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酣客王为: 没有好产品的商业模式,都是大忽悠
文/ 金错刀频道
最近,刀哥和酣客创始人王为进行了一场对话,在他身上刀哥再一次看到了极致精神。
我眼中的老王
王为是一个非典型的70后。
他是个酒鬼,曾因为好酒进过医院;他也是我近几年见过最抠、最古怪的老板。
站在人堆里,就是个普通的再不能普通的人,几乎没见过他穿考究的西装,衣服都很便宜,甚至经常穿迪卡侬12块4的尾货,他说这种尾货都是纯棉的,穿的舒服。
做飞机也只选择最早的航班或最晚的航班,因为那个时间段的机票最便宜,而且不耽误白天的事。
过去开玩笑说,喝酸奶要舔盖,王为是喝酸奶不仅舔盖,还要用水涮的人:
“如果不能用水涮一涮,对我来讲是非常痛苦的一件事。”
不仅如此,出去吃饭,餐巾纸也会撕成两半用。
按道理他也不差钱。
他曾是铁道部最年轻的一批列车长,每个月能挣1000块,在当时,400块就算高薪了;23岁去外企做高管,拿到第一笔提成是7位数。
他的节俭,让我想起宜家创始人英瓦尔•坎普拉德( ),穿二手衣服,不戴名牌手表,粗茶淡饭,极致勤俭。
他虽然对自己比较苛刻,但私下里又是个特别乐于奉献,对身边人特别豪爽,很爱身边的人。
就比如我们去日本游学的时候,他是我们的义务首席摄影师AI一键帮你写论文,跑前跑后,甚至指导大家拍照,也不嫌烦。对员工也大方,酣客公司的培养干部、员工,每年耗资几百万;送酣客粉丝集体出国游学,每年一次产品的商业模式,一次花费上千万元。
“没有好产品的商业模式,都是大忽悠”
跟王为认识这么多年,他最让我欣赏的地方是他死磕产品的劲。
知乎上有个关于“贵州有什么好喝的酱香白酒”提问下,有个人提到了酣客:虽然名气不大,但好喝。
我就问他,酣客还不考虑做做宣传吗,王为反问道:
“今天很高调的企业有几个成功了?没有好产品的商业模式,都是大忽悠。”
这点我是赞同的,无论对哪个行业来说,好的产品才是最稳固的竞争力。
不光这么说的,王为也是这么做的。
首先,在原料选择上,酣客酒用的糯高粱,是最好的酿造用粮。
在投入酿造生产使用前,会进行严格的农药残留检测,对生产设备进行重金属检测,检测达标后才能进入生产流程,保证酒的安全纯正。
因此酣客做酒壶用的是高骨瓷材料,这种材料采用了中国传统陶瓷工艺,比起不锈钢酒壶更适合装酒,不仅能促进酱酒老熟产品的商业模式,其纯天然的属性还能保证食品安全;颜值同样也不差:透光而不透明。
虽然安全颜值高,但酒壶的制作过程没说起来那么轻松。
为了追求骨瓷酒壶极致的握感、方便携带等功能,在设计上需要不断降低骨瓷的厚度,以至于成品率仅有43%。但就靠着这股死磕的劲,酣客最终制造出了中国最薄骨瓷。
作为一个典型处女座,王为对细节的追求也很极致。
瓶盖。采用原生PE材料,必须达到食品接触级标准,长期存放无化学污染。
纸箱:为了使产品可以更好地保存,酣客采用的是成本价远高于市场普通材质的进口纯木浆260纸箱,这可以保证酒存放50年以上的稳固扎实。
包装:中国所有酒的包装盒子,有大量不可生物降解的物质,埋到土里都会污染环境。而酣客中国红的包装盒,是中国唯一一个埋在土里三个月就能变成土的包装盒,百分之百生物降解,对大自然没有任何危害。
目前白酒工艺和供应链里,酣客已经获得了150项专利。王为说,他的目标就是做白酒界的苹果。
结语:
白酒作为传统行业,一直被外界认为是一个缺乏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的行业。
酣客在所有酒企中,有点像后浪。
这里的“后浪”,并不意味着舍弃传统,舍弃匠心与技艺,而是要“把传统的,变成现代的;把民族的,变成世界的”。
就像不只是在口感和品饮方式上,王为说中国白酒还应尝试新的品牌内涵与酒饮文化。
的确如此,在刀哥看来,如果我们仍然着重于传统,中国白酒的路可能会越来越窄,越来越挤。
现在的传统酒企必须要把白酒放到啤酒、红酒、洋酒、小众酒共同竞争的环境下,拓展中国白酒的宽度与深度。
期待酣客这朵后浪,继续拓宽白酒的边界。
©THE END
手机浏览,点击图片保存二维码到相册,然后打开微信扫一扫选择本二维码图片就可以进入,电脑端微信“扫一扫”二维码,进入找聊天搭子平台,里面有找饭搭子、找对象、找陪伴服务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