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经济的擦边球 二手物品交易的生意还是难做
《中国分享经济发展报告2016》里提到,2015年中国分享经济市场规模约为19560亿元,参与提供服务者约为5000万,参与分享经济活动的总人数已经超过5亿人。
庞大的分享经济市场,吸引了一大波创业者。既然互联网利用庞大的盈余时间已然成功,那么利用社会上的实体资源又将如何呢?
所以二手房、二手车等挂着“共享经济”名头的互联网公司们纷纷开启借势之道。从一个中介走向另一个中介,互联网公司们走的得心应手,尽管它们本身非常嫌弃这个称号,但在盈利的诱惑下,它们脱去了传统中介的“皮”,换了一身互联网的“新衣”,开始了新“中介所”之路。
除去个人的吐槽因素,二手车、二手房类的分享经济模式,算是成功了,反正“颠覆者”已经盈利了,至于传统的“损失者”,他们并不在乎。
房产、汽车属重资产,然而大部分用户的大量闲置资产并没有如此庞大,书籍、电子数码产品、衣服、化妆品、饰品、电器等“轻资产”的盈余要比房产和汽车大的多,也多的多,能够触及的用户量以及参与者体系更大。
“前辈”们已经有成功经验了,而且分享经济正当时,二手物品交易平台如雨后春笋一般风靡,闲鱼、转转、猎趣、易优优、小交易等一个个都卯足了劲儿向前冲。
闲鱼的前身是淘宝二手,转转系58同城旗下产品,甚至获得了CEO姚劲波的站台,更有甚者,预估二手物品交易的市场规模能够突破万亿。沾上了分享经济的光,是否意味着二手物品交易市场是一门好生意呢?短期来看,并不是。
“前辈们”的失败之路
和现在企业喜好公关宣传的路径不同,早期的互联网公司更讲究先盈利,能够上媒体报道的企业和在创业途中的企业相比,少的可怜,大部分企业喜欢无声地“闷声发大财”。
IT桔子在2014年12月做的《每日专辑:主打二手闲置物品交易的平台》中,11家平台里,已经有5家死了,包含一起换吧、米粒、i交换、大牌秀、艾依网。其中有做奢侈品二手交易的、有做婴童闲置衣物交换的,尽皆折戟,死亡率接近50%。
而其他没有死亡的,也基本上处于濒临“死亡”的境地。比如有闲,其母公司系北京青果工坊科技,也是功夫熊的母公司,算是“明星创业公司”了。
数据显示,安卓APP的1.0版上线时间是2014年5月23日,有闲APP在百度手机助手、应用宝、360手机助手、PP助手几大安卓系应用商店的综合下载量不足9万次,下载量都是这个,交易量想必更惨淡。
其官方微信的最后更新日期是2014年10月28日,微博的最后更新日期为2014年9月26日,也就是说,仅半年的时间,团队几乎被放弃了。有趣的是,有媒体报道2014年11月初,其创始人王润获得了500万元天使投资。
再早期,中国旧货网、二手汇等以网站为主体的二手物品交易网站也多如牛毛,当然,如今基本上都“歇菜”了,再往前推,则是58同城、赶集网等分类信息网站上设立有二手物品交易栏目,但都不温不火。
早期的二手物品交易网站之所以“歇菜”有三方面的原因:
一是移动互联网的来临。移动互联网的主要形态是APP,而不是网站,以APP形态存在,就意味着其要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以及推广人员,网站还能够通过SEO等手段获得免费流量,APP是纯烧钱的,这对于二手物品交易网站来说,不太可能。
二是用户规模。二手物品交易涉及到两方,买方和卖方,而当时的用户规模远没有现在的用户规模大,用户对互联网的需求也远没有今天这般丰富多彩,用户规模不够的情况下,信息和商品就很难对称,交易的产生比较困难。
三是,征信体系不够完善。早期的互联网平台,对于单个用户的征信还没有开始,而二手物品交易的卖方和买方都是普通用户,交易的前提是双方都有良好的信用,征信体系不够完善的情况下,交易的风险太大,买方和卖方都有“作弊”的可能。
尽管“前辈”们都失败了,但路都是走出来的,不可能横空就出现一个非常成熟的商业模式,所以对于“失败者”还是应该保持敬畏的,硅谷的文化里就有容忍“失败者”。
一样和不一样,二手物品交易是不是一门好生意?
一样的地方在于都是做二手物品交易,所谓“吃一堑,长一智”,从“失败者”身上踏过的路,肯定不能再犯同样的错误。当下的闲鱼、转转、猎趣、易优优、小交易们和早期的二手汇、中国旧货交易网们又有什么不同的呢?
