谈拢,所以有商家也就拒绝缴纳房租,最后被清退,他同时称,自己和自己认识的商家并未拿到补贴。
在上海,【商业街探案】了解到,上海联合大厦(以下简称联厦)熊猫星厨门店目前有给新商户10天免租的“补贴”,但一份该商厦免租通知文件中提到:中小客户可提交相关材料审核通过后,申请减免2、3月房租。
租金纠纷是否因融资告急?
从一般商业规律看,对陷入“租金两头吃”质疑的企业而言,资金链吃紧是大概率事件。
熊猫星厨曾在2019年2月22日完成C轮融资,由国际基金组织Tiger Globl领投,融资额5000万美元,但此后再无融资声音。
如前所述,共享厨房概念在诞生时就是打着摆脱传统美食城“二房东”模式、做创新型餐饮服务商的旗号,但从熊猫星厨的实际运营及商户纠纷看,传统美食城的核心优势未必具备,等于说连当得好当不好二房东都要打个问号,而自己所谓的“创新点”在实践中又可能存在着各种坑。
一位美食城业内人士告诉【商业街探案】:传统美食城的规模实际上都不算太大,上海最红火的大时代其实也不过十几家店,虽然存在进场费高、或者要流水分成收费等问题,但因为美食城是商业地产不可或缺的门面,所以一般都是和物业强绑定的,在合规、商户管理层面有一套比较成熟有效的体系,所以规模不需要很大,但营收比较稳定。
但对大大小小的“创业融资明星”来说,规模是根本。目前,根据公开资料显示,在北京、上海、杭州等地以“熊猫星厨”为品牌的共享厨房有120余家,看似不多,但做餐饮服务运营和餐饮品牌连锁招商完全是两回事。简单来说,北京、上海、杭州各自的餐饮生态都不相同,同一个城市每一个门店的环境、物业到业态定位也完全不同,很难实现规模效应,比如每到一个新地址都要重新和物业磨合,这就注定管理难度和成本的提升。
同时,一位业内人士告诉【商业街探案】:也有共享厨房选定的地址存在不适合做餐饮的情况,改造会带来成本,也可能导致后期商家经营在合规层面遇到麻烦。
此外,客观来说,个体餐饮创业者确实经营风险很高:一方面抗风险能力差,日常经营断个几天就可能遭遇生存问题;另一方面,在外卖平台也不像大型连锁餐饮一样有流量扶持和降低扣点的谈判议价能力。
这就造成了小商户觉得不挣钱,平台看似在选址上降低了成本,但运营时的维护管理成本、小商户更换时的空档期和重新招商都是成本。目前看,只靠进场费和租金是否能够支持扩张的刚性成本,存疑,这也使得融资特别重要。反过来说,如果平台一般不会故意克扣商家,在退租金、押金层面做不到位,很可能是融资尚未到位、资金链紧张导致。
诚然,这都是共享厨房在运营过程中的客观困难,但接受【商业街探案】的多家商户反应:他们能理解平台的困难,只是对平台同自己打交道的方式不能接受。
就拿证照合规问题来说,一位法律从业者韩晨(化名)告诉【商业街探案】:“商户入驻前有权利要求平台提供相关资质。”但一位商户发给【商业街探案】同熊猫星厨的合同显示:其中并没相关条例,结果是,商户在入驻时对是否合规是不知道的,但一旦出了问题,因为合同上没有写明,所以熊猫星厨不需要承担责任,相反商家如果为此拒绝支付租金和其他费用,可能被认定违约,扣除押金。
最终,疫情让矛盾进一步激化,有商家向【商业街探案】控诉:“疫情以后熊猫星厨没有正面回答过商户的问题,让我们等。当时的情况大家都知道的,根本都无法正常营业,勉强表面上开业了,很明显把所有风险和责任推给商家。然后到了现在突然很强硬的说,让我们撤场。途中也什么说法都没有,现在不是国家扶持中小企业个体户吗?熊猫星厨可以这么欺负人?”
