呷哺呷哺:共享红利是餐饮业共识
火锅明星海底捞即将登陆港股,同一业态的“连锁火锅第一股”呷哺呷哺,自然成了被拿来比较的对象。对此,呷哺呷哺方面昨日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呷哺呷哺集团的发展一直离不开社会各界的关心和帮助,呷哺呷哺和湊湊两大品牌将坚持品质发展的方向,做更受欢迎的餐饮品牌。
湊湊已实现整体盈利
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近期有文章称,呷哺呷哺集团旗下第二品牌湊湊被认为是“最扎眼的问题”,因为2017年财报中亏损高达2490万元,把湊湊品牌直接推向风口浪尖。
5月29日晚,湊湊CEO张振纬通过朋友圈对湊湊的业绩做出说明:第一,2018年1月起,湊湊品牌已经实现整体盈利。第二,目前湊湊品牌旗下26家门店,除2018年5月开始试营业的3家门店外,其余23家均已实现单店盈利。
众所周知,新店从开业到挣钱,要有一个培养周期。而仅2017年第四季度,湊湊就新开了12家门店。张振纬坦言,对湊湊品牌而言,2017年是快速成长期,整个团队的建设、运营系统、品牌的建设,都需要前置。比如只有两家店时,人才队伍就要按照100家店进行建设和选拔,不可能等店都开了,人才还没有到位。所以前期要进行大量投入,会有个回本周期。据他介绍,湊湊单店的营业状况都很好,大部分单店的利润率可达到28%-30%。实际上,湊湊能在短短两年时间开出二十余家餐厅,且都是700平方米左右的大店,这在当今餐饮市场应该是比较难得的。
创新支撑集团业绩增长
据介绍,目前呷哺呷哺集团业务板块主要包括,百姓熟悉的小火锅品牌呷哺呷哺,正在从过去的“快火锅”向“轻正餐”升级;主打中高端火锅的湊湊品牌,独创“火锅+茶饮”商业模式;经营火锅底料、调味品等的食品公司共享店铺餐饮,以及即将于2018年下半年推出的独立茶饮品牌“茶米茶”,主打“茶饮+甜点小吃”。品牌的横向、纵向矩阵已具雏形,未来这些品牌都有望独立走向资本市场。
事实上,自2014年上市以来,呷哺呷哺业绩一直保持快速且稳定增长。2014年-2017年,营收分别为22.02亿元、24.25亿元、27.58亿元和36.64亿元;实现净利润分别为1.41亿元、2.63亿元、3.68亿元和4.20亿元。股价更是从4.70港元的发行价,一路飙升到最高时的17.50港元,目前股价16港元左右,上涨了近3倍,公司市值也达170亿港元左右,位列中国餐饮上市公司龙头。
共赢共享是行业共识
有文章称,对呷哺呷哺的翻台率由2016年的3.4下降至3.3感到“出乎意料”,并且对呷哺呷哺“缺少南方版图”提出了质疑。对此,呷哺呷哺集团相关负责人告诉北京商报记者,呷哺呷哺20年来一直以每年超过20%的速度开店,目前已开设了700多家门店。翻台率下降的主要是天津、河北的部分区域,主要是由于门店密集度增加造成的,相比而言,上海及东北地区店铺的翻台率反而有较大提升。
至于所谓的“南方版图缺失”,这位负责人表示,呷哺呷哺目前已是一个集团概念,集团战略与发展是由多个品牌战略叠加而成的。如目前湊湊门店在全国的分布状况是:西安1家共享店铺餐饮,北京10家,其他都在南方市场,包括无锡、苏州、杭州、上海、武汉、深圳都有店。目前,湊湊在南方市场的发展速度较快,预计到今年年底,仅在上海就能达到10家店,整个华东地区会超过20家店。
对于业内有声音将湊湊与海底捞进行比较,呷哺呷哺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湊湊主打的是台式火锅,更强调“养生”、“美味”与“健康”概念,并配合中国传统茶饮的创新,带给客人朋友间小聚与放松的感受,创造出一个整合了中国文化、禅意和现代休闲理念的空间。因此,湊湊无论是服务、菜单还是气氛,与川式火锅海底捞是差异化的。同时,该负责人表示,2017年国内餐饮市场整体规模约4万亿,未来的发展空间很大,共建良好的发展秩序、分享市场红利应是行业共识。
北京商报记者 徐慧
手机浏览,点击图片保存二维码到相册,然后打开微信扫一扫选择本二维码图片就可以进入,电脑端微信“扫一扫”二维码,进入找聊天搭子平台,里面有找饭搭子、找对象、找陪伴服务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