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经济没有告诉你的事》:共享经济热潮中敢冒大不韪的反思之作
拿到《共享经济没有告诉你的事》(原名: WHAT’S YOURS IS MINE : Against the Sharing Economy),想起来一个笑话:一个吝啬鬼落水了,周围的人赶来救他,大喊 『把你的手给我』 ,吝啬鬼一听,什么?给你?我不干,于是继续在水里咕咚咕咚地喝着水。这时候有人灵机一动说: 『快!拿着我的手!』 于是吝啬鬼听见了,很快伸出手去共享经济的热潮,终于得救了。
之所以想起这个笑话,是因为关于共享经济时代,另有一本书的书名恰好是What's mine is yours,不知道是事有巧合,还是汤姆(本书作者)故意为之。以我小人之心暗戳戳地推测,想来应该是后者。
身为人类,我们远没有自己想象的理智,也远没有自己想象的慷慨。我们在『我的就是你的』这样的宣传词的循循善诱之下,享受着以Airbnb/Uber为首的各类平台带来的便利,甚至也想跻身于浪潮之中,蹭一蹭热点,却往往忽略了在共享平台中,『我的就是你的』其实也意味着『你的就是我的』,或者更甚。
你的就是我的,我的还是我的
共享经济这个词本身就充满了矛盾与违和,正如书中所言: 我们往往认为“共享”是一种非商业化、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交往活动。它暗示一种不涉金钱,或至少是受慷慨、奉献或助人之心所驱使的交换。“经济”则意味着市场交易——一种利己的以货币换取商品或服务的交换形式。 因此,当资本介入之后,原本美好的初衷不可避免地会被扭曲,商业本能将会排挤利他行为,利用甚至操纵人们的善良本能。相比一昧鼓吹共享经济的好处,本书则表现的相当客观,从住、行、日常生活等各个已经被共享经济所渗透的各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包括网站平台获取利润的一些套路,比如Airbnb宣称大部分房东都是希望把自家的房屋拿来与全世界的客人共享共享经济的热潮,顺便挣点零花钱,因此可以提供比酒店更为人性化的服务,能够让对方获得“自在的感觉”,他们用数据说话,展示87%的房东名下仅拥有一套房产,因此的房东都是出于友善而分享他们的房屋,顺便赚点小钱。
而事实上,被一笔带过的那13%的房东拥有超过40%的房源,这些人利用网站开展自己的业务,利用灰色地带大打擦边球逃避监管,而平台对此则表现的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因为从这部分的房东身上可以挣到很多钱。
除此之外,很多提供服务的平台看起来能让雇主和劳动者双方双赢,前者获得便利甚至相对低价的服务,后者则获得低强度且灵活的工作方式,事实却刚好相反。除了平台,双方都抱怨连天——这在国内也已经很常见,早上刷遍所有的叫车软件却仍然叫不到车,加价之后召来一个怒气冲冲一路抱怨日子一年不如一年的司机这种事情想必在你我身上也都发生过。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古人诚不我欺,读这本书的目的,也是作者写这本书的目的,并不是说就要因噎废食或是对共享经济心生惧意,我们仍然有理由相信社会在发展,未来会更加美好,但与此同时,我们也要清楚地看到共享经济的阴暗面,尤其是当你想加入共享经济试图为自己谋求一份还不错的工作的时候,你更需要读一读这本《共享经济没有告诉你的事》,这样才能更冷静也更理智地为自己做出选择。
p.s.说起共享和恶,前一阵有一篇很火的文章说共享单车是国民照妖镜,似乎我们生长在蛮荒未开化之地,读完那篇文章觉得果然月亮还是国外的圆的朋友们也可以读一读这本《共享经济没有告诉你的事》,里面的一些案例会让你明白,日光底下无新事,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与其抱怨批判,不如读书思考。
前言
出版后记
共享经济的热潮席卷而来,对传统行业造成了巨大的冲击。许多人认为,就像汽车取代马车、电话取代电报一样,优步最终会淘汰出租车、空中食宿最终会淘汰酒店。共享经济的发展与膨胀似乎就是新时代的不可逆转的大势,挡我者死。事实果真如此?
