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把共享经济玩坏了
“只要站在风口,猪也能飞起来”。
——雷军的这句话,鼓舞了多少创业者前仆后继地投身于移动互联网的广阔天地里,寻找着“风口”,期待着能够有一番大作为。眼下,共享经济无疑是人人都能看得见的“风口”,五花八门的共享经济创新模式大量涌现,“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诚然,共享单车的成功运营,既解决了人们生活中普遍面临着的出行“痛点”,又拉动了移动互联网产业的发展,也让共享经济有了成功的样板,可谓取得了“共赢”。尽管如此赶集 共享经济,共享单车目前还没有解决盈利的问题,还处于“烧钱”阶段。共享单车尚且如此,共享经济创新模式的运营难度之大可想而知。
然而,纵览时下跟风涌现的各种共享经济创新模式,脚踏实地的罕见,不靠谱的居多,跟风炒作的尤甚,一种“只要今天不要明天”的共享之风盛行。
客观来看,缺乏可运营性,这是不靠谱的共享经济创新模式的典型特征,例如共享雨伞以及共享马扎。
一个普普通通的马扎,一把普普通通的雨伞,一旦印上了二维码,就摇身一变为共享马扎、共享雨伞,搭上了共享经济的顺风车,宣传报道铺天盖地。乍一看,共享马扎和共享雨伞很新奇,似乎会让人眼前一亮,佩服其创新精神;但冷静思考,这两样东西现实的可运营性实在是太差了。虽然都印上了二维码,但却形同虚设,因为既不上锁也无人看管,因此马扎想坐就坐,雨伞想拿就拿。难怪有网友调侃说:“我很想知道不扫码坐上去会有什么后果。”……事实上,投放在北京街头的共享马扎和共享雨伞很快就芳踪难觅了。
如果从营销的角度来看,“共享马扎们”无疑是成功的,炒作出了知名度。但是,这种低级的炒作,最终伤害的是共享经济的未来。曾几何时,共享经济还是消费者竞相体验的新鲜事物,赢得了掌声和欢呼;现在,更多包裹在“共享经济”华丽外衣下的“伪共享”,却渐渐让消费者变得麻木起来,换来了不屑和差评……
事实上,共享经济才刚刚起步,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如果从一开始就被玩坏了,背上许多污名,那么将来的日子就一定不会好过。创业者们赶集 共享经济,且行且珍惜……
手机浏览,点击图片保存二维码到相册,然后打开微信扫一扫选择本二维码图片就可以进入,电脑端微信“扫一扫”二维码,进入找聊天搭子平台,里面有找饭搭子、找对象、找陪伴服务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