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经济:资本过热,催熟还是破坏?
猎云注:共享经济作为创业圈风头最劲的一波浪潮,有人说它是“资本游戏” 、“烧钱伪命题”,究竟哪一个才是共享经济的真相?本文进行了探讨。文章转自:谈婧论道(ID:Maggie-Tan-)。
四年的共享经济,只是一个新生事物,却在浮躁和急躁的环境下被快速催熟,导致人们对共享经济的理解出现重大误区,共享经济真实的价值和前景反而被忽略,众多创业和投资因为对共享经济理解不透彻而迅速失败。什么东西都能共享吗?共享经济真正的社会技术驱动因素是什么?当下热闹的分时租赁是真的共享吗?共享经济的未来前景是福是祸?社会需要一个冷静、透彻的对共享经济的研究。
在这个时点上,投资人谈婧联合清华大学互联网产业研究院进行了长达数月的调查和研究,形成了长达五万字的研究报告。谈婧是共享经济第一批一线运营者,曾是优步中国战略运营联席主席,现在风险投资领域持续探索新经济模式。清华大学互联网产业研究院长期深入研究互联网商业模式、传统企业新经济转型共享经济热,拥有对实业企业案例的深入理解。白皮书对共享经济进行了清晰的定义和分类,从全国3000多家共享经济平台里面选取了48家主要企业重点分析,总结出了主要行业、主流模式,并针对各个行业和模式的主要特征、挑战、趋势进行了较具深度和实战价值的研究和判断,给予企业、投资人和监管机构以参考和建议。
谈婧论道与清华大学互联网产业研究院联合发布的《共享经济白皮书(2017年)》于2018年1月12日在清华大学正式发布。
谈婧:“国内共享经济在快速发展中,资本大量涌入成为一种现象。一方面资本逐利,追共享风口,另一方面,创始人的股份被稀释到前所未有的程度,资本对创业公司的战略和运营有了更大的话语权。在资本的支持下,行业内的烧钱补贴持续升级,“催熟”了众多缺乏盈利模式的企业。2017年11月份以来,多家共享单车倒闭所戳破的泡沫,始作俑者正是资本过热。”
《共享经济白皮书(2017年)》从理论与实践出发,剖析共享经济资本过热的产生原因、表现特征及负面影响,本文是白皮书这一章节的节选。
一、共享经济的垄断造成资本向头部集中
基于互联网的共享经济带有互联网的赢家通吃和垄断的固有属性,因此与实体经济结合时不可避免的造成了垄断效应 。以O2O、本地服务等为主要载体的共享经济,是互联网对实体经济的第一次渗透, 虽然渗透较浅,但是其依然给实体经济带来了一定的冲击和变化。
互联网的垄断属性,导致资本越来越迅速的向头部行业集中,资本成为共享经济企业核心竞争力之一。自此产品和业务能力并不是唯一的成功要素。将业务优势转化为资本优势,迅速聚集资本,再将资本转化为业务优势,成为共享经济企业的成功之道。截止目前,滴滴累积融资额已达150亿美金,美团融资60亿美金,饿了么和京东也已分别获得20亿和12亿美金的融资。这些头部企业的融资规模正急剧放大,资本对公司发展的推动作用也在加强。
图1: 国内部分互联网公司融资累积额
资本正在迅速往头部企业集中,导致在几乎所有的共享经济领域,行业均呈现“双寡头”格局。以共享出行为例,网约车/专车平台经过了滴滴合并快的、收购Uber中国两次大规模的合并后,滴滴已成为网约车行业巨头。比达咨询数据显示,2017年第二季度滴滴出行专车用户覆盖率占比达86.5%,优步占8.9%,两者合计已超过95%。与之对等的竞争者数量减少,滴滴在网约车出行服务的供给方已经基本实现垄断。与巨头地位相对应就是融资规模的急剧放大和资本力量的加强,截止目前,滴滴累积融资额已达150亿美金,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其他共享领域,详见下图 。
图2共享经济头部公司市场份额与融资份额(根据业内数据估算)二、资本聚集特点:轮次密集、投资方众多、超过业务实际增长
资本流入共享经济市场的一个显著特点是轮次间隔短。大量的资金涌入共享经济行业,资本趋热使得没有找到稳定盈利模式的企业得以依赖融资进行扩张,甚至支撑起了行业内的烧钱大战,在营造行业的虚假繁荣的同时,也导致了行业竞争的加速,行业格局的确立越发迅速。
图3 国内共享经济公司各轮次间间隔与平均值对比(单位:月,根据业内数据估算)
上图中灰线是全国公司的各轮次距上一轮次的平均间隔,它展现了一个健康发展的企业伴随着企业生长周期不断成熟,其相邻两轮融资间隔一般在一年到一年半。当企业发展到成熟期,尤其是在E轮之后,其融资的间隔会达到平均30个月,即两年半时间。这时企业已经具备了稳定的盈利能力,从而有足够的现金流去支持自身的业务发展,因而企业无需急于进行大规模的融资。
红线代表的共享经济头部企业数据与全国平均水平差距极大,轮次间隔较后者缩短了33%到56%之间。这反应了共享经济尤其是分时租赁头部公司的融资频次,较正常公司更加频繁,分时租赁类的共享经济公司半年到一年就要融资一次。值得注意的是,与正常企业发展周期相悖,伴随着共享经济头部企业的成熟,各轮次融资的间隔越来越短。换言之,这些公司越到后期融资越勤,甚至于每半年就要融资一次,然而一次融资操作的时间通常是半年以上。这意味着一个提早交卷的共享经济企业,发展到成熟阶段时,不具备足够的盈利能力支撑自身发展,转而依赖频繁的融资延续生命。如此不具备自身造血能力的企业,如此同质化的共享是没有未来的。
这种现象以ofo与摩拜为首的共享单车行业尤为明显,该行业内公司融资轮次时间间隔在20-200天,300天左右融资轮次便已经达到6轮甚至更多。摩拜单车平均融资轮次间隔较短共享经济热,300天之内完成了将近9轮的融资,平均融资轮次间隔为33天,融资总金额超过9亿美元,摩拜单车的投资方包括腾讯产业共赢基金,红杉资本,高瓴资本,创新工场等。在共享空间行业,优客工场300天内实现9轮融资,平均每轮融资间隔50-200天,总融资金额超过16亿美元。
资金大量涌入共享经济的显著特点三是:资本涌入速度远超业务的实际增长。
图4 2016年7月-2017年9月国内共享经济领域融资金额与APP活跃用户数对比(根据业内数据估算)
上图截取了2016年第三季度到2017年第三季度,共15个月的共享经济APP月活用户数和行业内累计融资金额,对比出融资金额增长远快于运营数据增长。较之于APP月活用户数不足10%的季度环比增长率,2017年第一季度到2017年第二季度的融资环比增长率达到了100%和42%之高。两组数据巨大落差的背后,是资本对风口的趋之若鹜,而背离了价值投资。
三、资本聚集效应的负面影响
资本聚集效应对产业造成的负面影响包括:扰乱价格体系、供给过度、低端产能倒逼高端产能。
尤其是资本聚集引发的烧钱大战,产生过剩产能,更使得门槛低、上量快的低端产能侵害高端产能,令原本处在良性发展轨道的高端产能失去市场机会而难以存活,不仅侵害公共利益,也尤其不利于产业的长远发展。
手机浏览,点击图片保存二维码到相册,然后打开微信扫一扫选择本二维码图片就可以进入,电脑端微信“扫一扫”二维码,进入找聊天搭子平台,里面有找饭搭子、找对象、找陪伴服务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