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才是真的“共享经济”:6岁的闲鱼成小巨头,超61%卖货人是90后
提起共享经济,我们总会想起迅速崛起又迅速陨落的共享单车,曾经一段时间里,共享经济一度成为了资本界的投资“主流”,但是随着共享单车、共享雨伞等等风口的“败局”出现,人们对于“共享经济”四个字,也产生了很大的质疑。
如果单从共享经济出发的话闲鱼共享经济,我们知道共享经济的意义在于:拥有限制资源的人或机构,将资源使用权有偿让渡给他人,让渡者获取一定的回报,而分享者可以通过分享给他人的闲置资源,来创造一定的价值。
共享经济本身没有错,当初的共享单车风口也被吹得很大闲鱼共享经济,但是最终走不下去的原因,其实就在于“有偿”两个字。共享经济在国外火的一塌糊涂,但是在国内,却发展的不尽人意。从共享单车的失败案例可以看出,最大的症结就在于“有偿”二字。
共享经济并非指的是“免费”经济,但是在消费者看来,不管是共享单车,还是共享雨伞等等一系列“共享经济”,都应该“免费”让消费者享受,但是作为拥有资源的机构来说,“有偿”才是他们最终的目的。
当共享单车彻底落幕的时候,资本退场,徒留给消费者一地鸡毛。总结此次共享单车的失败历程,可以看出消费者和企业之间,有一个最大的无法跨越的鸿沟,就是共享经济到底该不该“高收费”?
5月25日,阿里巴巴发布了2020年财报,财报中显示,闲鱼2020财年GMV超过了2000亿元,同比增长超过了100%。作为曾经阿里巴巴茶水间的一个“小平台”,如今的闲鱼,已经成为了二手行业的“巨兽”。
共享单车的失败案例,让大家觉得共享经济并不是一个好的创业项目,但是从一开始,大家对于共享经济的理解,就产生了“误解”。汝之闲置,彼之珍藏,“闲置经济”拆分开来,其实就是可变现的“共享经济”。
共享单车涨价,消费者觉得自己的钱不应该这么掏的这么爽快,但是在遇到自己想要珍藏的,恰好又是别人闲置的物品时,“消费”就成了理所当然,而购买方的抵触反应,显然没有抵触共享单车“涨价”那么激烈。
2000亿的GMV,对于仅有6岁的闲鱼来说,还远远没有达到赚钱的境地。但是对于二手行业来说,闲鱼的成绩已经令人望尘莫及了。闲鱼的一位负责人曾经自嘲道:我们离钱很近,但是离赚钱很远。
此前,闲鱼曾经发布了一份数据,在闲鱼上卖东西的人,超过61%都是90后,而购买者群体中,90后也占了一大部分。对于90后来说,闲鱼并不只是一个购买闲置的地方,闲鱼更像是一个交友广场,大家不仅可以互换资源,还能交个朋友。
不过闲置经济也有一个最大的问题:信任。尽管很多人认为闲置经济没有门槛,只要双方的意向能够达成一致即可,但是如今的二手平台上,到处充斥着“信任危机”,假货、盗版、色情等等,二手平台中仍有很多待解决的“难题”。
手机浏览,点击图片保存二维码到相册,然后打开微信扫一扫选择本二维码图片就可以进入,电脑端微信“扫一扫”二维码,进入找聊天搭子平台,里面有找饭搭子、找对象、找陪伴服务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