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新的乡村旅游经营模式——共享农庄
从网约车到共享单车,再到共享充电宝、共享雨伞、共享篮球、共享轿车……共享概念及共享经济已经越来越深入人们的生活。
一直以来,中国的乡村旅游禁锢在种植养殖、生态采摘、农家乐、渔家乐、山里人家、养生氧吧、节庆风俗、乡村旅馆、土菜土屋等业态和公园、农场、乡村营地、村庄、农具博物馆、市民菜园、采摘科普、种植养殖加工、乡村民宿、农(洋)家乐等模式之中,缺乏创新,缺乏突破,以至于品牌知名度不高、同质化严重、经济效益低下。“共享农庄”的提出,不仅迎合了时尚主流经济发展的需求,还为乡村旅游经营模式提供了新的发展思路,也为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探索出一条新出路。
“共享农庄”,就是以现有“三农资源”为基础,以农业合作社为载体,公司化运作,实现由农民转变成为股民、由农房转变成为客房、由农产品现货转变成为期货、由消费者转变成为投资者,最终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增美。“共享农庄”就是将有条件的村庄、农场、基地通过基础设施、产业支撑、公共服务、环境风貌等建设,实现农村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同步”、一二三产业“三产融合”、农业文化旅游“三位一体”的一种新型产业模式。“共享农庄”的主要特征就是以农业合作社为主要载体;以企业经营为主,让农民参与生产、经营和受益,集生态农业、循环农业、创意农业、订单农业、体验农业于一体;以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信息技术为支撑,以现代农业和民宿共享为主要业态,最终实现共建共享共赢。
发展“共享农庄”的根本目的就是有效的解决农产品滞销、价格波动、食品安全问题,从而实现农民增收。但必须坚守“三不”底线,一是农业的主题不能丢。农庄姓“农”,农是魂,庄是形。有庄无农,就不能称其为农庄。农庄,是为发展农业服务的;二是农民的利益不容忽视。“共享农庄”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要让农民共享利益、共享发展成果。抛开农民这个主体的不能称之为农庄;三是地产或变相房地产不能搞。农庄可以搞配套建设,但决不能搞地产或变相地产项目。如果把“共享农庄”搞成房地产项目,那就是挖“农根”,种“祸根”。
发展“共享农庄”的主要模式有哪些?
一、订单农业模式
订单农业模式就是以个人订制和团购订制等形式,为消费者提供农庄的特色农产品认养、直供等订制服务。对消费者认养的农作物建立档案,打码,制作防伪识别体系,标注安全食品标准。严格按照约定标准进行生产,并确保消费者可现场或以远程监控等方式实时查看生产和生长情况。产品成熟后,按照消费者的要求进行个性化包装、处置,既可以配送到指定地点,也可以进行代销,将销售收入按比返还消费者。这种模式适合水果、蔬菜、肉禽类批发市场经营户、超市、酒店、企业、机关学校等机构合作或直接投资“共享农庄”。以VIP会员的方式,建立农庄生产基地与消费者之间长期、稳定的直销关系,产供销一体化,由消费者决定种什么、种多少、怎么种,最大限度地减少无效供给,扩大有效供给。从根本上解决农庄生产基地产不愁销,消费者购不愁食品安全等问题。
二、文化创意模式
文化创意旅游是文化创意和旅游的有机融合后形成的产业。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体验经济成熟、知识经济发展、文化和创新得到全球重视的时代背景条件下,创意产业迅速发展起来,其发展前景得到了世界旅游组织、欧盟旅行委员会等有关国际组织的重视。中国的旅游业,过去的发展模式主要以景区为依托,以旅行社团队旅游为运行方式,旅游景区大体分三类:一类是自然景区,二类是近代和古代景区,三类是人造景区。但目前,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特别是“全域旅游”兴起,人民对旅游的需求也在改变。中国由点线旅游体系转变成板块旅游体系共享家园经营模式,旅游载体变成一个城市、一个特色镇、一个村等特定的旅游目的地。以景区开发为主转向旅游目的地开发,离不开相关产业的配合,所以乡村旅游和文化创意融合后形成的产---文化创意旅游产业的发展是大势所趋。立足特色资源,树立文创理念,引导包括本土在内的各类艺术家、草根艺人、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创客利用品牌设计、故事挖掘、艺术再造、农业科普、地方曲艺等文创艺术方式,打造集人文要素、生态要素、科技要素、艺术要素、创意要素于一体的特色“共享农庄”,增强乡村旅游的文化性、艺术性、趣味性、参与性、互动性。
三、休闲养生模式
休闲养生模式主要是农民或集体经济组织以出租、合作等方式盘活利用空闲农房和宅基地,规划发展养生养老、民宿客栈、特色膳食、禅修辟谷、登山运动等项目,吸引消费者前往农庄投资和消费。随着美丽乡村纵深推进,乡村环境和基础设施建设不断优化,旅游“六要素”的融入显得尤为重要。只有这样才能为美丽乡村提供产业支撑,使农庄和美丽乡村成为既有“面子”、又有“里子”的休闲度假田园综合体。打造“民宿+农产”休闲养生产品,将农庄农地按一定面积或农作物按一定数量分块,把经营权租赁给城市居民和返乡农民租赁经营,用于“共享农庄”的农业生产、休闲养生或农事体验项目。
四、众筹及合作社模式
众筹模式就是消费者及投资主体通过众筹方式募集资金发展“共享农庄”,合作社模式就是农民利用自身资源优势自愿组合发展“共享农庄”。农庄为消费者及投资者提供农资供应、技术指导、托管代种代养、产品销售等配套服务,消费者及投资者按约定分红、获得实物或获得其它投资收益回报等。众筹不仅仅是筹资,还在于筹人、筹智、筹渠道,多途径发展优质会员和合作伙伴,扩大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同时积极开展线上、线下推广活动共享家园经营模式,利用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等自媒体以及电视、报刊开展线上线下宣传,与知名电商平台合作推广,形成“爆炸式”传播效应,吸引广大消费者参与。
五、扶贫帮困模式
扶贫帮困模式就是引导消费者及投资主体与贫困村或贫困户直接对接,消费者认养贫困户的农作物或者承租贫困户的农地、农房,贫困户通过出租土地、房产或以土地、房产入股获得财产性收入以及通过打理农庄获得务工收入,打造贫困户和消费者利益共同体式的“共享农庄”,实现贫困户持续稳定增收。投资主体和发动社会力量,依托当地资源优势,共同打造“慈善村”、“爱心家园”“扶贫基地”等,使“共享庄园”升华为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社会福利慈善基地。“消费即扶贫,购买即帮困”。扶贫帮困模式的“共享农庄”,远远超出了农庄本身的经营意义,它经营的是爱心、社会责任和传统美德,其意义重大而深远。
手机浏览,点击图片保存二维码到相册,然后打开微信扫一扫选择本二维码图片就可以进入,电脑端微信“扫一扫”二维码,进入找聊天搭子平台,里面有找饭搭子、找对象、找陪伴服务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