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评论|“卖惨带货”与短视频电商的秩序紊乱
蒋璟璟
据工人日报,“88岁老婆婆生了8.8斤重的儿子”,“刚出生就会叫爸爸妈妈”,“为母尽孝低价卖货”……这样的离奇剧情、“卖惨式”带货场景近期出现在一些情感主播和商家的直播间中,损害消费者利益。近日,相关短视频平台发布了《“卖惨带货、演戏炒作”违规行为处罚公示》(以下简称“公告”)。公告称,平台已对卖惨带货、编造离奇故事、演戏炒作等行为进行违规处罚。近30天内,平台共处理相关违规直播间446个,封禁违规账号33个。
“悲情营销”,早已有之。此前,电商平台上广泛流传的“滞销大爷”一度引发全民围观和群嘲,“XX滞销,帮帮他吧”的句式,也曾被讽刺得体无完肤。然而时至今日,这一“老套路”竟仍有人在故技重施,并且还有从电商平台加速蔓延到短视频平台之势。作为直接责任方,平台及时出手整治,无疑是很有必要的。
所谓“卖惨带货”,很大程度上带有“募成参批捐”的性质。我们知道,短视频平台属于社交媒介,其内容纯属博主自说自话劣年,真实性是无法保障的。由此,就构成了显而易见的“欺诈”风险。“88岁老婆婆生了8.8斤重的儿子”,这类的戏码固然假得离谱。然而,还有更多的“悲惨故事”似真似假怎么短视频带货,或者说假报前将得很真,这必然会给观众构成极大的欺骗性、误导性。
虚构悲剧,利用他人的善良谋利,这是不可饶恕的恶劣行径。卖弄苦情、弄虚作假,这一方面从源头恶化了短视频平台的内容生态,另一方面则是也从根本上扰乱了“直播带货”这一新业态的游戏规则。一个根本性追问是,短视频平台“电商化”,到底是卖产品、卖品质,还是卖故事、卖IP?
“卖惨带货”并不是孤立的,它所指向的根本性风险在于怎么短视频带货,一个以“比质比价”为核心的电子商务竞争秩序正在被颠覆,而全新的、健康的游戏规则却并未完整建立。面对切换期的空白,必会有各种牛鬼蛇神乘虚而入。
举报/反馈
手机浏览,点击图片保存二维码到相册,然后打开微信扫一扫选择本二维码图片就可以进入,电脑端微信“扫一扫”二维码,进入找聊天搭子平台,里面有找饭搭子、找对象、找陪伴服务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