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经济的两大成功要素
房屋租赁公司AirBnB日前正在全力实践「共享经济」的商业模式,并且还为此而更换了logo,希望大家看到新logo就能想到「共享」的概念,但对大多数消费者来说,选择AirBnB的原因还是在于CP值(特别是在那些昂贵的大城市里)。此外,大多数消费者选择住处时还是希望独享一个空间,并不想和屋主共享。AirBnB就是提供一项工具,让旅客能和屋主进行短期使用住屋的市场交易,而它的标志也理应如此呈现。
其实,企业若想要在共享经济之中胜出,需要具备两大成功要素:
1. 各公司间的竞争,重点并不在于哪家提供最多的社交接触、社群经验(这点和目前的共享经济主流论调背道而驰)。
我们研究发现,消费者的目的就是希望做出聪明的购买决定,而接触经济能以更方便、更便宜的方式来达成这项目标。所以,比起建立关系,公司更该强调便利、价格,便能取得竞争优势。有些新创公司一心想协助消费者直接互相往来,却发现如果没有市场中介机制,陌生人之间很难信任彼此。举例来说,伦敦有一间食物共享的新创公司Eatro,就发现由于卫生疑虑共享经济成功, 消费者很少愿意购买由其他消费者烹调的食物;这让Eatro学到了损失惨重的一课。Eatro现在已经转型成有市场中介机制的One Fine Meal,消费者直接向他们订购由专业厨师准备的餐点,只要30分钟就送到家门。
2. 在消费者心中,「接触」和「拥有」是两回事。而目前营销界的最佳实践,多半还是建立于「拥有」的概念模型。
举例来说,消费者选择许多产品及服务时,很强调要成为某个品牌社群的一分子,认为这呈现了自己的身份,也希望能和其他所见略同的消费者共享这种身份建构。然而共享经济成功,如果消费者能够随时接触多种不同的品牌, 像是某天开宝马、隔天开丰田Prius,不同品牌的人我区别就不见得那么明显,和品牌间的连结也不会像现在同样紧密而有身份建构的效果,而会希望尝试各种不同的身份,并且可以随时放手。因此,接触经济的品牌想形成社群难如登天。以Zipcar为例,虽然Zipcar会寄送各种与顾客搏感情的电子报、安排各种见面会,希望打造品牌社群,但消费者反应并不热络。毕竟,在这场与陌生人的租借交换当中,消费者的目的并不是要取得什么社交价值。
接触经济改变了许多产业的架构,而想要推动成功的商业模式,就必然需要对消费者有一番新的了解。由于消费者的目标并非共享导向,接触经济的成功商业模式也就不会以社群为基础。这里该做的是强调接触经济带来的优点,强调它与拥有、共享带来的缺点有何不同。前者的优点,正在于能够便利、便宜地接触使用到高价值的资源,运用灵活,且又能够避免后者带来在财务、社交及精神上的负担。
手机浏览,点击图片保存二维码到相册,然后打开微信扫一扫选择本二维码图片就可以进入,电脑端微信“扫一扫”二维码,进入找聊天搭子平台,里面有找饭搭子、找对象、找陪伴服务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