在对共享经济的持续关注中,本书作者汤姆·斯利渐渐发现了共享经济的弊端,并从最初的共享经济拥趸转变为其反对者。斯利发现,网络科技公司利用其技术优势,以“共享”的概念吸引用户和投资者,向利用平台赚钱的劳动者收取高额租金,外部化成本,规避监管,从而获得高额利润。这些公司以革新者的面目出现,似乎要将大众从那些只知赚钱却没有社区观念的传统行业的魔爪中解救出来,他们标榜科技和共享,而实际上却利用大众的共享愿景为自己圈钱,充实同样作为资本家的自己的腰包——他们最终会变成他们一开始所反对的东西,共享的理念则被抛诸脑后。
在本书中,作者勾勒了共享经济生态的宏观图景,追踪了优步、Lyft、Zipcar、Airbnb、Couchsurfing、TaskRabbit、Homejoy、Instacart等典型共享经济公司的发展脉络,并从中挖掘出共享经济急速扩张的奥秘及其逐渐显现的内在矛盾。在一系列事实研究的基础上,作者最后提出核心观点:共享本就与赚钱不能相容,想要在共享的同时也赚钱,最后一定会事与愿违。
以往有关共享经济的书籍和文章,或惊异于共享经济革新性的概念和迅猛的扩张速度,或为其共享愿景拍手称快,或将其与传统行业相对比以挖掘其创新因素,或分析商业模式、发现风口上的商机……而本书则从与众不同的角度揭示出共享经济的一些不为人所知的真相。在共享经济的弊端初露端倪的现在,不得不承认,作者的观点颇具前瞻性。也许你对共享经济存有不同的看法,但不妨听听作者怎么说,相信你一定会从中收获新的思考方式,更全面地认识共享经济,在新浪潮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
部分章节试读
第1章共享经济
共享经济是一波新生业务,它利用互联网将顾客和服务供应商匹配起来,并在现实世界里进行交易,如公寓短租、汽车搭乘或家政服务。在这股浪潮中,位于浪尖的是优步(Uber)和空中食宿(Airbnb),二者的增长令人瞠目,这也证实了它们将要颠覆传统运输业和旅游业的说法。一批公司紧随其后,力争和它们一道,跻身共享经济的世界之巅。
支持者有时称共享经济是一种新的业务类型,有时称它是一场社会运动。这是数字世界中人们所熟知的商业兼顾事业的模式。硅谷可能拥有相当比例的富豪,但它表示自己并不只看重金钱:它同样热心于建设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互联网正在使世界变得更好,不只是提供更好的工具和更多的信息,更是从根本上重塑社会。我们现在已经有技术解决困扰人类几个世纪的问题,把旧的体制和规则扔进故纸堆,并借助计算机来建立新的体制和新的规则。
共享经济引发的喧嚣开始于几年前,但它真正开始进入主流商业却是在2013年和2014年。它许下的诺言吸引了许多人,当然也吸引了我。从私下交易开始—朋友搭个车或借个电钻,或为邻居跑跑腿—然后利用互联网的力量扩大业务规模,个人可以更多地依赖彼此而不是远在天边的冷冰冰的企业。每次交往都可以挣一点点外快,省一点点时间,何乐而不为呢?通过参与共享经济,我们建立起自己的社区,而不是只做一个被动的、崇尚享乐的消费者;我们创造了一个开放的新时代,不论我们去哪里,都能受到欢迎或得到援手。
共享经济承诺帮助那些过去无权无势的个人,使他们变成“微创业者”,更好地主宰自己的生活。我们可以听命于自己,自由进出这种灵活的新工作模式,在共享经济网站创立自己的企业;我们可以成为空中食宿的房东、Lyft的司机、Handy的巧匠,还可以在Lending Club上放贷,做一个无私的投资者。与此同时,这场运动似乎对那些强权者构成了威胁,如大型连锁酒店、快餐连锁餐厅和银行。这是建立在对等交流基础上的平等主义模式,而不是等级制组织,它的出现源于互联网能够把人们团结在一起:共享经济有望“让美国人(和其他国家的人)相互信任”。
共享经济还承诺成为一种可持续的模式,取代主流商业。我们可以把未充分利用的资源更好地加以利用—既然我们可以共享,为什么每个人都需要拥有一把电钻,却让它闲置在地下室的架子上?我们可以少买一点,减少留在这个星球上的碳足迹—也许用优步打车而不是买车。我们可以选择使用而不是拥有,远离令许多人觉得难以自拔的消费主义。我们可以少一点功利,看中体验而不是占有,可以为我们的生活赋予意义。