从商户的反馈看,真正的问题可能出现在熊猫星厨团队的管理和问题处理方案上,管理运营方式的强硬和解决方式的不彻底导致了矛盾的尖锐化,很多商户称,他们其实只想想好做生意,比如遇到证照合规问题杭州外卖共享厨房招商,熊猫星厨有拿出真的解决问题的态度,给他们换个可以营业的档口,或者长时间停业等整顿好以后再开业,都不会让自己如此恼恨。
值得一提的是,熊猫星厨公众号在2月1日发布的免租通知中称,为保障食品安全,为场地内每一份出餐购买了百万保险,先行赔付。但【商业街探案】咨询熊猫星厨相关人员时,对方的回答是目前只是在部分门店试运行。
事实上,也有个体经营者怀疑熊猫星厨是刻意用强硬手段逼迫他们退场,好重新收进场费、吸引大商家入驻,同时扣押押金,一箭多雕,等于拿着中小企业当跳板融资后再过河拆桥。
该怀疑并无根据,但从熊猫星厨团队在近年来相关言论看,其确实在努力吸引大商家入驻。一篇关于熊猫星厨“很火爆”的报道称:“商户包含了70%的大型连锁品牌和30%的餐饮创业品牌两部分,其中不乏有海底捞、德克士、真功夫、吉野家这样成熟的连锁品牌。”
以地产救地产,走得通吗?
资本是需要创业企业给出新“故事”的。
在百度搜“疯马市集”,会发现首页文章中,在去年6月开始,“疯马市集即将登陆深圳,沉浸式体验引领城市潮人新狂欢”类似标题文章开始出现;10月起,“疯马市集降临杭州,餐企争相上位”,大体感觉是,一种创新型餐饮业态出现,消费要升级了。但最后的消息停留在12月,再无下文。
如果只看有关疯马市集的消息,可能不会想到这是熊猫星厨的新业态。事实上,在2019年4月25日熊猫星厨的线下沙龙,其相关负责人提到,疯马市集是熊猫系品牌矩阵中的一员,是“国内首家集‘沉浸式主题体验和网红美食打卡’为一体的美食市集。”
如果一切顺利的话,这会是一个资本十分喜欢的“故事”:地标性城市、核心商圈、网红打卡、吃喝玩乐……消费升级,但现实很骨感。
其中,深圳的疯马集市开在深南中路茂业百货4楼,开业时就引起了高度关注,但从2019年12月至今都处于撤场状态。有趣的是,在2019年11月,就有大众点评网友留言:“这个位置有些尴尬了,本来深南茂业人流就很差,结果疯马市集还开在楼上,里面的商家比较煎熬了,基本没什么人会上来。”
(深圳疯马市集现场)
疯马市集在杭州的店面于2019年10月开始招商,11月正式营业,从现场看,疯马市集能够容纳的档口在50家左右,但目前在营业的档口只有25家左右,未开档口中,有15平左右的商铺还没铺防水,瓷砖也没贴,如果有商户愿意自己装修的话,就不收取进场费。另外12平装修好的商铺价格为:进场费1.5w,月租7000(包含物业管理费)。6平商铺进场费1.5w,月租5000(包含物业管理费)现在进场免租期1个半月。
(杭州疯马市集星光大道店)
在现场看,存放外卖的货架在饭点时依然空空荡荡。另外,疯马市集内目前有四家奶茶店,一家已经在转让,多家竞品同时存在一般是餐饮招商的大忌,也从侧面反应出招商可能并不顺利。
一位业内人士分析:杭州的疯马市集在选址、定位都存在问题,比如选址在商场4楼,但低客单价餐饮不适合在高楼层,尤其是该星光大道商场是开放式商场,很难交叉引流,一楼还有大量类似味千拉面这种低客单价餐饮连锁。
不过,就算疯马市集做成了,看上去也仍然是以“商业地产”救“商业地产”的思路。共享厨房一直宣称要实现数字化供应链、技术赋能等远景,但现实看,熊猫星厨创新业态在深圳受阻、杭州的势头也并不好,上海需要和吉刻联盟、黄小递等地头蛇对打,北京作为创业地和根据地,如今和部分商户的矛盾激化,引发了一连串问题,让熊猫星厨管理团队的能力遭到质疑。
此外,熊猫星厨C轮投资人,Tiger Global投资的另一明星项目WeWork在2019年9月暴雷,一夜间从准IPO到估值腰斩,曝出巨额亏损,更让业界大范围质疑“二房东”模式是否还有出路,如今,不知道北京商户的投诉,是否会成为共享厨房骆驼背上的最后一根稻草?
手机浏览,点击图片保存二维码到相册,然后打开微信扫一扫选择本二维码图片就可以进入,电脑端微信“扫一扫”二维码,进入找聊天搭子平台,里面有找饭搭子、找对象、找陪伴服务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