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如何变成“经济” 从一把小伞说起
这两年,“共享”成了一个热门词,遍布大街小巷的各色共享单车构成了大家对“共享经济”的直观印象。风口之下,除了单车之外,其他的各色产品也都想法设法搭上共享的概念。“共享汽车”、“共享充电宝”、“共享雨伞”、“共享胶囊宾馆”粉墨登场。
共享资源、提高效率当然是件好事,但是要把“共享”变成“经济”,即实现能盈利、可自我扩张的生意,却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即便是发展的最好的单车,目前也没有找到稳定的盈利模式,而是靠风投资本在支撑。其他诸如共享充电宝之类的项目,坊间从一开始就充满了疑问,包括“国民老公”王思聪也恶狠狠的怼了一把。(不知道输了的话,老婆团会不会代吃翔?)
事实上,在笔者所在的城市(浙江宁波)也确实出现了共享充电宝之类的新玩意儿。初步观察了下,发现确实问题不少。
首先是借还点太少,为了不足百元的充电宝穿越半个城区去还,着实费力;其次是使用频次太低——手机没电+自己没带充电宝+附近刚好有共享充电宝,几个情况同时发生的概率实在是不多。
至于共享雨伞,在上海等城市推出的共享雨伞,更是被大V们讥笑成一场“名为共享,实为清库存”的营销活动。
由此可见,把共享变成一门生意,确实不是加个二维码就OK的事。北上广大城市的互联网大咔们怎么玩的本人不太清楚。不过,我倒是在自己所在的这个二线城市,发现了一个相对还算靠谱的共享商业模式,也就是下面这个——橙伞。
这是最近在宁波的地铁站里新出现的共享雨伞,是由我们宁波众创空间的一个创业团队研发的。这里没有任何写软文做广告的意思(写了也木有稿酬),只是从纯经济的角度,探讨一下其运营的商业逻辑。首先看一看橙伞的借还模式。
不难发现,从借还的模式上,橙伞和其他的共享产品并没有什么区别,都需要押金、扫码。但一些细节很值得注意。首先,用户不用下载专门的APP,直接通过地铁官方微信号借还,相当于免费获得了地铁的用户(因为车次查询、购票的关系,地铁微信号的用户还是非常多的);其次,其他的共享雨伞除了颜色之外,造型基本上和普通雨伞无异,而橙伞除了辨识度很高的橙色之外,伞柄上还多了个套筒,作用一是方便收纳沥水,二是在借还时方便机器识别。
有人会问了,为什么非要在专用的机器上还呢?直接扫二维码随意借还不是很方便嘛。这里面就有门道了。雨伞的单价太低,随借随还的话,很容易出现任意丢弃,难以回收的问题,雨伞这么个小件配上GPS的成本也太高,而当雨伞的流转率降低后,盈利也就成了空话了。我发现新浪共享经济,橙伞的布局策略上,并没有满城区的撒芝麻,而是集中布置在地铁站沿线。
除了因为和地铁公司的合作关系,以及借还机本身需要电源和维护等原因以外。在固定的机器上借还,不仅可以减少雨伞的损耗新浪共享经济,也能让大家在还伞时更加方便。毕竟地铁上的人流相当部分都是朝九晚五的上班族,不用专门腾出时间来还伞,这一点还是非常贴心的。此外笔者也发现,这台借还机还有另一个大大的好处,不信您看。
雨伞的收纳箱,可不单单是个箱子,更是个广告屏。跟创业者团队成员聊了一下,发现人家压根没想着卖伞(押金30块左右,一周内免费使用,一周未还开始扣除押金)。人家想要的,是我们在借伞还伞之余的注意力,这块大屏幕就是合作伙伴的展示平台,也就是盈利的机会所在。
众所周知,互联网发展到了今天,获得客户的成本是越来越高了,人们的碎片时间也越来越金贵。地铁上追着乘客求扫码求关注都未必有人搭理,而在这一借一还之中,却有足够的理由让人们来接收广告、促销信息。据我了解,今后这个雨伞收纳箱将来还有空间提供其他(充电宝、零食)小件产品的售卖,考虑到地铁里海量的人流,其中的商业机会确实相当可观。
说了这么多,并不是说“橙伞”这个项目一定会大获成功,毕竟市场环境千变万化,创业过程中也有很多不确定因素,但我感觉,这条路是有可能走通的。事实上,创业者也在6月收获了第一笔500万元的天使轮融资。另外产品公益的属性也获得政府层面的扶持。“橙伞”虽然没有诞生在互联网产业发达的一线大城市,但做成一家“小而美”的公司还是是很有希望的。
笔者觉得,不管套上什么样的热门概念,有多少风投等在门口。从“共享”到“经济”,看似只有一步之遥,但也不是随随便便就可以跨过的。不管你的模式如何有“颠覆性”,对市场的研究、对消费者心理的把握、对成本的控制,这些传统的营商卖货的功课,一门也不能拉下,您说对嘛?
手机浏览,点击图片保存二维码到相册,然后打开微信扫一扫选择本二维码图片就可以进入,电脑端微信“扫一扫”二维码,进入找聊天搭子平台,里面有找饭搭子、找对象、找陪伴服务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