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创业居然也有“共享单车”模式?
汪小菲和优客工场弄了个Lan•优客工场,大龙凤的彪哥也在做联合办公,有人说,好,餐饮终于有这么个东西餐饮界的“共享单车”模式;但更多的人说,你丫是不是傻,互联网那些孵化器、众创空间,都烂尾了,餐饮干嘛非去趟这趟浑水?
沉寂已久的汪小菲和原万科副总毛大庆一起,打造了联合办公的Lan•优客工场,无独有偶,2015年邦空间成立,做“餐饮社群+共享空间+活动交流+创新协作+人才猎头+融资孵化”,大龙凤的创始人彪哥,最近也搞了个“联合造食”,武汉、云南、山西等地都出现了针对餐饮的众创公司。
▲定位高档的兰会所
那么,餐饮搞众创到底靠不靠谱?
1、餐饮众创到底是什么鬼?
要问餐饮众创,就要先看什么是餐饮众创。
众创的第一层意思是联合办公,也就是简单的空间、硬件层面的共享。
▲联合办公区域
很多餐饮老板其实也想给自己的员工好一点的办公环境,除了工位、会议室、餐饮需要的实验厨房,还想来点娱乐、休闲空间,像谷歌那样。
但除了工位,其他部分的使用率极低,一个品牌、一个公司难以负担,怎么办?
那就把各个品牌集中起来,成本均摊呗。
那么问题来了,一个创业餐企,需要办公室吗?需要这么讲究吗?
你别再说餐饮不用办公室,有门店就行了。现在的餐饮不仅考验手艺,更考验品牌建设、营销、财务体系、管理系统……需要人力、营销、资源等各方位的人才。
▲谷歌被无数人羡慕的办公环境
让一群人每天在门店上班?好像不太现实,餐厅面积也不允许。去写字楼租一个办公室?贵且不说,还找不到小的。
所以,新餐饮不仅需要办公室,还需要能让员工高潮的办公室,去刺激他们想出新点子,而不是被油烟禁锢。
众创的第二层意思是软件的共享。
既然需要小办公室的大多是创业餐企,大家都是新兵,在一个办公空间,总有机会见面,见多了,总会聊上几句,一个人又会带来一群人,无意中就形成了邦空间所说的餐饮社群。
既然形成了一个小社群,俗话说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说不定你就能从别人那儿找到很多灵感、启发,甚至是创业伙伴。谁说同行一定是冤家,同行也是战友。
专做烤肉的釜山料理,因为觉得烤肉吃多了太腻,想着来点寿司什么的是不是挺好,于是和隔壁的寿司店合作,两家店的顾客可以互点对方的菜品,不增加成本,还提高了双方顾客的消费体验。
▲性冷淡的无印良品都能做餐饮
做生意最怕什么?封闭。所有的坑、可能犯的错,都可能通过沟通、交流去避免,这对老餐企一样适用。
这些年传统餐企频频倒下,很多老餐饮人说,跟不上时代了。但时代在哪儿?指望在自己埋头前行的路上撞上新时代?那叫撞大运。
其实多和餐饮创业者侃侃,你就会发现他们可能就是时代的风向标。
他们是年轻人,更懂年轻人,他们也是新人,没有既定模式,更懂新餐饮,他们不一定会成功,但他们的思维能给予老餐企启发,告诉老餐企年轻人到底喜欢什么。
从某种程度上说,老餐饮人比创业者更需要众创,而他们通常都是嘴上说不要,身体却很诚实。
▲可以打包带走的牛排,每天排长队
所以联合造食还专门设有会员制,你不一定非要租个办公间,只要是会员,都可以在公共区域办公,参加各种交流沙龙、培训,新餐企可以学习老品牌的经验,老餐企可以了解年轻人的想法。
而众创的第三层意思共享餐饮模式总结,也是最重要的,就在于全产业链的共享。
一个成功的企业需要每个板块齐头并进,而不是成为有某一短板的木桶,但这并不代表每个企业、企业的每个员工都要成为全才,相反,餐企更需要专才。
专业人做专业事,炒菜的别来“教”我怎么做营销,搞设计的别来对选址指手画脚。
而你要求一个刚起步的餐企,把这些都完善了,未免有些强人所难,即使一个成熟的企业也不一定能做到。但众创可以。
很多众创空间,比如邦空间打出的广告就是“餐饮社群+创新协作+融资孵化”,完全可以打造出整一条产业链,联合造食也说自己要成长为一个可以自给自足的小型生态系统。
这就关乎入驻众创空间的品牌,除了各家餐企,还有从品牌策划、logo设计,到店面设计共享餐饮模式总结,从到原料供应商,到设备供应商,从地产商、资本方,到培训方的各类资源。
加上这些众创只针对餐企,既全面,又很好地保持了统一,餐饮生态链上几乎每一环,都可以在这里找到,而平台上的每个企业,都能享受到“共享”资源的福利。
就像当年大龙凤和奔驰合作送外面,到现在依然被人津津乐道,如果当年彪哥没有合作资源,是不是就难以打出这响亮的一炮呢?
