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看了几百家做“共享经济”的公司,总结了这6条经验
克强总理在昨天的政府工作报告上,强调要大力推动包括共享经济等在内的“新经济”领域的快速发展。
“以体制机制创新促进分享经济发展,建设共享平台,做大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也等新兴产业集群,打造动力强劲的新引擎”。“支持分享经济发展,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让更多人参与进来、富裕起来”。
而同样,共享经济也是腾讯马化腾在两会上的主要建议之一。
在过去几年,共享经济的商业模式在全球范围迅速崛起,以Uber、Airbnb为代表的共享经济商业平台,以超乎想象的速度在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商业的运行模式、组织管理模式,也对传统的的领域带来了巨大冲击和压力。在中国,从2012年的出行领域开始,共享经济的商业模式也在更多的行业和领域显现出来,从出行到短租平台、从物品的分享到技能、知识的分享、从C2C到B2B。一大批的创业者和创新者在这条道路上探索。据统计,2015年中国共享经济规模占GDP的1.59%,到2020年这一比重将增加到20%。
作为一种新的基于互联网技术的商业模式,共享经济企业在过去十年不断摸索和创新。成就了许多独角兽的企业。这一商业模式也有其独有的特点,成功的共享经济创业企业,在共享资源的发现、技术的创新、运营的极致方面都有其独特的领悟和实践,也值得更多新进入者的学习。
作为任何一家新进入的共享经济企业,在运作共享平台的过程中,一定会思考如下一些问题,如:
在过去几年间,我们对全球范围近几百家共享经济企业进行深入研究,发现成功的共享经济企业的商业模式运作在以下六个方面有明显优势:
1、挖掘充裕而稀缺的资源
共享经济使用的是闲置或盈余的资源。因此要成功,第一步便要挖掘怎样的资源可以被利用。这需要从三个方面来看。
首先,充裕性。只有总体充裕的资源,其被闲置或能盈余的概率才会高,才能够进行分享;
其次,稀缺性。该资源绝对充裕,但相对稀缺,即存在流动性稀缺与信息不对称稀缺的情况;
再次,标准化。能找到充裕而又相对稀缺的资源作为切入点,可以启动一个项目;但如果要将项目
做大,对资源还有一个要求,那就是标准化程度足够高,或者能将标准化程度做高,因为我们知道,能快速扩张的一个前提是在不考虑进入新的市场前提下,流程可以标准化,这样才能迅速复制业务模式,进行快速扩张。
2、激发网络效应的平台
互联网模式下的平台创新从eBay网站开始,通过eBay网站让买卖双方直接在网上进行交易,连接了以往缺乏完善渠道的两个用户群体。而到了共享经济时代共享经济用户,平台模式更是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契机,将连接供应与需求的商机无穷放大,一边是海量闲置或盈余的资源,另一边是海量需要使用这些资源的人们,供和需在平台上无尽循环,释放出惊人的能量。
首先,成功的共享经济平台,应该能激发正向的同边网络效应,就像在Facebook上,当人们看到越来越多朋友在上面分享人生的日常百态与快乐点滴,会吸引自己也会加入;同时也能激发正向的异边网络效应,就像在脸书上加入的个人用户越多,也就吸引越多的第三方应用程序(另一边用户)入驻。
其次,在构建平台模式的时候,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需要思考,那就是先吸引供应边的用户群体,还是先吸引需求边的用户群体,或是同时吸引两边用户一起入驻,这也就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在平台模式的历史上,尤其在共享经济平台的发展过程中,一般有多种策略可以采用,如补贴策略、用户顺序策略、双边同步与转换策略等进行操作。
3、突破引爆点的用户
当平台建立之后,便需要持续地吸引用户,促进用户规模的增长。只有当用户达到一定的规模的时候,这时候才能达到引爆点。这时候,大大降低了平台自身发展的不确定性,用户从其他地方转移过来的成本也大大降低,而同时,参与用户开始超越新用户想加入的最低意愿阀值。那么,究竟该如何获取用户,从而达到引爆点的规模呢?用户群被引爆后,又该如何绑定用户共享经济用户,防止他们的流失呢?
