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和林:以技术引领共享经济进入下半场
据媒体报道,18日上午,在位于北京的ofo总部,上百名用户排起长龙,登记退押金,而通过在线排队退押金的人数更是将近千万。这让本已处于风口浪尖的ofo再次引发广大网友的关注。
由于ofo是最早涉足共享经济领域的企业之一,所以很多人从ofo的困境得出“中国的共享经济已经结束”的结论,但是ofo出现问题并不能代表共享经济整体出了问题。这实际上犯了两个错误:对概念理解不清和以偏概全。
要分析共享经济是不是真的已经走向末路,首先需要厘清“共享经济”这个概念的内涵到底是什么。所谓“共享经济”就是提高已有闲置物品的利用率,而中国的共享单车平台是自己出资购买单车,然后把它们租赁出去,这些单车都是平台的私有资产。因此,在严格意义上,共享单车并不算是共享经济。这也是一些外媒宣称中国的共享单车已经结束共享经济加,并进而得出中国的共享经济也已落幕的主要原因。而国内一些声音并没有对此做详细考察,便贸然宣称中国的共享经济已经结束,则体现了对共享经济的概念理解不清,其结论自然也是不可靠的。
第二个错误是以偏概全,即把共享单车经济等同于中国的共享经济,这在逻辑上显然是不成立的。如果我们仍然采用上文所述的共享经济最原本的内涵,那么要看中国共享经济发展如何,至少也应该是以滴滴作为考察对象,毕竟滴滴的商业模式才是最接近共享经济的原始含义的。尽管滴滴也有不少负面新闻缠身,但从这家公司目前的发展状况来看,还远没有出现明日黄花的迹象。
其实共享经济加,共享经济领域发生的大变革,并不意味着其走向终结,而是意味着共享经济迎来了下半场。在上半场,平台的首要任务是抢占市场,这是共享经济以大规模用户为基础的商业特点所决定的,所以相关的企业在经营方面趋于粗放。而到了下半场,用户数量的增长遭遇瓶颈,平台必须考虑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也即如何巩固在上半场打下的江山。因此,其主要任务是如何更有效地利用闲置的社会资源,让共享经济更好地实现其诞生之初的使命,而这不仅需要商业模式的进一步创新,更考验平台的技术基础是否足够坚实。
共享经济作为一种新兴的商业模式,具有很强的可复制性特点,因此在短期内引来了大量资本的密集投资,从而一度造成了共享泡沫。然而,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这一点从共享单车领域近几年的发展历程可见一斑。
共享经济进入下半场后,还能够发展得风生水起的,一定是那些立足于技术进步,广泛采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前沿技术,并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不断创新的企业。(作者是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应用经济学博士后)
手机浏览,点击图片保存二维码到相册,然后打开微信扫一扫选择本二维码图片就可以进入,电脑端微信“扫一扫”二维码,进入找聊天搭子平台,里面有找饭搭子、找对象、找陪伴服务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