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与行政,中国共享经济的尴尬
以为共产主义时代就要到来,结果还是资本为王。
最近,摩拜与OFO的共享单车大战,不仅没有为共享经济带来丝毫的起色,反而陷入更大的尴尬之中。虽然现在仅仅是上海市政府出手,叫停了两家在市中心的单车投放。而更早之前,则是一份草案,对共享单车进行了各种花式的限制。无论是对摩拜或是OFO,都承受着一万点的伤害。
共享单车,起得比网约车更疯狂,却也死得更早。出师未捷身先死。行政命令之下,中国的共享经济,又将增加一例失败。而更早之前的,则是网约车。滴滴作为这一轮共享经济的“幸存者”,其实早已变身,离共享经济很远。现在,它只是一家资本巨头而已。
原来,以为共享经济,会给我们带来共产主义时代,结果才发现,原来还是资本为王的资本主义。
资本与行政的双重夹击,中国共享经济还有多少空间?还能走多远?
显然,对于共享经济,我们过早地给予了美好的想象。某种意义上,是否接受共享经济的模式,成为一个人年轻与否的标识,是否时尚的标识。但现在,当我们回顾这一场美丽、浪漫的经济热潮时,才发现商业化、资本的介入,是它败坏的开始。
共享经济的兴起,创造了一种新的需求共产主义共享经济,但这种需求,在现实当中,必然面临着供给不足的问题。于是巨额资本的介入,成为刺激其迅速发展的必要条件。但资本从来不是免费的,资本必然要求更快地商业化,更快地变现,更大的市场份额。
如此,必然意味着共享经济的扭曲与癌变。它不再是作为改变原本行业形态而生,相反,它只是资本破坏原来行业规则、格局,从而获得市场份额的一种手段而已。相对于建设,它的破坏性更大。
诚如现在的共享单车,暴冲式地扩张,带来的是街头的无序与混乱。因此,招致政府行政命令的快速出击,无疑也是一种必然。
事实上,最早上海市政府对摩拜单车是欢迎的。甚至正因为这一种欢迎的姿态,让摩拜单车更快地流行起来,为更多人所知晓。
为何共享经济,没有当初最早大家所以为的那样,可以重构行业的商业形态,或以改变人与物之间的所有权与使用权关系?为何本质上要依靠社交、合作的经济模式共产主义共享经济,却迅速商业化,成为出租模式的躯壳?
共享经济是否仍然只是一种美好的想象,抑或现在只是它发展演化所必然要经历的一个阶段?资本与技术,究竟要扮演怎样的角色,拥有怎样的价值观,才能让这些新生的经济模式可以顺利长成?
这只是共享经济特有的现象,还是资本为王时代的弊病?这一切,都有待解答。
手机浏览,点击图片保存二维码到相册,然后打开微信扫一扫选择本二维码图片就可以进入,电脑端微信“扫一扫”二维码,进入找聊天搭子平台,里面有找饭搭子、找对象、找陪伴服务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