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贴没了 分享经济还有什么实惠
分享经济的好处绝不仅仅是短期内带来的补贴,而是通过降低交易成本与分摊固定成本的方式,扩大交易的边界、降低商品的价格。
网约车新政出台,被视为分享经济在中国的一大发展。
不过,最近也有很多人发现滴滴、优步优惠没有了。从滴滴优步到住房领域的O2O应用,再到餐饮业,其实都存在类似问题,分享经济的确给大众带来了多元化选择,方便了公众的生活。但是,在补贴取消之后,这些分享经济能够在多大程度上降低整个社会的交易成本,如何盈利共享经济补贴数据共享经济补贴数据,未来何去何从?
比如,中国Uber已与滴滴出行合并,合并后的公司估值为350亿美元,Uber全球将取得合并后公司20%的股权,滴滴则将为Uber全球投资10亿美元。这进一步加剧了人们的担心,合并之后,还有补贴吗?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先要回答的问题是,为什么会有补贴?
首先,补贴是为了抢夺市场份额。在互联网经济之前,市场的技术升级模式更加缓慢,一方面是资本为了最大化研发成果的利润;另一方面,研发的投入也需要利润的支持。所以,技术升级是缓慢的。
现在,互联网经济颠覆了之前的技术升级模式。一个新技术,不管后续能否成功,先通过风险投资,迅速把最基本的商业模式变为现实,然后,吸引流量与客户。随后,再通过几轮融资扩大规模然后上市。实际上,这种模式是把之后的利润,通过资本市场转移到早期。这种模式下,赢者通吃。为了取得最大份额成为赢者,最好的办法就是通过补贴血腥挤轧对手。
其次,补贴是培养(或曰教育)消费者的需要。消费者学习、习惯一个新的消费方式是需要动机的。比如,用手机打车、旅游的时候使用短租,这个时候,补贴是最好的方式。
实际上,一项补贴往往集中了几项“消费者教育”。比如,当年专车软件的补贴大战,除了争夺市场份额,还在培育消费者使用打车软件的习惯。还有在支付打车费用时,给予一定的补贴从而诱导消费者使用网络支付,而这笔补贴,都可以算是互联网支付的营销。
接下来的问题是,补贴会持续吗?既然是补贴,就一定不会持续下去。
补贴没有之后,一部分消费者已经产生了新习惯。补贴没有之后,习惯会继续,厂商就获得了这一部分消费者。
那么,没有补贴之后,是否新经济就不能惠及消费者了呢?答案也是否定的。
本质上说,补贴是新技术、新商业模式的竞争带来的实惠,而不是新技术、新商业模式本身。但是,新经济、新商业模式、分享经济之所以如此强大,是因为它本身就有着优势。即便没有补贴,这些优势仍然存在,而且更加深远。
首先,分享经济降低了交易成本。所谓交易成本,指的是价格之外的成本,比如询价、了解对方是否安全等等所需要的时间与精力。打车软件降低了这个成本,使得分享经济在交通领域变得可能。
在短租领域也是如此,以前,人们要住在陌生人的家里,首要的难题是如何找到愿意把自己的房间让给陌生人住的人,即便找到了,信任也是一大难题。现在有了短租应用,轻点手机,搜索租客或房东的信息与历史信息都非常容易,于是交易变得可行。
到这个环节为止,新技术还仅仅是使交易变得可能,并没有降低价格。
手机浏览,点击图片保存二维码到相册,然后打开微信扫一扫选择本二维码图片就可以进入,电脑端微信“扫一扫”二维码,进入找聊天搭子平台,里面有找饭搭子、找对象、找陪伴服务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