不过,这些就只是承诺。
遗憾的是,一个完全不同且更加黯淡的事情正在发生:共享经济正把残酷、没有管制的自由市场经济扩展到我们生活中曾受到保护的领域。一些大的共享经济公司自己现在也成为集团化的庞然大物,为了挣钱和维护品牌,正在越来越多地干涉它们所支持的交易活动。随着共享经济的发展,它在重塑城市的时候却没有考虑让城市变得更宜居。它给我们的交往活动带来的不是新的开放和个人的信任,而是一种新的监管,身处其中的服务工作者不得不提心吊胆地生活,担心被告发。虽然公司老板嘴上假惺惺地谈论着他们的用户社区,但现实是彻头彻尾的集中控制。共享经济的交易市场正在创造新的和更加特权化的消费形式。到头来,“一点点外快”与40年前在提到女人工作时所用的语言没有两样:那时女人的工作根本不被看作是“真正的”工作,也不能挣到养家糊口的工资。人们不能将她们的工作与男人的工作一视同仁,也做不到同工同酬。许多共享经济的公司并没有让个人解脱以主宰自己的生活,而是正在为他们的投资者和高管赚大钱,为他们的软件工程师和营销人员创造良好的就业机会。数十年的奋斗争得的保护和保障没有了,在共享经济中实际工作的人只能选择风险更大、更加朝不保夕的低薪岗位。
“共享经济”这个名称本身就存在着矛盾。我们往往认为“共享”是一种非商业化、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交往活动。它暗示一种不涉金钱,或至少是受慷慨、奉献或助人之心所驱使的交换。“经济”则意味着市场交易-——一种利己的以货币换取商品或服务的交换形式。已经有很多人就“共享经济”是否是用来形容这个新商业浪潮的正确用词展开辩论,还尝试采用其他名称——合作消费、网状经济、P2P平台、代办服务等,还有越来越多的人使用“ 按需经济”。
毫无疑问,“共享”这个词已经随着“共享经济”的成长和变化而超出了合理的限度,但我们仍然需要一个名称来谈论这个现象。虽然可能撑不了一年,但当下“共享经济”这个名称比其他任何可选的名称都要热门。我将采用这个名称,但为了避免重复使用“据说”或频繁引用别人的话,我将这个词的词头大写,即Sharing Economy。
在我们谈到像共享经济这样一个流动的、快速改变的事物时,下定义对我们来说没有多少用处,但我们仍然需要在这个话题周围圈定边界,这样才能条理清楚地谈论它。因此,第2章概述了共享经济的样貌:探究了共享经济包括什么样的组织、来自何方、在做什么以及是如何得到资金的。该章表明共享经济至少有两个愿景:关注小规模个人交往的社群主义和互助型愿景,以及拥有数十亿美元资金的公司所怀有的颠覆性的、横跨全球的野心,挑战全世界以民主方式制定的法律,为了扩大规模而收购竞争者,(对于优步来说)研究新技术以淘汰劳动力。如果前一个愿景可称为“我的就是你的”,我认为后一种愿景就是“你的就是我的”。
在谈到共享经济时不能不关注这个行业中的两大翘楚:优步和空中食宿。对于很多人来说,这两家公司就等同于共享经济,它们催生了一群模仿者,努力以成为“这个领域的优步”或“那个领域的空中食宿”以争夺风险投资家的青睐。二者都在旧金山地区成立,前后相隔还不到一年,此后二者都实现了跨越式增长,并把它们的商业模式带到世界各地。优步的市场估值超过了世界上最大的汽车租赁公司;空中食宿则可媲美世界上最大的连锁酒店。尽管身处看似平淡无奇的行业(出租车、公寓出租),但两家公司的高管现在都是亿万富翁。
人们往往会用类似的语言来形容两家公司所采用的技术:二者都依赖于软件平台、网站和移动应用程序,在消费者与供应商之间进行匹配,而且也的确从收益中分得一杯羹。软件还可以解决付款问题,二者都有一个评价体系并声称可以进行筛选,使陌生人能够彼此信任。
手机浏览,点击图片保存二维码到相册,然后打开微信扫一扫选择本二维码图片就可以进入,电脑端微信“扫一扫”二维码,进入找聊天搭子平台,里面有找饭搭子、找对象、找陪伴服务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