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单车 共享文明:共享单车给沈阳带来了什么?
从“绿色风景”到“五彩缤纷”
对于在沈阳市沈北大学城、三好街、铁西区学习工作的年轻人来说,共享单车不只是一个时髦的称谓,已是生活出行的一部分。
镜头1
8月12日,在地铁一号线铁西广场附近工作的张树立正用手机应用程序解锁一辆共享单车,准备骑行前往校园。“从这里骑到学校大约8分钟左右,如果步行过去至少25分钟,时间节约70%以上。”
镜头2
“以前上班是地铁+摩的,现在是地铁+共享单车。”在浑南世纪大厦附近上班的张志伟说,他以前在浑南世纪大厦站出站后,一般会选择“摩的”到单位上班。“摩的”一般都10元,而租用共享单车只需1元,有时候还免费,出行成本大幅降低。
记者从在沈北大学城投放共享单车的一家互联网企业了解到,他们的共享单车在大学城投放以来,使用频率非常高,同一辆单车一天内最多被骑走了19次。
引导城市慢行系统逐步完善
有市民反映,每天早晨,一些地铁站站外地面上往往能停200辆以上的共享单车,远超出停车区停车能力。
还有市民担忧,如果有机动车停在非机动车停车区上怎么办?
●骑行者张树立说——
骑行两个多月来,用自行车接驳轨道交通有不错的出行体验。
随着政府越来越重视,现在骑单车非常方便,而且骑行共享单车既安全便捷,又经济有效率,还很绿色低碳。共享单车轻易地把地铁长期无法解决的“最后一公里”问题解决了。
●共享单车企业负责人说——
我丝毫不担心城市里有共享单车,而没有骑行专用车道。
共享单车接驳地铁,实际是改善了公共交通整体的出行体验,增强了公共交通的吸引力。
●相关部门负责人说——
沈阳近日在青年大街、北陵大街、和平大街等7条主要街路划出160余个非机动车停车区试点,后期将根据点位实际情况设置更大面积的停车区,甚至可停放多达200辆的共享单车;并在有条件的点位设置醒目标识牌,放置自行车金属卡座,或安排专人进行管理,这将在一定程度避免停车区被机动车占用。
共享单车的背后是大数据
一组数据似乎更能说明问题,“摩拜”进入沈阳后短短两个月,沈阳人骑行共享单车总里程数为4465220971米,相当于绕行沈阳二环89305圈,也相当于从地球到月球11.6次、环绕地球112圈;消耗热量相当于吃近500万个鸡架。
选择共享单车,意味着节能环保。仅仅两个月,沈阳市民出行减少的碳排放量,相当于沈阳街头4.6万辆2.0L排量的机动车从街头连续消失一个月,也相当于为沈阳种了305000棵树木并生长一年的绿化效果。
目前,沈阳共享单车日平均使用次数超过200万人次。在如此庞大的通勤数据之下,用户如何能自由享受便捷、廉价的共享单车?业内人士对此问题给出答案:一切依赖于共享单车企业专门的线下和线上运营队伍构建出的运维体系。
以一家共享单车企业为例,他们在沈阳每个区设立一个运维负责人,然后根据人流密度、街道状况等因素在各个区中划分小区块,每天给每个区块的维保人员发布任务,找到的损坏车辆达到一定数量后,调度车就会前来调动。
“共享是单车的核心。”一家共享单车负责人对记者说,他告诉记者绿色经济共享单车,一次他骑车去百联购物,车从停在超市门口,到他从超市出来绿色经济共享单车,前后不到10分钟就不见踪影。好奇这辆车去向的他,在后台观察了一整天数据。大概在下午4点前,这辆车从百联被骑行至太原街,换另外一个人骑到了铁西,最后又回到青年大街,总共被使用了9次。一般一辆车一天使用次数为4~6次,他没想到这辆车会有如此“曲折”的旅程。
通过后台大数据,共享单车企业也可以看到人们上下班流动轨迹,从而对车辆进行灵活调动。这位负责人告诉记者,每逢周末,会有大量单车滞留铁西各地,每到周日晚九点,维保人员会对车辆进行回收,用货车运至就近的地铁或者住宅楼下,第二天人们就有足量的车骑着去上班了。
“这是一个大数据与共享单车紧密相连的时代,用户在习惯共享单车这个新兴事物的时候,企业也在熟悉和习惯用户,随着时间推移,我们会摸索出更加细化和灵活的管理模式,实现高效调度。”该负责人说。
更为关键的是,这些海量的数据还是财富的根据,随着目前数据化分析的全面展开,共享单车能给出用户最准确的短距离出行数据,而这对于广告商未来进行精准定向广告营销,具有很重要的价值。“所以,现在优秀的共享单车企业,估值已经超过百亿。”一位沈阳互联网企业老总这样对记者说。
共享单车考验沈阳人的文明
