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资源大县转型从基层抓 多元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山西资源大县转型从基层抓,多元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图为岸底村蔬菜大棚外景。王纳摄
中新网长治8月18日电 (王纳 赵东明)煤省山西的资源型大县长治市襄垣县面对转型的迫切,从基层抓起,改变经济结构,探索多元化发展模式,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为深化经济结构转型奠定基础。
长治市襄垣县是一个典型的能源大县,煤炭储量75.8亿吨,可开采22亿吨,其“一煤独大”的特征十分明显。18日,襄垣县新闻中心副主任张羽对记者说,依托资源优势,襄垣县抓住了煤炭“黄金十年”的机遇,实现了经济社会各项事业迅猛发展,但也在前几年经济发展中出现了下跌,以煤炭为主的传统产业发展遇到难题。
由此,襄垣县开始为破解资源型经济发展难题,培育发展新动能,把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作为抓基层、打基础的重要抓手,作为增强基层党组织服务能力的重要举措,积极探索多元化发展模式,推动村级集体经济不断壮大。
山西资源大县转型从基层抓,多元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图为侯堡镇广法禽业蛋鸡养殖车间。王纳 摄
资产经营模式——精耕细作育“老树新芽”
通过反租倒包、入股分红、包装入市、土地预留等方式,以精耕细作的办法,盘活集体资源。王桥镇洛江沟村推行“党建+村级治理”“党建+产业发展”“党建+美丽乡村”的模式,实现了治乱、致富、治美的华丽转身的同时,集中统一流转土地2500余亩,引进油用牡丹种植项目,使村集体每年增加20余万元。夏店镇夏店村选好“领头雁”,集智聚力,组建祥鹏种植专业合作社,以每年每亩750元的价格流转土地1000亩种植苦参,三年一茬,预计亩均收入6000元县城共享经济,村集体保底收入200万元。
休闲旅游模式——返璞归真得“美丽蜕变”
充分挖掘村里的民俗、农业产业和自然景观资源优势,抓实支部,首批打造了古韩镇小垴村“知青文化”、王桥村“乡土记忆”、虒亭村“神话故事”、温家庄“德孝文化”、杜村“田园生态”、店上“自然风光”、郄家烟“剪纸非遗”、栗家岭“农耕文化”、西垴头“廉政基地”、小堡底“创新时代”、强计村“峥嵘岁月”等多处精品文化村落,为推进全域旅游、加快转型发展、带动农民增收奠定了基础。
山西资源大县转型从基层抓,多元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图为襄垣县洛江沟村油籽牡丹项目。赵东明 摄
配套服务模式——顺应形势助“借梯登高”
村党组织利用企业落户村里的优势,主动为企业创环境、搞服务、解难题,促进企业发展,带动村集体增收。潞安容海电厂选址确定在富阳工业园区付村后,村党组织协调解决企业占地问题,并组织村里的运输汽车成立了富安工贸有限公司,负责容海电厂的灰渣运输,村集体年收入20多万元。侯堡镇西周村、侯堡村充分发挥毗邻潞安集团的区位优势,村党组织整合村内运输力量,领办组建联营体服务矿区建设运输,引导村民入股兴建大型综合市场,高峰时村集体一年能收入200多万元。
股份合作模式——大胆探索赢“改革红利”
村党组织引导通过资源变股权、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等市场化的办法和手段,参与收益分配,激活资源要素,增加集体收入。古韩镇南田漳村在集体煤矿兼并重组后,购置2台装载机,每年收入三十多万元。下良镇上良村集体煤矿兼并重组后,每年固定分红400万元。除村民分红、村基础设施建设外,每年栽植干果经济林30亩。县城区的东关、南关、西关、北关四个中心村(社区)充分利用县城政治、经济、文化、商业中心区域优势,股份制形式新建城市商业综合体,集中连片发展餐饮、娱乐、商贸、物流产业,增加就业岗位,发展壮大集体经济。
襄垣县王桥镇洛江沟村牡丹节开幕式。赵东明 摄
资源开发模式——开源拓流筑“引凤梧桐”
村集体与企业签订合同,企业带资建设和经营公共事业项目,合同期满将项目无偿移交村集体,从而增加集体资产。侯堡镇侯堡村创新BOT模式,通过市场手段融资招商,实现村集体和企业合作经营县城共享经济,将原来的30多间旧平房,扩建改造成三层楼房,整体出租,村集体收入年增加40万元。
据介绍,目前,全县323个行政村基本实现了集体经济“破零”,三分之二的行政村有持续稳定收益,其中12个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100万元以上,10个村达到50万元以上,82个村达到10万元以上,5万元以上村有115个,有效解决了村级党组织“无钱办事”的难题
襄垣县大胆创新集体经济发展路子,打造一批集体经济发展示范村,壮大一批集体经济一般村,转化一批集体经济薄弱村,以点带面,整体推进,推动集体经济走上发展快车道,增强了县域经济发展实力。(完)
手机浏览,点击图片保存二维码到相册,然后打开微信扫一扫选择本二维码图片就可以进入,电脑端微信“扫一扫”二维码,进入找聊天搭子平台,里面有找饭搭子、找对象、找陪伴服务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