渠道即将爆仓,奶粉企业依然要求打款发货!
如果说近几年来,国内奶粉行业的主流趋势是品牌集中化,特别是在疫情下奶粉门店客户营销方案,国内奶粉市场集中度快速提升,大品牌奶粉企业则成为本轮调整中最大的受益者。在2020年,在北方市场原先活跃的很多中小品牌,如今大多销声匿迹,门店货架上取而代之的则是飞鹤、君乐宝、伊利等国内大品牌。
从行业增速上就可以看出,从2019年开始,国内奶粉行业整体市场规模开始下滑,头部上市公司如中国飞鹤、君乐宝、伊利、健合集团、澳优等业绩收入依然维持高增速。
目前2021年半年业绩未出,但从2021年一季度已经公布的数据看,尽管一季度的行业竞争很激烈,健合集团和澳优一季度奶粉业务收入依然增长了9.2%和12.6%。
但从市场调查情况看,随着奶粉市场经营难度和行业竞争的加剧,市场品牌集中化的大趋势并未发生改变,但厂商和渠道间、品牌和品牌间的博弈,却在发生新的变化,这也让大品牌奶粉企业未来的增长或面临新的压力。
“!。”某国产大奶粉品牌山东经销商告诉第一财经记者,由于动销缓慢,他的库存已经从年初2~3个月的水平增长到目前仓库快放不下了,但企业的任务并没有调整,依然在要求经销商按计划打款发货,但渠道动销缓慢,让该经销商已经感到吃不消。
而记者了解到,面临同样问题的经销商并不在少数,压力之下,经销商和终端平台系统开始重新寻找出路。
美庐股份总经理周晓法表示,今年虽然参观者数量不如往年多,但坐下来谈生意的几乎都是母婴连锁平台,其大多希望能够拿到产品的独家或区域的代理权。而另一家高培乳业销售人员则表示,14日一上午就有30多个意向客户来登记。
这一动向背后,也是渠道商的一种反抗。市场集中度快速提升的同时,大品牌奶粉虽然占据了门店销售的大头,但由于其较低的利润空间和较高的压货任务指标,让代理商付出了较高的资金成本,但没有赚取到足够多的利润,因此渠道商开始重新考虑中等规模的奶粉品牌作为合作对象。
随着市场价格战的日益激烈奶粉门店客户营销方案,大品牌奶粉的零售价格也在不断下行,这让经销商和终端门店的利润空间变得更加有限,也成为渠道思变的另一个原因。在部分门店,甚至出现了先用大品牌奶粉产品完成引流,再想方设法引导客户切换成利润合理的品牌产品的情况。
与此同时,记者走访中发现,多数拥有一定实力的中等规模的奶粉品牌也看到了机会,正在谋划从大品牌的市场中抢得一块市场份额。
蜜儿乐儿乳业市场负责人杨鹏告诉第一财经记者,以往奶粉企业只要把产品压进渠道就可以完成销售,但如今市场新客减少,渠道也需要品牌商提供足够的销售服务,公司正在推动在全年完成2万场以上的门店推广活动,帮助门店完成引流,并希望通过更细致的销售服务,进而在局部市场对大品牌形成差异化竞争,从而建立市场优势。
手机浏览,点击图片保存二维码到相册,然后打开微信扫一扫选择本二维码图片就可以进入,电脑端微信“扫一扫”二维码,进入找聊天搭子平台,里面有找饭搭子、找对象、找陪伴服务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