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经济时代老人也跟潮流,但他们共享的是这些还不收押金
如今是一个共享经济的时代。共享单车、共享汽车、共享雨伞……各种样式的“共享”遍地开花。其实,在京城一些小区,不少老人也跟上了“共享”的潮流。他们或坐在一起共享一本好书,交流阅读感受和心得;或把自己暂时不用的家电和食材贡献出来,搭起了“共享厨房”。
老人们在共享厨房里制作烤倭瓜共享厨房:一起张罗点儿吃喝,还能放松心情
下午三点,64岁的郭秋伶和好友从冰箱里拿出一个倭瓜,细心清洗后,戴上一次性手套和口罩,将倭瓜切块、码放装盘,小心放进烤箱。40多分钟后,一盘金黄诱人、热气腾腾的烤倭瓜就出炉了。再在烤倭瓜上插些牙签,七八个老人就吃到了香甜可口的“下午茶”。
这里是顺义石园北三社区养老服务驿站一楼的“共享厨房”。这个面积约为25平方米的屋子,进门左手摆着一台单门冰箱,里面放满了牛奶、酸奶、倭瓜、矿泉水等食物饮料;灶台上,净水机、暖壶、电烤箱、压面机、绞肉机、面粉、大米等一应俱全;而在墙壁上,除了张贴各种小电器的使用办法,还有一张可供记录的白纸十分醒目,内容显示“今日已消毒”。
“这个倭瓜可不是买的,是朋友特意从农村地里摘的,电烤箱也是之前我从家里拿过来的。”郭秋伶说,共享厨房里不少东西都是老人们从家里搬过来的,“你看还有一台缝纫机。如果谁的衣服需要缝补,都可以用它。”
郭秋伶告诉记者,之所以将烤箱和压面机拿过来“共享”,一是因为家里有类似的工具,闲着也是浪费;二是把东西拿来共享,大家都更方便。“比如,我在家里想吃一碗面共享经济张欣赏,量小不好做,到我这年纪还要和面擀面,多麻烦。带过来这边,大家搭把手,很快就做出来了。有时候大家还一起动手做点小饼干、小点心,好吃着呢!”
70岁的王阿姨对“共享厨房”感情很深。采访当天,她给厨房带来了巧克力。“我自己吃不完,不如拿过来,大家一起分享。”前不久,她还给厨房带来了一个生日蛋糕和几盆绿植。王阿姨说,“共享厨房”对自己来说,不仅是可以吃点小东西的地方,同时也能够放松心情、缓解情绪。“去年,老伴儿离开了我,一度情绪很低落。有时候伤心起来就犯晕。来这里,大家对我照顾得很好,而且有了共享厨房,每天一起张罗做点什么吃喝,其乐融融,也增进了感情。”
“‘共享厨房’在2015年就有了,但当时还没有这么明确的提法。社区老人比较多,很多人的子女又不在身边。大家平时来养老驿站休息娱乐,难免遇到肚子饿或者想吃点什么的情况。我们发现老人有这个需求,所以从2016年开始,就把这里打造成了一个‘共享厨房’。大家平时有什么小家电、新鲜好吃的食料、烧菜做饭的好点子,都可以带来共享。”“80后”义工社负责人张梅说。如今,共享厨房的开放时间为每天早上7点半到每天下午5点左右,不分周末和假期。“想通过‘共享厨房’这种途径,让老人们多一些生活的乐趣,促进大家之间的交流融合。”
共享阅读:每月同读一本书,给孩子积极示范
老人们在社区活动室里看书.
