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山之石:国外网红和普通人,变现新思路
这两年疫情肆虐、行情不好,大洋彼岸的美利坚也是天天在水深火热中,人们叫苦不迭。
于是,一些“脑子活的”的人就开始想抖音创作怎么赚钱,此种局面下,帮人赚钱是不是更有机会?让老百姓有更多渠道、更灵活的赚钱(零工经济、自由职业者),应该是一种“刚需”。
这种思路下,很多新的创业点子和项目应运而生。它们没有扎克伯格创建宇宙的宏大愿景,没有马斯克移居火星的神圣使命,却暗暗生长,因为真的“让人赚到了钱”。
本篇列举一些大洋彼岸的小项目,创意虽小,或许就能带给你全新的火花。
万事常起于“小”,instagram刚开始也就是个拍照软件,推特刚开始也就发个140个字推文。
特别强调:本篇也会专门泼泼冷水,指出“本土化”的难点。
1
帮创作者赚钱
如果一个创作者不会“玩流量”,他该怎么办?他的作品一定不是好作品吗?
看看国外同行的思路。
1
patreon:
简介:个性艺术家的赞助平台,忘记算法、做你自己就好。
描述:
a、通过该平台,艺术家向粉丝提供“包月会籍”,让他们积极参与制作、赞助作者、享受独家内容。不同档次的赞助费,对应不同的“特权”。
b、不必关注广告费和播放量,通过包月费、就能获得持续收入。随心所欲地个性创作,追随自己的风格,不必迎合主流审美,不必向快手那样山炮,也不必向公众号那样情绪化,只要你的粉丝喜欢你就行。没有算法推荐,没有恶意攻击的喷子。
c、针对对象:游戏、播客、动画、vlog、音乐人、视觉艺术家、作家、舞蹈、手工、非营利组织……
案例:
“我宁愿拥有300名patreon订阅者,而不是300万instagram粉丝!”播客创作者heather mcdonald吼道。
在这里,没有算法,没有喷子,无须思考大众审美,也不必蹭热点,她只需要关注如何与“真正的粉丝”建立深度连接就行了。
目前,赞助人数最多的创作者是播客主播chapo trap house,月收入达到了13.5万美元。
进展:
a、最新一轮融资筹集了1.55亿美元,由老虎全球管理牵头,总融资额达到1.65亿美元。
b、核心是每个月能收到1000美元以上赞助的创作者,这类创作者的赞助达到了平台的70%。
排名前50的创作者赞助粉丝都在5500以上。
c、到今年底,经手的赞助费总额将突破10亿美金。
d、由于疫情影响,线下展会取消,这些平台得以爆发。
e、一度是“成人内容”的天堂……
国内类似:爱赞助、爱发电、面包多、冲呀。
本地化难点:
a、需要市场培养:国内用户的版权意识仍须提升,“免费白嫖”仍是主流,抖音们太香了。
b、缺乏资本支持:这些平台要汇聚分散的人群(个性艺术家和对应粉丝),成本高、周期长,不容易受到擅长造概念、赚快钱的资本们的关注,发展较为缓慢。
2
linktree:
简介:一张超级名片,帮创作者从不同平台导流。
描述:
a、简单的让人不服抖音创作怎么赚钱,就是一个“个人官网”,可以集合并跳转一个人所有的平台账号,脸书、推特、tiktok、instagram、优土比、亚马逊……
b、你要做的,就是把这个官网的链接,直接挂在instagram之类网站上,然后静待奇迹出现。
c、可以观测分析各个平台的粉丝数据。
案例:
一个安徽的商家,通过tiktok的种草视频,一天卖了1万件商品。他的秘籍只有一个:利用linktree,把tiktok、亚马逊以及各个平台的流量连起来,无缝衔接。
自学成才的时尚编辑colette leclair从instagram导流去亚马逊,转眼间粉丝破万,成为全职带货人。
进展:
a、接连获得了6000万美元融资,总用户突破1200万,成为投资圈的香饽饽。有投资人认为,linktree的潜力超过了instagram。
b、这张小小的名片就在海外市场掀起了狂潮,从当红歌手赛琳娜.戈麦斯到700多万粉丝的电视厨师杰米.奥利弗,从NBA快船队到美剧巨头HBO……无限的想象空间正在展开。
国内类似:L.show、个人秀
近期,艺术家莲羊的短视频《这才是文化膨胀!当岩彩画遇上汉服》一举攻上了b站热榜,播放量飙升到400万。接下来,莲羊用一张“L.show小名片”、一个“中间页”链接,挂在b站简介和评论区里,让自己的粉丝一下子知道了自己的微博、抖音、小红书账号。微博粉丝数立刻飙升到了44万。
本地化难点:
互联互通的到来,让这些“导流”项目有了崛起的可能。未来取决于大公司的开放度,对互联互通的响应程度,目前看来口头很积极、行动挺敷衍。
3
discord:
简介:最好的游戏开黑工具,如何变身自建社区平台。
描述:
a、一开始是体验最好的游戏语音开黑工具,后来开始提供各种社区沟通工具,比如直播、语音、文件共享、小游戏。
b、很多人开始创建各种话题和兴趣社区,比如学习小组、舞蹈班、读书俱乐部。
c、不同频道有不同的聊天规则,能在人数众多的情况下控制局面,还可接入聊天机器人,社区氛围和产品体验明显超过脸书、推特等。
案例:
越来越多基于兴趣标签的频道,比如f1赛车、机械键盘、球鞋、折纸、同人……
很多youtuber开始利用该工具运营自己的粉丝。数码视频博主linus tech tips的频道拥有近9000名成员,每晚平均在线率达到40%。
进展:
a、微软正考虑收购该社区,出价超过百亿美元。
b、3亿注册用户,1.4亿月活,凭借付费会员服务,2020年获得1.3亿美元收入。
国内类似:腾讯noknok与q次元、taptap创始人项目好说、井盖、开黑啦
本地化难点:
a、游戏厂商倾向于自建开黑工具,造成割裂。
b、开黑付费会员模式在国内推进难度高。
启发:
新媒体时代,很多创作者走上人生顶峰,从李佳琦到李子柒,从吴晓波到刘润,一个个神话上演。
不过,这也是一个“内卷到死”的时代。无论图文、短视频、中视频还是直播,都已经出现了绝对的头部,后来者似乎没有“上升通道”了。无论公众号、抖音、b站、知乎还是小红书,平台崛起时的那股“早期红利”都已经被瓜分干净,留给新人的蛋糕不多了。
于是,一个痛点出现了:到哪找新的流量红利和上升通道?
