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共享经济正文

网约车新政,是滴滴打造全出行产业链不可回避的政策成本。只要滴滴继续做好核心业务中国共享经济开端,提供更便捷、廉价的出行方式,新政所设立的种种门槛,只会帮助祛除滴滴发展过程中的不良资产,降低安全隐患,提升服务感受。对滴滴的发展来说中国共享经济开端,也可以是更好的环境和开端,毕竟,作为目前全球最大的互联网约车平台,滴滴所代表的经济模式和理念,远远超过现有的出租车公司。另一方面,从市场来看,有7亿城镇人口的出行需求托底,滴滴仍处于发轫,前路尚远。

合理的行业准入门槛将督促企业提升服务质量。在网约车平台,滴滴无疑具备先发优势,目前虽具规模,但不乏竞争者。政府设立门槛,一来可以视作政府对于共享经济模式在出租车行业的认可和背书——毕竟,新政之后,“网约车”从民间自发形成的共享模式上升到政策层面。二来,也为后继的竞争者们发展壮大指明方向。如果滴滴能用好先发优势,提供更好的出行选择,填补当下飞速增长的出行需求缺口,无论政策如何变化,滴滴都将能保持领先优势。

竞争当无时不在,而更好的产品和满足新的消费需求,创造更多的商业价值和社会价值是社会和商业文明发展的必然趋势。正如滴滴正式收购Uber中国后,全国的滴滴用户都切身体会到了收购以后的价格变化,而如果未来互联网出行市场低端车禁入成为现实,更是滴滴和整个出行市场,未来不得不面对的考验。

回望滴滴发展历程,从早期巨额补贴吸引,到现在合并收购,成本控制一直是滴滴最为吸引人的地方。滴滴的诞生和发展,一直深具共享经济的光环,短短四年时间,滴滴从0发展到此次新政前的1500万平台司机,和近3亿用户的用户平台,也足见共享经济在中国的巨大的商业价值潜力。下一步,如能利用现有的出行数据,让需求和服务更加便利的对接,无论是从滴滴的发展,还是共享经济模式的衍生价值来看都将极具想象空间,也是必然趋势,如此而言,新政的意义,与其说是障碍,不如说是“责之切”。

共享经济的模式不变,滴滴的市场认可不会变。合并Uber中国后,作为国内首家互联网约车平台,滴滴以共享模式,在屡遭诟病的传统出租车行业中,实现了后来居上的超越。这一超越,是互联网时代下,新的经济模式对传统经济模式的超越,是新资源分配方式的涅槃。互联网时代发展至今,从信息到人,从服务到资本,互联网已经成为资本流通、需求反馈、服务供给的最大渠道,深深影响了现有的经济模式。先进的生产方式必然会带来先进的经营理念,滴滴只要始终做到共享经济的模式不变,必然会赢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随着滴滴规模的日益扩张,更好地确保更多乘客安全、品质出行,是滴滴未来必须充分重视的,排除隐患,获得更好的发展。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