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经济寒冬,投身美团的摩拜为何也被卷入其中?
2018年的冬季,一如既往的降温终于席卷北方,而共享经济似乎也开进了冰天雪地中。
率先发难的是著名共享单车品牌ofo摩拜是共享经济,自年初至今,关于其无法退还押金的传闻一直萦绕在市场上,随后,ofo国际、国内市场开始持续战略撤退,撤出了很多市场,甚至总部也搬离了中关村理想大厦,甚至将退押金时间由7日延至15日,其退款排队人数已经超过了1000万。
无独有偶,将退押金延长的还有另一个共享品牌,只不过,单车换成了汽车,共享汽车品牌——途歌。其实,早在今年9月途歌就被曝出撤出了南京等市场,官方也承认了这一动作。不过,在10月斩获B2轮融资后,途歌重新取得了信任。而随着退款时限延长、每日只退15人押金的规则推出,也证明其退还押金的能力确实已经不强了,并且笔者风闻,用户甚至已经愤怒到将其公司门口绿植砸坏。
那么归属于美团的摩拜应当是高枕无忧,毕竟美团今年刚刚在香港上市,融资能力大大增强,资金应当不是问题。但是让人大跌眼镜的是,摩拜并不像人们想象中那么惬意,而是传来了一连串令人震惊的消息。
原CEO胡玮炜宣布辞职后,12月25日,摩拜再被曝出大规模裁员,消息指出,24日摩拜就进行了裁员,人数接近100人,且本次裁员由美团进行操作,裁员完成后,摩拜现有的财务、人事等部门将直接由美团对应部门接管。针对裁员传闻,摩拜单车回应称:属正常的业务调整,部分岗位仍在招聘中。
摩拜巨变,到底是共享经济的发展趋势还是美团主动求变?
很多人认为,从ofo到途歌,再到摩拜的巨变,显示出共享经济的无力,也是前两者最终导致了摩拜的变革。然而在笔者看来,摩拜之变,或始于美团。
首先,我们可以通过摩拜和美团业务板块调整方向来分析。在10月30日公布的架构调整中,美团宣布将以“吃”为核心,组建到店(餐饮住宿)、到家(外卖配送)两大事业群,构筑用户平台,并成立快驴事业部、小象事业部、LBS平台等全新的业务线。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无论是对于摩拜还是对于美团打车,美团的战略规划中并没有重点提及。但仅过了不到一个月,美团就宣布要打通各个业务之间的数据,摩拜也赫然名列其中。
在笔者看来,这种前后矛盾的做法显然很难解释,一方面板块调整的忽视显示出摩拜距离“吃”这个核心相距甚远,另一方面美团却在抓紧打通数据。笔者认为,其实这只不过是“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老把戏,在美团上市之初,就对于摩拜的业务方向进行了重点说明,并表示将全力改善其营运效率,美团当然不会放弃摩拜,只是帮助其更好的融入到业务板块中。
而为了更好的融入,变革当然在所难免。11月27日,摩拜科技进行了股权变更,原股东胡玮炜、李斌、夏一平、王晓峰退出,取而代之的是美团创始人王兴、穆荣均。20天后,王兴等人将自己在摩拜的全部出资额进行了股权质押,美团官方回应称是为了VIE架构。
笔者认为,所谓VIE架构摩拜是共享经济,可能就是为了给摩拜更好的境外募资环境。这固然有ofo的前车之鉴,但是如果结合摩拜进行的业务、人员调整优化来看,或许是美团主动酝酿将其打造为出行独角兽也说不定。
手机浏览,点击图片保存二维码到相册,然后打开微信扫一扫选择本二维码图片就可以进入,电脑端微信“扫一扫”二维码,进入找聊天搭子平台,里面有找饭搭子、找对象、找陪伴服务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