在供应侧,首先可以采取传统的地推方式,积累第一批种子用户,并逐步扩大;其次是使用高科技的手段,就像Airbnb在发展初期使用的增长黑客(Growth Hacker)策略,充分利用Craigslist等既有平台的资源。
在需求侧,除了大家耳熟能详的口碑营销,消费者互相推荐之外,还可以利用、免费、激发好奇、沉浸体验、场景加速器等策略。
当用户规模发展起来后,主要的挑战就转变为如何绑定用户。因此需要提高用户的转换成本,尽量封闭用户流失出口,构建良好的品牌和用户体验以及建立用户的归属感。
4、建设共情的社群
用户归属感的建立,最有效的方式便是围绕平台建立社群,在用户间产生互相依存的力量,并让用户感觉到了自己能在这个群体中发挥影响力。
建设社群,首先就要基于共同的志趣和价值观,构成核心用户群体,这些人具有极强的归属感,是社群的中坚力量;他们构建了一种亚文化,价值观非常明确,态度非常一致,社群规则能被友好地贯彻,他们不容易流失,还能帮助企业去获取更多的新用户。共享用车企业Lyft的经验就很值得大家一读。
其次,不但在线上要做好,也要做到线上与线下的结合,社群也需要线上与线下的互动,线上与线下的结合。因为这样,才能更好地增进用户与用户之间,用户与企业之间的接触与交流。手工艺者共享商业平台Etsy在这方面就进行了大量有益的尝试。
再次,社群也需要良好的管理与运营,使得社群的发展更好地与企业的整体发展相一致。缺乏管理的只能称为“群众(Crowd)”,而有管理与运营的才能成为社群(Community)。
5、维护基于信任的秩序
根据咨询公司普华永道2015年的调查,尽管有超过80%的被调查者认为共享经济让生活变得更美好,但也有69%的被调查者认为信任可能是一个问题。因此,如何构建共享经济世界中的信任感,是其成功商业化需要解决的可行性基础问题。在国外,成熟的个人信用体系是确保安全的基础,比如美国的FICO。除此之外,个人在社交平台的的信息和数据,也是一个很好的参考依据。另外,共享经济企业通过在运营流程上的环节来把控,包括事前进行把关,事中引入处理问题与争议的机制,及全程全范围的监控与分析,事后需要双方进行评价并有处理机制等。此外,还要在支付、保险等关键环节建立配套措施。
6、满足供需高效的匹配
共享经济的资源所有权在底层,资源使用权在表层,在商品上私有,但在服务上变为公有。这样的话,就造成了供应和需求的信息不对称。共享经济可以极大程度上扩展供应的网络,理论上可以盘活几乎所有闲置的资源,给需求者选择,这就是经济学上所谓的“稠密市场”(Thick Market)。但同时,稠密市场也带了一个很大的问题,即市场拥塞。此外,在交通出行、物流递送等领域,供应者和/或需求者还都处于一个移动的状态,甚至在某些小范围内需严重大于供。如何去定位需求,如何确保能最快地提供供应,这也给供需关系的配对造成了很大的挑战。
因此,为了更高效的进行供需匹配,需要建立筛选与过滤机制,削减流程中的降速环节。同时,尽可能的提供推荐选择。
特别在动态供需环境中,还需要增加供需关系透明度,刺激高峰时刻的供应,以及充分应用价格杠杆。而在这方面,Uber的一键叫车、溢价算法、以及动态定价机制堪称业内翘楚。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共享经济这一商业模式才刚刚开了个头,未来,还将如何演进,还会对我们产生什么样的影响,这些有待我们去探寻和思考。
本文作者倪云华,合著有《共享经济大趋势》(倪云华、虞仲轶合著,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5年12月出版)一书。作者的微信公众号:ni-yunhua。
如需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作者的微信号:yunlin_tianxia,
手机浏览,点击图片保存二维码到相册,然后打开微信扫一扫选择本二维码图片就可以进入,电脑端微信“扫一扫”二维码,进入找聊天搭子平台,里面有找饭搭子、找对象、找陪伴服务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