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单车现状,是否是一场看不到盈利的豪赌
最近,一篇名为 《这些人说,被共享单车害惨了》 的文章引起广泛关注,文中描述了50位包括单车师傅、摩的师傅、出租车司机、滴滴司机、城管等各行各业工作者在共享单车出现之后对生活与工作所带来的改变与影响,从不同的角度看共享单车的发展。
说起共享单车,大家多数都耳熟能详,2016年被称为资本寒冬,但是共享单车的出现,让市场一下子“大热”起来,甚至出现投资者排队投资的情况,得益于大量资金的涌入,共享单车市场得到高速的发展。一夜之间,各种颜色的共享单车突然出现在街头大街小巷。
瞄准居民“最后一公里”的出行痛点,随着城市拥堵、环境污染的日益加重,政府、资本以及用户均对此类绿色环保出行模式有着无限好感,可以说共享单车的确影响着很多很多人。 共享单车领域的“领头羊”摩拜以及OFO,更被看好会成为下一个“滴滴”和“Uber“,成为一家千亿级企业。
如今,大半年过去了,共享单车市场的现状又如何呢?风头上的 “共享单车” 是否是一场看不到盈利的 “豪赌”? (摩拜、OFO的具体运营方式是什么?共享单车千亿级投资背后的意义?共享经济是否会颠覆世人的生活?欢迎关注办办学苑,回复关键字“共享”,了解更多资讯。)
用户或达5000万,行业竞争激烈,坏车丢车严重
办办学苑先用三个标签总结下享单车目前的现状
标签1:2017年用户或达5000万,单车超200万
根据知名的第三方数据机构比达咨询发布《2016中国共享单车市场研究报告》显示:
2015年至2016年,共享单车市场整体用户数量实现了从245万到1886万巨大增幅。
而在2017年,共享单车市场用户规模将继续保持大幅增长,年底或达5000万用户规模。
如今在中国的一线城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随处可见红、黄、蓝等各种颜色的共享单车。
而如果把包括ofo、摩拜在内数十家单车品牌之前所承诺的投放数量累计相加,2017年或将有超过200万辆共享单车出现在街头巷尾。
5000万用户以及其他附带的价值,让投资者看到了巨大的商机。今年年初,摩拜单车迎来15亿元巨额融资,而OFO也宣布以“一天一城池”的速度攻城略地……
标签2:行业竞争激烈,截至2017年2月,市场有接近20家共享单车玩家
各路资本的涌入,直接导致市场过于拥挤,从去年9月开始,摩拜、ofo、小鸣、小蓝、骑呗、熊猫、云、优拜、永安行、小白、悟空、DDBIKE……众多共享单车平台如雨后春笋,几乎不到一星期就冒出一个新品牌,盛况堪比2011年发生在团购领域的“百团大战”。
数百万辆单车“挤入”大江南北共享单车 与共享经济,如同一只只不同体量不同肤色的困兽,盘踞在市场的牢笼中相互厮杀。
而用户选择越多,将直接导致某些品牌单车平均日单数下降,单车收入变少,市场整体承受着经济模型变差的风险。
“ 例如你开一个川菜馆,生意很好,我也去开,一条街上有十几家川菜馆,大家都要倒闭 ” 摩拜CEO王晓峰讲述了他的无奈。
目前,各家公开宣传的单车平均日单数在5单到10单不等,与实际数据相比,略有偏差。据36氪报道,当前在城市场景中平均日利用率达到每辆车3次,已经是整个行业内“相对不错的数据”,可以想象,如果单车市场之间的竞争持续下去,日单数这个数据,大概率还会下移。(摩拜、OFO的具体运营方式是什么?共享单车千亿级投资背后的意义?共享经济是否会颠覆世人的生活?欢迎关注办办学苑,回复关键字“共享”,了解更多资讯。)
标签3:共享单车屡遭损毁,丢车坏车严重
与此同时,单车行业各方面的成本也超越了预期,被偷、被盗、被损毁时有发生,人工实际运营调度效率低下,监管问题频出。
不少共享单车遭人为破坏,有的车轮被“开膛破肚”、有的坐垫或轮子被卸,有的直接将整辆单车漆成了蓝色,甚至还有的单车在网上被公开“售卖”…..
