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关于共享经济的评价意外的中肯!
你的共享押金收到了吗?继共享单车失败后,共享家居,共享净水机,共享洗衣机等共享商业模式的兴起,这些现象又有存在的意义吗?
共享经济
“小黄人退押金难” 自2018年9月开始,ofo出现退押难现象,截至2019年7月,ofo线上申请退押金人数已有近1600万人,需退还的押金总额约为15.84亿-31.84亿元。按照每天退押金人数3500人计算,退还所有用户的押金仍需要12年左右。
第一眼看到它的时候,我还有点纳闷,不久前,媒体和新闻都还一个风向的称赞共享单车是“新的四大发明”,而至于那些吹乎共享经济的所谓的第一批人,现在该如何看待这个情况。
时到现在,我们仍旧可以看到许多“共享模式”的广告,例如,共享净水机,共享雨伞,共享洗衣机等。但这些模式早已成为了一种销售手段,只是为了达到产品销售的目的,而至于中间所包含的“共享”的逻辑,我想他们也说不清吧。
大部分人的想法
共享经济究竟行得通吗?其实,我的观点是:共享经济没搞好,而不是没需求。那么问题的关键来了,为什么共享单车会失败?
共享单车中,供应方属于较弱群体的一方。
(1)前期投入大。作为一家公司,作为所有单车的拥有者,买回来这些资产共享经济的评价,所需要的一次性费用极大,这个门槛,就让许多企业望而却步,而迈进门槛的企业也极其容易出现资金周转的问题。
(2)维护成本高。共享路灯的另一主要资金投入在于单车的维护,共享单车数量多,维修频率高,分布松散,维护,人力物力投入大。
(3)收益难保障。共享单车其实总体的使用率是非常低的。所以平均下来,每一次使用的成本极高。并且在用户的认知里低价才合理吧!所以这个成本都是公司承担,一算帐,它最后肯定是个亏钱生意。而且这里面还没算损耗。
那你会问,那为什么它使用率太低呢?这就要提到共享经济失败的更深一层原因。忽略了需求方的意愿。其中供求与需求不平衡是主要表现之一。
因为我想骑的时候你没有啊!往往在我们不需要的地方,单车却铺了一大堆。单车和快车最大的区别在于,一个会找你而另一个不会动啊!你想的时候能坐上共享经济的评价,于是快车就能成为一个高频应用。而单车你偶尔需要的时候,能不能骑得上要靠运气... 于是它最后只能变成一个低频的东西了。
我们可以知道共享经济有个显著的特点,就在于它的“自由度特别高” 。这就容易出现两个致命的问题。用户对于产品的态度过于随意,以及难以统一进行管理。
相对有效的方法在于强调用户的唯一使用权。
谈到唯一使用权的时候,我有点犹豫,因为强化了这一概念,会不会让整个“共享经济”的“共享”意味,得到大大的削减。
其实不然,“共享经济”的一个主要特点在于使用权与所有权分离,强调用户唯一使用权的前提仍旧是承认了“这个东西不是你的”。
而且所谓的“唯一使用权”并不是绝对的,他只是通过某些条件和概念来强化你对“共享产品”的认同,爱惜,以及保护。由于使用权的限制,它只能满足部分人的共享需求。
规范共享经济秩序的另一途径,在于建立一个有效的统一的管理机制,当然由于共享本身对于“人”的零约束力,管理机制的落脚点显然不能在于“人”,而是产品。
如何对相对分散的共享产品进行系统有序的管理,最行之有效的办法就是手机程序操控,于是又有人会反问道:共享单车没有app吗?我的回答是有,不过功能比较简单,而且我指的程序不是针对客户体验设计的,而是针对,提供商设计的一个控制产品和限制用户的平台。
同样以共享单车app为例,我们会发现,现有平台的功能对产品的信息只有定位功能,不能实现远程操控,甚至,服务提供商对于产品的使用者几乎没有什么约束能力。App的功能只用于定位,结算,维护信息传递,而缺少了本质的单向的限制功能。
说了这么多,我们来总结一下共享项目的几个重要结论。
1. 共享项目前期投入大,维修环节成本高,收益难保障,具有一定风险。
2. 共享项目失败的主要原因在于供求与需求分布的不平衡。
3. 由于共享项目的“自由度高”,要求服务供应商在共享模式的基础上进行条件的限制。
4. 限制的主要方法包括“唯一使用权”概念的强化和后台小程序的制约。
手机浏览,点击图片保存二维码到相册,然后打开微信扫一扫选择本二维码图片就可以进入,电脑端微信“扫一扫”二维码,进入找聊天搭子平台,里面有找饭搭子、找对象、找陪伴服务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