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经济在疫情下究竟发生了哪些巨变?
作为新兴业态的共享经济,短短几年便经历了从万众追捧的大热到逐步的“降温”与“退烧”。疫情期间,共享经济企业过得如何?特殊时期催生了哪些新的机遇与挑战?C端与B端共享企业遭遇的问题有哪些不同?显电带你来看看这些变化。
首先我们需要清楚共享经济的定义,现在大家认为是共享经济的一些常见平台,其实并不一定是共享经济,比如说一些在线医疗、在线教育等。我们应当区分“共享”和“在线”的概念是不一样的,一些平台其实是把传统服务、面对面服务变成了线上。
我们不难发现,疫情对共享经济行业和传统行业的影响是有所区别的。对传统行业来说,由于消费者获取“使用权”的前提是先获取“所有权”,相对而言需求受到的影响不那么大,行业受到的冲击也会小一些。比如,我们想买一辆车,就算因为疫情原因不能出门,新车买来只能在车库闲置着,只要对车的“自有需求”依然存在疫情后的共享经济,依然渴望一辆车的“所有权”,这个购买订单“就算迟到也不会缺席”。但对于网约车平台这样的共享行业来说,疫情期间不能出门就没有对“使用”的需求,就直接意味着这期间订单的消失。我们也看到在疫情时期很多网约车都积极采取了各种防护措施,这其实也为了让司机乘客更放心地使用网约车,从而维持交易量的举措。
总的来说,疫情导致人们需求发生的地点产生了变化,这对共享经济企业产生的影响是值得注意的。疫情之后,从需求端来看,人们从出门变成不出门,从出门吃饭变成在网上购买食材自己做饭,从户外的、线下的变成了室内的、线上的,这些都体现出需求端场景的变化。在此背景下,与线上需求相关的共享平台发展会好一些,而大量的与户外场景相关的共享平台,如共享充电宝、共享出行等则受疫情冲击生存压力更大。
但在疫情中也出现了一些有趣的创新:共享业务开始从C端转移到B端,例如西贝等餐饮业的员工到盒马上班的“共享员工”案例。从共享的定义去看,共享员工同样是共享资源,即不用去获得这个员工的所有权,而直接去获得使用权。我们可以发现,其实不仅仅是C端有共享的需求,B端也同样有。这个B端的共享案例也提醒了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面临一些特殊情况的时候,应当有意识地去对抗风险,从重资产模式向轻资产模式转变。
以此次疫情为例,人们在线下餐厅的消费减少了,但是餐饮的刚需仍然存在,只是转移到线上,随之超市配货、生鲜物流、快递配送等对员工的需求量增加了疫情后的共享经济,而共享员工就能为此提供很好的解决方案,也将是共享经济未来的一种发展方向。
B端共享的确增强了资源使用的灵活性,能够帮助企业应对风险,提高效率。但同时也需要进一步完善细化诸如社会保障体系、责任范围划分等问题。
共享经济是从每个消费者、企业的需求中应运而生,在发展中遭遇的种种问题和阻碍,也在倒逼我们相关的体制机制进一步优化和发展,为新业态经济的发展,为整个国家经济的发展增添动力。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手机浏览,点击图片保存二维码到相册,然后打开微信扫一扫选择本二维码图片就可以进入,电脑端微信“扫一扫”二维码,进入找聊天搭子平台,里面有找饭搭子、找对象、找陪伴服务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