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粉进药店恐遭乳企敷衍 新渠道拓展困难重重
目前,国内奶粉的销售渠道主要有三个:商场超市、母婴店和电子商务。其中,商场超市一直是最主要的渠道。
有调查数据显示,超市依然是家长购买婴儿奶粉的首选,占比超过了六成;而越开越多的母婴专卖店也占有了相当的比例,达到三成左右;近年流行起来的网店虽然只有个位数的市场占有率,但由于其具备价格上的优势,近年呈明显上升的势头。
国内药店销售奶粉也并非全新的销售模式。除了上述提及的合生元,网易财经走访发现,目前老百姓、大参林、健民医药等药店均有销售奶粉,而部分药店从去年起就已经开始销售,只是大部分药店销售的奶粉品种并不多。
这主要由药店本身的特点决定,药店销售奶粉虽然是国家提倡,但在市场竞争中并不具备优势,具体体现在产品价格、种类和消费者消费习惯等多个方面。
乳业专家王丁棉对此表示奶粉门店客户营销方案,药店渠道如果能去掉中间环节,令奶粉企业直接与药店对接,促使销售渠道扁平化,从而具备价格优势;同时,还能承诺产品质量保障,这样才有机会把这个渠道做起来,“但现在药店本身就有不少问题,假药一大堆,而价格方面涉及到很多环节,降下来的难度较大。”
中商流通生产力促进中心宋亮称,奶粉进药店很难拉低奶粉价格奶粉门店客户营销方案,“如果药店的奶粉定价低了,买的人一多,药店的进场门槛就会提高,这个费用最终还是会转嫁给消费者。并且药店价格低的话,会影响商超渠道的销售,这肯定是商家不愿意看到的,毕竟商家在这个渠道的投入最大,所以价格肯定会相对平衡。”
“如果药店没有价格的优势,有多少消费者会去那里买奶粉?大部分还是会选择逛商场时顺便买了。所以我认为药店渠道是新渠道,但不是主流渠道,结合药店本身的特点,其更适合推广一些特殊配方的奶粉,而婴幼儿奶粉还是得看商超、母婴店渠道”,宋亮说。
另一位乳业专家则指出,在中国消费者的观念中,药店主要是买药的地方,如今要改变这种消费习惯并不容易,并且消费者更关心的不是在哪里能买到产品,而是产品是否有保障,但多数奶粉安全事件均发生在生产环节,消费者对流通环节的安全性反而关注得并不多。
乳业专家王丁棉认为,内地不应该老是照搬香港或者国外的一些经验,“香港以前是英国统治,而他们国家很多奶粉企业本来就是做药出身的,所以在香港药店模式能够成功,但内地的情况显然不同。”
而从药店的角度来看,有数据显示,药店销售药品的毛利润水平在30%-40%,而婴幼儿奶粉的销售毛利率仅在10%左右,所以多数药店对婴幼儿奶粉的期望是“以量取胜”。但在药店不具备价格等优势的情况下,“以量取胜”就无法实现,拓展的难度也会非常大。
此外,中商流通生产力促进中心宋亮还指出,根据规定,药店卖非药品类产品不能超过柜台面积的30%。这样一来,相比其他三大渠道,药店可选择的品类就较小,不足以对消费者构成强大吸引力。
手机浏览,点击图片保存二维码到相册,然后打开微信扫一扫选择本二维码图片就可以进入,电脑端微信“扫一扫”二维码,进入找聊天搭子平台,里面有找饭搭子、找对象、找陪伴服务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