这种情况在各大城市都层出不穷,据新闻报道,每家平台媒体就有四五辆共享单车“受伤”,当然这个数字还只是大概数目,实际看到的可能远不止如此。以一辆单车500-3000元不等的造价,这种“损耗”对平台的损害不言而喻,还不算上遇上恶劣天气的影响...
共享单车大战的推动:都想投出下一个“滴滴”
虽然,目前单车大战已经逐渐趋于饱和,单车大战也开始呈现各种问题,但是市场仍然如此火热,资本毫无疑问是最大的推动力。
两家共享单车的先行者——摩拜、ofo,在2016年分别拿下四轮巨额融资,估值逼近独角兽。而这之后,数十家共享单车品牌纷纷杀入共享单车 与共享经济,根据36氪报道,这条赛道已经涌入超过三十亿人民币的风险投资。
一个资深投资人表示:“共享单车和前几年的滴滴很像,都是实实在在地解决了用户的痛点,而相比起出租车,在全国范围内,使用单车的群体无疑更多,潜力非常巨大。“
就拿摩拜单车来说,智能无桩共享单车的出现则使民众眼前一亮,其通过智能定位、移动支付等多种互联网技术,瞄准居民“最后一公里”的出行痛点,随着城市拥堵、环境污染的日益加重,政府、资本以及用户均对此类绿色环保出行模式有着无限好感。
由于“滴滴”的前车之鉴,资本都想尽早拿到入场券,成为早期投资者获取高额回报。
盈利!如何盈利?是外界对共享单车最大的疑虑
摩拜单车创始人胡玮炜不止一次表示,共享单车暂时不考虑盈利。
而在2017年,摩拜CEO王晓峰给出了关于盈利的答案:“之所以还在不停地找投资者,就是因为没有清晰的盈利模式,希望别人给我钱,让我活下去,让我们跑得比别人快,然后一起找盈利模式。”
此言一出,立刻在行业内引起轩然大波。
共享单车一直在烧钱,若不盈利,那企业的寿命能有多长?
以滴滴为例子, 即便前面一直在烧钱,Uber、滴滴依旧还是会从司机的服务费中抽成。而 Uber、滴滴自身并没有购置全部车辆,后期基本都是依靠社会车辆来完成服务。相比购置全部车辆的成本,那些补贴其实并不算高。
而“共享单车”一上来就要自己填单买单车,在办办所在的深圳市,很多地方共享单车的铺盖已经到了“令人发指”的密度。
根据麦肯锡研究报告以及汉能研究数据,目前国内两轮车出行的市场规模在1720亿次,按照客单价1元以及1%的渗透率计算,共享单车的市场规模为17.2亿元,无论是相比O2O市场的万亿级规模,以及对比当前约10亿美元的共享单车融资额,都是不相协调、并将影响到投资回报速度的。
所以,在冷静过后,投资者必须必须要考虑的一点还是盈利。
可是市场上那么多车,如何盈利呢?最终的正解或许是:“共享单车马上要进入洗牌阶段,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共享单车的市场规模并无法与投资热度形成匹配。
这场“豪赌”的赢家是谁?或许是摩拜或许是OFO,也可能是一批黑马。
当然,除了洗牌也有可能是合并
巨头合并的例子,在中国互联网历史上实在太多太多了,前有土豆优酷、美团大众点评,后有滴滴Uber。当年,在团购和网约车都在烧钱到一定程度后难以为继的时候,大众点评、美团,滴滴和Uber都选择了合并。
那么,目前共享单车的两大巨头,摩拜和OFO也会走上这一条“老路”吗?
让我们拭目以待。
摩拜、OFO的具体运营方式是什么?共享单车千亿级投资背后的意义?共享经济是否会颠覆世人的生活?
手机浏览,点击图片保存二维码到相册,然后打开微信扫一扫选择本二维码图片就可以进入,电脑端微信“扫一扫”二维码,进入找聊天搭子平台,里面有找饭搭子、找对象、找陪伴服务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