餐饮的开放度一直比其他行业低得多,各方咨询不对等、资源不互通的状态由来已久,中国餐饮很多难题根本是自己给自己造成的,比如各企业间互相制造壁垒。
▲粤剧演员坐奔驰外送大龙凤鸡煲
这样的众创模式,能在餐企起步阶段给予足够的扶持,提高餐饮的创业成功率,也帮助各类型餐企打通信息流,降低信息获取的成本。
2、众创也可能是另一个大坑
话说回来,这样的众创空间有没有风险?废话,要没风险还叫生意吗,更别说还有互联网那么多孵化器、众创的失败案例,赤裸裸地摆在那儿呢。
下面说说众创的风险,不然你们肯定要说小编在打广告了。
有店无客,同伴拉低整体水平
首先就是要有相应的企业入驻,不然一切都是纸上谈兵,更不要说成就一个小型的餐饮生态圈。但对相对封闭的餐饮业来说,共享概念的消费者教育显然还需要时间。
▲共享单车已经遍地开花
而想要建立餐饮生态系统,这绝对是一个巨大工程,不仅要拉来餐企,还要更重要的地产商、资本方、培训方等等。
如果没有足够数量和类型的企业,众创根本是个伪命题;而如果进驻的企业资质不够,餐企老板是来打酱油玩的,加入进去也只会拉低自己的水平,不如不去。
一哄而上,水平参差不齐
中国人做事,喜欢一哄而上、盲目跟风。
餐饮众创也一样,很多众创企业的成立时间都在2016年前后,也就是餐饮创业最火爆的时候,你说不是想捞一笔,鬼都不信。
▲不少孵化器出现空置
而这其中有多少真正拥有足够资源、能实现众创的呢?互联网界很多孵化器、众创烂尾的原因之一也在于此,配套服务不到位、办公成本高、网速慢、没有交流活动,更没有地产房、资本方的捷径,说好的为创业者服务呢?很多是骗人的把戏。
如何回本?
这是个非常现实的问题。
如果把承诺的服务,为创业者提供到位了,那可真不是个简单的事,仅靠工位出租,真能收回成本吗?
同时,创业本身就是个小概率事件,即使在拥有众多资源的众创空间中,也要讲求天时地利人和,一旦入驻企业创业失败,作为出租方损失的几率还是有的,这就要看众创模式的设计了。
像联合造食那样建立会员制,用具有共性的资源,去服务一些成熟稳定的餐企,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导致某件事失败的原因很多,但这些并不是这件事本身的错,就算众创在其他地方发展并不如意,但不可否认的是,众创本身是件很好的事,并不妨碍餐饮界更多地进行尝试,只要你用心做,好好做,说不定就能改变整个餐饮界创业的模式。
——————
手机浏览,点击图片保存二维码到相册,然后打开微信扫一扫选择本二维码图片就可以进入,电脑端微信“扫一扫”二维码,进入找聊天搭子平台,里面有找饭搭子、找对象、找陪伴服务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