记者在走访中发现,共享单车也遭遇了一系列问题,如车胎“偃旗息鼓”,踏板、座椅不翼而飞,更有甚者,一些单车被“私藏”家中,导致其他人无法骑行。
8月12日,记者碰到了正在对损坏车辆进行清点登记的某共享单车公司的两名维修员。他们正在按照手机应用程序中用户提供的报修信息,对损坏的车辆进行修理和登记。他们告诉记者,公司目前有60多名维修人员,不停地对单车进行维修,“最主要是车锁被损坏,从一些零部件缺失可以看出是蓄意破坏。”
该公司有关负责人表示,目前,针对损伤较轻的车辆,实行就地维修;针对损伤情况较重的车辆,则统一送到指定维修地点进行“手术”。该负责人说,如果发现有恶意损毁车辆的行为,公司会采取报警的方式处理,并配合警方的调查。
针对共享单车被屡屡占为己有或破坏的现象,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人大法制委员会委员、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周光权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就表示,共享单车解决了市民出行“最后一公里”的困难,而没有让国家来出钱,因此国家要有鲜明的态度,依法保护有关公司的财产权,对于破坏共享单车的行为,司法机关应严格执法。
事实上,今年沈阳公安部已经接到多次有关共享单车“消失”的报案并有所行动。经侦查,民警在辖区找到了失踪的共享单车,对有关人员进行了行政处罚和普法教育。办案中民警也发现一些问题,比如,实际使用被撬盗单车的人不一定就是实施撬盗开锁的人,由于难以界定,造成处罚困难;一些破坏车辆的行为,除非被抓现行,或者恰好被视频监控拍下,否则很难获得有力证据。
共享单车从无到现在的十余万辆,它的摆放也成为问题。一些市政工作人员对此很是头疼:共享单车随意在轨道站外搁置,歪歪倒倒既有损市容,高峰期还影响人流进出轨道站点。一名市政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帮助市民将共享单车有序停放,已成为她一天工作的主要内容。
沈阳“骑行文化”需大家“共谋共建”
为了管理好共享单车,沈阳市建委和交警近日联合制定《沈阳市中心城区道路非机动车停车区设置技术导则》(以下简称《导则》)。《导则》将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指导沈阳包括共享单车、电动车等非机动车停车区域的设置。同时,《沈阳市非机动车停车设施建设规划》目前也开始编制,将在近期出台。
在环保等诉求之下,是否会真正迎来自行车的回归?尤其中国的大城市,又是否将率先走向“慢交通系统时代”?这些都很大程度倚赖于道路规划的更新。
共享单车的出现,一方面提高了短距离通行的效率,另一方面,因为有效解决了“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它提高了公共交通的有效性。 “十三五”规划建议也提出,推进交通运输低碳发展,实行公共交通优先,加强轨道交通建设,鼓励自行车等绿色出行。从国际惯例来看,大都市的汽车化进程到一定阶段后,会逐渐走向鼓励慢行交通系统的阶段。
“纽约曾经是机动车为主的通行模式,但在道路改造以后,对行人和自行车的尊重充分体现在道路设计上。中国正在走向‘后汽车时代’,共享单车应该被视作一种时代的需求。让城市的路权可以调整到适应这个时代,这是非常好的进步。”东北师范大学社会学研究所教授潘云鹏说。
那么,沈阳的现实情况呢?
据有关机构调查,沈阳目前的道路设施空间资源占比情况,小汽车占51.9%,常规公交占7.8%,自行车道占6%。
不过,很多研究者表示,平等路权的基本原则包括,人均道路面积小者优先,对环境影响小者优先,自行车应该处于优先地位。规划学者刘圆告诉记者,城市应该有自行车的独立路权,实行人行道和自行车道的隔离,以保障行人和自行车的安全。“即使共享单车不出现,路权的问题仍然存在,只是现在这个问题显得更为紧迫。(沈阳日报、沈报融媒记者 于海/文)
手机浏览,点击图片保存二维码到相册,然后打开微信扫一扫选择本二维码图片就可以进入,电脑端微信“扫一扫”二维码,进入找聊天搭子平台,里面有找饭搭子、找对象、找陪伴服务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