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盛一时的共享单车行业,本质上不过是一种租赁模式
不知从何时开始,国内的“共享经济”开始盛行,由此兴起了很多新兴的产业,比如共享充电宝,共享雨伞,还有最知名共享单车。这种新兴的共享模式,曾经一度成为一种消费潮流,获得了广大消费者的青睐,由此也使得这些公司得以飞速发展。
说到共享单车,就不得不说到ofo小黄车和摩拜单车两家公司,作为曾经共享单车行业的头部公司,小黄车和摩拜单车曾深受资本的青睐,尤其是小黄车,成立至今累计获得了数百亿美元的融资,公司业务遍及全球各地一百多个城市,市场占有率一度高达52%,比摩拜单车高出10%左右,稳居共享单车行业的霸主地位。
然而,时至今日,整个共享单车行业已成昨日黄花,摩拜易主,小黄车也已风雨飘摇,大厦将倾。能够将规模做到如此庞大的企业,为何却如此脆弱,在极短的时间里就深陷危机之中呢?
其实,这个问题完全可以从“共享经济”这四个字中,去寻找答案。事实上,共享经济并不是一个新鲜的词汇,早在上世纪七十年代,这个概念就被社会学家提出,其最初的定义为,通过第三方的技术平台,让个体能够实现闲置物品交换的一种经济模式。
也就说,所谓的共享经济,事实上类似于今天的二手交易平台,比如说闲鱼网、拍拍二手等等,都属于比较典型的共享经济。这就颠覆了此前大众所认知的共享经济,小黄车显然不属于这一范畴。小黄车并不是以个体,而是以平台本身的身份进行商品的交易,只不过共享单车的商品,所有人都可以共同使用,因此造成了定义上的误解。
共享单车通过平台在市场上投放产品,用户根据自己的消费需求选择是否使用,并且需要在一定的时间内归还物品,实际上是典型的租赁模式。只不过与传统的租赁商店不同,共享单车企业没有固定的门店共享经济下共享单车的新兴,也没有固定的商品存取店,可以随时随地的提取或者存放,以至于让消费者长久以来,忽略了它的租赁属性。
也许,众多的共享单车企业,长久以来也没有认识到这一点,而是把自己定位为一家互联网企业,采用传统的互联网运营模式进行发展,忽略了租赁模式中,最重要的市场供求关系和运营成本,这两点最终直接导致了小黄车、摩拜单车等企业的资金链危机。
共享单车行业之所以能够在刚刚进入市场时,迅速成为一股潮流,首先是迎合了当下绿色出行和健康出行的理念,其次出现在各个城市大街小巷的共享单车,事实上成为一种无形的营销形式,使得共享单车得到了极大程度的推广。而这种新兴的经济模式,改变了人们对骑行单车低端的刻板印象,反而成为了一种时尚。
因此,众多因素推动了这一行业的火爆共享经济下共享单车的新兴,使得众多眼光毒辣的资本,也没有发现这一行业潜在的风险。在共享单车行业最辉煌的2016年和2017年,小黄车和摩拜单车依靠资本的资金支持,展开了如火如荼的烧钱大战,想要通过规模取胜,不断地不同的市场投放单车,这种重资产的扩张,最终压垮了公司的资金链。
如上文所说,共享单车实际上是一种租赁模式,那么首先就要考虑到市场容量。两家公司展开规模竞速,无限地向市场投放单车,事实上已经造成了产能过剩,加上消费者的新鲜感逐渐消退,对共享单车的热情也不似从前,公司的营收自然出现下滑,与巨大的成本投入形成了巨大的反差。
所以,这些共享单车企业,在抢占市场的时候,从来没有冷静地思考过,公司的投资回报率问题。高昂的前期投入,后期还有维修、运营、管理成本,每一项开支都十分庞大,但是共享单车一次几元钱的租金,相比之下不过是九牛一毛,别说收回单车的成本,就连维持公司的基本运营都十分困难。
所以,长期大举扩张,忽视市场供求关系和运营成本的代价,就是大量的共享单车成为废品,被大量闲置,再也无法为公司带来盈利。而资本在终于看清了共享单车行业的真相之后,也相继推出了这一行业,只留下了一地鸡毛。
所以,没有看透共享单车的本质,是共享单车行业走向衰落的根本原因。
手机浏览,点击图片保存二维码到相册,然后打开微信扫一扫选择本二维码图片就可以进入,电脑端微信“扫一扫”二维码,进入找聊天搭子平台,里面有找饭搭子、找对象、找陪伴服务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