用户基数发生了很大变化,CNNIC的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88亿,互联网普及率首次过半达50.3%共享经济的本质去中介化,分别超过全球和亚洲平均水平3.9和10.1个百分点;手机网民占比首超90%。
仅从用户基数来看,当下的用户基数已经完全足够支撑一门生意,生鲜电商、跨境电商等都成为了一线城市用户主流的常用购物需求,二手物品交易平台的门槛与生鲜电商、跨境电商一样低。
不一样的是,当初的用户规模如今依然具备,而征信体系虽然还未绝对完备,但手机号实名制、芝麻信用、腾讯信用以及以信用卡为核心的信用体系,都已经初具雏形。
最重要的是,如今移动互联网已然到了峰值,人力、物力、财力等成本相比较2010年左右降低了很多,而且风险投资市场又如此火热,当下的形式要比互联网发展早期好太多。
当下的条件,做二手物品交易是否是一门好生意呢?
犹记得朱姑娘初次接触闲鱼的场景,迅速将自己买了不用的化妆品在闲鱼上出售了,虽然没赚多少钱,但其获得了强烈的满足感,一段时间内,她就像猫寻找老鼠一样,在家里寻觅着各种“闲置”物品,以期能够在闲鱼上出售,但历经一两次不愉快的售卖经历后,其最终放弃了闲置物品交易的想法。
我们的闲置资源群里,大部分人的经历,同朱姑娘非常相似,尽管有一两次的愉快交易经历,但有两三次不愉快的交易经历后,就会很快抛弃该平台。
二手物品交易的本质是一方有闲置产品想出手,而另一方想购买他人的闲置资产,然后基于同一个平台实现信息的对称。其中涉及到的因素有,价格、产品质量、物流、支付、买卖双方的信用等。
既然是购买二手闲置物品,首要看中的一点就是价格,否则,用户直接买新的就好了。
近三年来,国内电子数码产品的更新换代非常迅速,特别是智能手机产品,其中不乏“冲动型”用户,这就留下了大量盈余的智能手机产品,用户当然想能够通过二手交易平台售卖除去,而不是超廉价卖给回收站,买方的心理要素是,反正手机更新换代这么快,淘一个廉价的二手货用用也无所谓,也便宜。
其他类似化妆品、母婴用品、衣服、服装等同电子数码产品的状况类似。
从逻辑上看,二手物品交易平台非常有价值,非常有意义,但我还是想给这块市场泼一盆冷水。
移动互联网的用户基数大,仅限于使用移动互联网的人群多,并不代表二手物品交易的移动互联网用户多,两者毫无关系,二手物品交易平台要想飞黄腾达,得发展自身的用户。而从当前的表现来看,买方和卖方的用户数量都不够大。
综合几大安卓系的应用商店数据显示,仅闲鱼的用户量略多,即使加上淘宝的用户转换,也不会太大,而易优优尽管在安卓设备上的表现还行,但IOS设备上,其APP产品自2014年10月16日便停止了更新共享经济的本质去中介化,号称腾讯系的转转在应用宝上的下载量才84万次。没有庞大的用户基数作为前提,这门生意要想成型,几无可能。
据某闲置交易群的用户透露,要想在二手交易物品平台上淘到好东西,得看运气,用户固然贪便宜,但贪便宜的前提是质量好,而二手物品本身的质量问题,是没人去审核的,就算有的品类有审核,但仍旧有诸多品类是无法审核的,要想保证交易速度快,审核这一步骤当然得去掉。
但试问,谁敢买没有质量保证的产品?二手物品的质量就是没有保证。
物流方面,更多的还是成本问题,江浙沪这方面好解决,但偏远地区呢?用快递公司肯定不可能给单个用户以“批量”的价格,偏远地区的物流成本自然上升,而物流成本一旦上升,那二手物品还值得淘么?
支付方面倒是成熟多了,有微信支付和支付宝,基本上满足平台需求。
征信方面,当下的环境是仅初具雏形,离成熟还差的老远,可交易的保证,就是征信的绝对成熟,保障用户的绝对权益,还有就是,即使有征信体系存在,产品质量如何保证呢?
当然,从生意的角度来看,还是得看交易量,而交易量离不开用户量,从淘宝到咸鱼,从微信到转转,中间得刷掉好多层用户呢,而要离最终赚钱,离的更远。
从早期的混乱,到网站,再到当下的APP,二手物品交易平台算是慢慢走上了正轨。用户的闲置物品是多,但想要做成生意,早着呢。盈余是好,生意是难,“新中介”,你好。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手机浏览,点击图片保存二维码到相册,然后打开微信扫一扫选择本二维码图片就可以进入,电脑端微信“扫一扫”二维码,进入找聊天搭子平台,里面有找饭搭子、找对象、找陪伴服务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