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书店”如何打造公共文化服务新模式
继“共享单车”、“共享雨伞”和“共享睡眠”亮相之后,“共享书店”来了……今年7月,安徽合肥的全国第一家共享书店上线了,而且是24小时营业。开店当天2万人次的客流量刷新了该店客流量的最高纪录,当天有4000本左右的图书被借阅。可见,共享书店模式受到市民的欢迎。
今天,小编带大家一起来看一看“共享书店”模式是怎样的?“共享书店”为提高公共文化服务的效能做出了哪些贡献?
一、什么是“共享书店”?
7月中旬,安徽新华发行集团旗下合肥三孝口书店以全球首家共享书店的身份正式亮相。共享书店模式的启动,实现了“由买书到借书”、“把书店变成自家书房”、“由个人阅读到共享阅读”的重大转变。
“共享”的重点在于强化使用权,弱化拥有权;
“共享书店”是传统书店向新型书店模式的转化实践。
二、“共享书店”背景
今年初,国务院法制办就《全民阅读促进条例》公开征求意见,其中指出:“国家鼓励和支持促进阅读的新技术开发与应用,促进数字阅读和阅读便利化。”
随着共享经济的到来,有不少传统行业搭上共享时代的快车顺利转型,为民众带来便利服务的同时,走出了一条新的发展道路。在全民阅读活动的推动下,不少有利于民众阅读的福利政策正惠及普通大众,“共享阅读”也慢慢浮现。
“共享阅读”不应该局限于提供更多样、更全面、更低廉的阅读资源,也不能单单依靠数字媒体进行资源共享,而是在依托原有图书资源的基础上,实现服务模式的转型升级,将资源充分利用起来,带来更全面的收益。
三、“共享书店”模式
1、共享借阅模式:
(1)扫描图书条形码即可借书共享书店怎么盈利,每次最多可以借阅两本总价不高于150元的书,店内全品类书籍不受限制。
(2)借阅10天内免费阅读,逾期每天收费1元,按书价封顶,只要及时归还,借书不限次数。
(3)三个月内读完12本书返还押金的8%作为阅读奖学金;
(4)借阅后只要按期归还,每读完一本书就可得到1元钱奖励。
(5)用户缴纳的押金随时可退。
管理机制:每次借阅的图书有数量或者书籍价格的限制,有一个免费借阅的时限共享书店怎么盈利,逾期按规定费用收取违约金,如果在规定时间内归还或者续借则是免费的。
鼓励机制:书店不定期举行各种活动,如:规定时间内读完相应数量的书籍,则可享返还部分押金作为“阅读奖励”,读者可以用阅读量换来经济收益。
2、书店运营模式:
(1)政府:政策扶持;
(2)书店:提供书籍和服务人员;
(3)书店(企业):开发、运营和维护。
四、“共享书店”的意义
改变传统书店的零售模式,一次商业模式的创新,实现阅读服务的转型升级。
共享经济的理念,即是对闲置资源和稀缺资源的合理利用,确保资源利用率的最大化,进而分散“高成本”压力,让消费门槛降低。数字阅读之所以冲击纸质媒体,其中一个原因也在于,纸质媒体的阅读成本较高。民营书店与公共图书馆的融合,不但实现了图书资源与服务资源的优势互补,还通过利用公共资源,进一步降低了民众购书的消费压力,在免费分享读书资源后,利用配套服务进行盈利,是一种图书销售向服务销售转型的一种好思路。
对纸质图书的从业人员而言,既降低了图书销售成本,又提供了更具弹性的服务性盈利模式。同时,因为书店终究是以“给读者提供个性化、专业化、精确化的阅读服务”为目的,对图书出版行业图书质量的提升,也具有一定的刺激作用。
(24小时共享书店特有景色)
而对于书店而言,现在面对的问题,主要还是从如何进一步节约成本和提升服务质量上破题。虽然依靠图书馆,能确保图书来源,但大量的阅读人群也会带来对图书的损耗,共享单车的窘境就是很鲜明的例子,如何确保图书质量不会因人为因素降低,需要纳入诚信监督体系,将公共图书资源的使用情况与个人利益挂钩。
同时,在提供餐饮、音乐等环境保障的同时,也需要增添更多样化的服务模式,例如利用知识讲座、作者签名等方式,拓宽书店的盈利面,增加书店成长的活力。
参考来源:《共享时代的书店可以不卖书》、《“共享书店”来了!》、《共享书店是有益探索》
手机浏览,点击图片保存二维码到相册,然后打开微信扫一扫选择本二维码图片就可以进入,电脑端微信“扫一扫”二维码,进入找聊天搭子平台,里面有找饭搭子、找对象、找陪伴服务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