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传统和创新之间找到了平衡点,把包子店玩出新模式
2009 年的一天,童启华跑去工商局注册,说自己要开家包子店。“你说什么?”对方连问了几声。“我说,我会做得认真点。”他创立了包子品牌“甘其食”。
2013 年,“甘其食”在杭州卖出了差不多 3 亿元的包子。包子的均价在 2 元左右。最多的时候,一个月新开了 22 家店。早上四点十五分,3 点起床的员工到店开门,准备做包子。“
第一笼包子要求在 6 点半前出笼。菜包里用的是花王菜,经过一道冰水杀青系统,这些碎菜看起来和刚摘下来时一般绿。肉包里的肉团是滚圆的包子店共享模式,豆沙浙江温岭的一处农场,也有可能是产自新疆。
“过去,他们觉得包子是极其不堪的食物。”童启华说,“但包子也可以做到这么精确。”为此,他不厌其烦地向供应商念叨食材的标准,肉类加工商“金锣”愿意配合,他们改变了流水线,防止塑料膜和碎猪肉在冰冻时粘合。包子师傅也受到了考验。他们包包子习惯信手拈来,带着一些自认为无伤大雅的小动作。现在他们得去甘其食的包子学校训练 9 天,还得保证通过 3 个月的门店实习期。
童启华建议每个对甘其食有兴趣的人去参观“包子学校”。从 2009 年甘食其开出第一家门店起,包子学校进进出出了 5000 多人,合格率并不高。他们花了一年的时间展示手艺,
才终于唤醒了一个“沉睡的包子市场”。
2009 年在杭州开“甘其食”之前,童启华花了三年时间在上海开过几家包子店,尽管销量也有不小的增长,但还是没能继续开下去。后来,童启华把这称为“试点”。“上海很难给你机会,他们都去买洋快餐了。”童启华总结说,“我说哪一天我再带着包子回来,会出现在很主流的商业街上。”
宁宵宵在一个雨天吃到了“甘其食”的包子。她和“一席”的团队从上海来,正和”“树兰医疗”的创始人郑杰吃着杭州“知味观”的大餐。郑杰向他们推荐一家在杭州连锁上的包子店,“应该去试试看,叫甘其食包子店共享模式,真的很好吃”。
杭州人总是不厌其烦地向外来客人们推荐“甘其食”。宁宵宵和她的同事各吃了三个,他们决定邀请童启华来上海做演讲。
2013 年,童启华白衬衫、桃红色裤子、板材眼镜地出现在“一席”的上海场,讲了半个钟头,题目是“一个做包子的”。这段演讲视频在优酷网的点击率有 92.4 万,在上传的 297 期栏目里算是点击率最高的那一批。
比包子铺,这个有点像 TED 、带着中产趣味的分享会看起来和童启华更相衬。之后很长的一段时间,童启华几乎每期都去做观众,他也开始在演讲间隙给观众提供“甘其食”的包子。
宁宵宵发现,打那以后,很多在现场吃过一次包子的观众一直惦记着,他们会在填写新一场的报名信息时写道:想吃包子了。其中的一些还记得,童启华刚杀回上海的时候,对着“一席”的观众说“我觉得包子有着非凡的商业潜质”,台下哄堂大笑。
童启华重新开始了上海市场的拓展。但宁宵宵认为,童启华给“一席”送包子的这件事和在上海开店并没有关系。在那次的演讲上,童启华还用一种平静的语气说了句更让人印象深刻的话:“一想到包子,就会觉得很温暖。”
童启华在十一月底飞去了美国,打算在那里开一家新店。和上海的大部分门店一样,这会是一家甘其食的第三代门店。除了菜包、肉包,第三代门店还提供苹果叉烧、咖喱牛肉包。童启华说,这些都是为了年轻消费者准备的,他们还放缓了开店速度,花了时间在研发芝士系列、咖喱系列和龙虾肉等包子馅料上。
2011 年以后,童启华发现,年轻人成了“甘其食”的购买群体,人们也不再只把包子当早饭了。
这些对包子的固有认知,改变起来可能没这么容易。童启华选择把新店开在大学边上,上海的在同济大学边,那也是他的母校。当一个事物需要颠覆的时候,最好是在还没有被写入程序的年轻人那里(开始)。”童启华说,“他们有能力分辨什么是好包子,也懂得尊重这个行业。”
没错,这些年轻人热衷手工食品,尽管他们仍然不如外国人,拥有对包子最淳朴的想象:“都知道它是中国,传统古老的食物。”
吴敏说,六年过去了,童启华在传统和创新之间找到了很好的平衡。
童启华自己的口味也变了。小时候,他只吃肉包,但现在他“喜欢”上了菜包。“菜包最难伺候,所以我每天都像是检查工作一样地吃。”如果可能的话,童启华打算“再也不改行”了。
当他决定做包子的那天,他回想过去开开关关的二三十家店铺,“感觉就像是玩了一把,根本没有什么值得留恋的”。于是,他在杭州的地图做了一堆记号,天还没亮就出发,把每个街巷的商业点都走了一遍。
“童启华是做餐饮的,我是做设计的。但我们都是对品质有所追求、实践和持续坚持的人。”潜游说。
手机浏览,点击图片保存二维码到相册,然后打开微信扫一扫选择本二维码图片就可以进入,电脑端微信“扫一扫”二维码,进入找聊天搭子平台,里面有找饭搭子、找对象、找陪伴服务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