“每个月,大家都会阅读同一本书。读完后,20位居民聚在活动室交流感受心得,聊聊书里书外的事儿共享经济张欣赏,这种阅读形式真好!”海淀科育社区90号楼的袁阿姨,从社区共享阅读项目启动以来,就成了读书会成员。谈起“共享阅读”,袁阿姨表示收获不小。“老人退休以后,往往会有失落感,通过读书打开视野,认识更多的人,心态逐渐好了起来。”
从今年初开始,中关村街道、科育社区居委会为居民搭建起一个共享阅读的渠道。“每个月第三个星期四上午,参与读书的成员都要来居委会活动室交流阅读心得,并推选出当月‘领读人’,定好下月阅读的书目,我们再去图书大厦买书并免费发给他们。”科育社区党总支书记赵元莹说,之所以发起共享阅读这个计划,主要是居民们有主动阅读的需求,此前也有小范围的图书共享,于是社区和街道便给予了引导和支持。目前,社区的共享阅读已开展到第十期,这个月的阅读书目是张北海的《侠隐》。
袁阿姨曾担任共享阅读第三期的“领读人”,当时大家一起阅读的书是《追风筝的人》。在她看来,“领读人”比其他读友的责任更重。“要领读,就得对书里的内容很熟悉,有哪些启发、书里的哪些章节和片段精彩,自己首先得掌握。不然就没法儿跟人介绍、推荐这本书。”有时候,“读友”在小区里碰见,也会你一言我一语地交流一小会儿,“有了共享阅读的平台,大家都比以前更亲近了。”
住在社区70号楼的卢萍(化名),也是共享阅读的参与者,她认为共享阅读带来的效应是多方面的。“不仅自己增长了知识,也逐渐影响到了家人。”卢萍说,如今孩子也会对她正在阅读的书目感兴趣,和她交流书中的内容。同时,因为参与了共享阅读,她把自家从国外带回来的三四十本原版绘本都捐给了社区图书室。“资源一起共享,谁有兴趣都可以拿去翻看。”另一位阿姨也表示,共享阅读的形式,给孩子的学习交流带来了积极示范。“我家的小孩现在就会带一些画册、书籍去学校,跟他的同学交换阅读。”
科育社区每月一次的共享阅读交流会
记者了解到,截至目前,科育社区的“读友”们已共享了《查令十字街84号》、《活着》、《追风筝的人》、《俗世奇人》、《顺从内心过一生》等书。除了每月一次的线下交流分享活动之外,“读友”们平时也会在读书会的微信群里聊天交流。“我们希望这种‘共享’能持续下去,给大家一个好的阅读环境。”科育社区文教委员胡扬说。
正说:推动“共享” 社区需多花心思
“老人群体中出现‘共享厨房’、‘共享图书’,是一件好事。”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于显洋认为,“共享”比普通资源交换更有价值、更有使用效率、也更有利于增进邻里情感。“共享”可以算是社区居民共同拥有的一个资源平台。“事实上,除了吃饭、读书,还可以搭建娱乐、互助等多种多样的共享平台。把有共同爱好和需求的人聚在一起,搞一些活动,这种趋势值得发现、发展和鼓励。”
于显洋说,“共享”的形式可以有很多种,但如何去发掘梳理出一个好的项目,光靠居民个人的主动或自发是不够的。“如果有某种需求,每个社区、街道应当尽可能提供便利。以社区为基础,街道需要在平时多花点心思,去发现和论证。”如果涉及经费使用,可以考虑成立类似于社区专项基金,专门用来资助老年人的共享项目。“街道可以对老年人的共享项目适当扶持,如果效果不错,以后还可考虑众筹等新形式来缓解资金上的压力。”
对于具体共享项目的落地和更大范围内的推广问题,于显洋建议每个社区、街道需秉着因地制宜的原则来发掘,“不能都建成一样的项目”。他说,每个社区能够搭建共享什么载体,主要取决于各个社区和街道自身所拥有的资源。“社区里都有什么类型的人群、有没有场所可以提供、如何保证日常安全等等。要给这些资源找到一个合适的途径和渠道,综合起来考量。根据不同地方的实际特点去逐步推广,打造多样化的共享公共服务平台。”这样,共享的规模才能不断扩大、受益人群才能不断增加。
手机浏览,点击图片保存二维码到相册,然后打开微信扫一扫选择本二维码图片就可以进入,电脑端微信“扫一扫”二维码,进入找聊天搭子平台,里面有找饭搭子、找对象、找陪伴服务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