同时,新媒体的阅读习惯,正在以前所未有的摧枯拉朽之势毁灭人们的注意力,“碎片化阅读”甚至加倍速正在给“深度创作”带来毁灭性的打击。
说人话就是:过去几百年出现的大多数名著甚至《红楼梦》《乱世佳人》这样,放在今天都会大概率被“埋”,因为完全不符合算法推荐的要求:不能在三秒内抓住人们的注意力,十秒内带来第一个小爽点,毒点太多、完播率更是……
今天,每一个想搞内容创业的人,都会遭遇这样的灵魂追问:你会玩流量吗?
你懂算法规则吗?你懂流量运营吗?你懂投放技巧吗?你懂怎么勾住大众注意力吗?你懂怎么击中大众的爽点吗?
你不会快手化、咪蒙化、爽文化?那你不会“出圈”的,你做不大。
在伟大的互联网时代,创作者们天然被分成了两拨:会玩流量的,和不会玩流量的。
好好想一想,这真的合理吗?这正常吗?
这个世界上有些创作者,天然就需要隔离,天然就不擅长蹭热点,也不会跟风与迎合,所有互联网时代的游戏规则面前,他们都像一群天真的孩子。
但回顾人类历史,伟大的作品,往往就诞生于这些人中间……
2
帮普通人赚钱
下面,开始更实际的话题:如何帮普通老百姓赚钱?
1
swaybacks:
简介:搜索就能赚钱
使用该平台的搜索引擎,就能赚到sb,然后就能兑换现金礼卡了。
其他比如问卷调查、玩游戏、购物,也都能倒赚。
2
viabella:
简介:拍照片就能赚钱
通过该平台给卖贺卡网站供稿,接受艺术、摄影和写作类投稿。每张图片150-250美元。每首诗词50-100美元。
3
pointclub:
简介:玩游戏就能赚钱
有很多可以赚钱的小游戏,赚到的钱可以兑换礼品卡或者提现。
04
rover:
简介:做狗狗的保姆就能赚钱。
只要照顾好客户的狗狗,每天赚到80-100美元。
启发:
请注意,帮普通人赚钱的工具,很容易和各种“网赚平台”混为一谈,但这完全是两码事!
网赚平台往往都宣传不劳而获、一夜暴富、利用各种漏洞弄虚作假,来薅平台的羊毛。他们越看越像诈骗平台,登上“国家反诈中心”估计也是时间问题。
我们要做的是关注老百姓的日常行为、碎片时间、富余产出,从中间挖掘价值。
移动互联网时代以来,创业军团们异军突起,更拿手的好戏一直是“割老百姓韭菜”。
榨取老百姓的多巴胺,以便沉迷上瘾。
榨取老百姓的注意力,以便贩卖广告。
榨取老百姓的情绪,以便自传播(降低获客成本)。
榨取老百姓的数据,以便更好的转化。
或许,是该换种思路了,请各位大佬们也落落地,想想怎么帮大家赚点小钱?
国内的创业精英们一直习惯于模仿改良,美其名曰“copy to china”。大佬们似乎更擅长于资本运作,元宇宙、人工智能、生物科技……
至于本篇这么小而美的项目,似乎不大性感……
或许,你可以静下来,走到城市大街上,看看表情紧绷、匆匆走过的行人,去和他们交流,去体会他们的每一天。
然后再来看这些点子,感觉一定会不同。
END
手机浏览,点击图片保存二维码到相册,然后打开微信扫一扫选择本二维码图片就可以进入,电脑端微信“扫一扫”二维码,进入找聊天搭子平台,里面有找饭搭子、找对象、找陪伴服务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