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的分享:共享经济的商业困境该如何解决
5月14日,知乎在其举办的第三届“盐club”上当场发布了“知乎live”,一款立足于共享经济与知识盈余的实时问答平台,而就在live发布的几天后,果壳旗下的在行也推出了一款付费AMA(Ask Me Anything)轻型应用,叫做“分答”。
无论是知乎的live,还是果壳的在行或分答,他们都是互联网时代匹配闲置知识资源与需求的有效方式,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同时知识也得到了传播。而且,他们身上都寄托了这两大国内知识型社区探路商业化的期待。
这几年共享经济成了一门大生意共享经济困境,各个行业都在摩拳擦掌“Uber×”。但事实并没有很多人想象的顺理成章。
2015年1月,英国两位大学的教授Giana M. Eckhardt和Fleura Bardhi在《哈佛商业评论》撰文称“共享经济根本就不关乎分享”(The Sharing Economy Isn’t About Sharing at All),文中提到了她们对美国租车软件Zipcar所做的一项调查,她们发现,消费者在使用服务时并没有因“共享”而产生一种双向性的义务,也没有产生交流的意愿,仅仅以匿名的方式体验服务,而且依赖于服务公司对分享系统的管理以确保它对每个人的公平。因此她们认为所谓的“共享经济”只是消费者为某物在某段时间的使用权而付费,这是一种利益交换,而消费者在这一行为中是功利主义导向,而不是社会或价值导向。
她们认为率先了解到这一点的的公司将在竞争中处于优势,例如Uber的定位就是低价、方便和可信赖,而其竞争者Lyft的定位是友好与社区感,强调消费者“共享”的意愿共享经济困境,但数据显示后者在市场的增幅不如前者显著。
很多人对共享经济的争议并不在于它的模式,而是它的称呼并不能准确地反映这一模式。其实在之前有人就将“共享经济”(sharing economy)也称为“按需经济”(on-demand economy),尽管后者听起来少了些理想主义的色彩,但无疑这一说法更能体现这一模式将闲置资源与需求相匹配的实质。
“按需经济”这一说法则更突出了需求在这一交易中的重要性,最基本的问题是:分享者有没有分享的需求?消费者有没有消费的需求?其次才是将这两种需求进行匹配的过程。以Uber来说,消费者很明确有打车的需求,普通出租车的长时间存在就说明了这一点;但分享者却不一定一直有分享的需求,他们需要考虑自己的时间成本和机会成本,而往往Uber能带给他们的价值并非最高,所以一时新鲜过后,专职Uber司机逐渐兴起。
而对知乎和果壳来说,想要走稳至少有三个挑战:其一,知识类产品的需求弹性很大,甚至说中国人从来没有为知识付费的习惯,想要以知识分享吸引消费这一招恐怕不会太灵;其二,当分享者一段时间后开始考虑自己的时间成本和机会成本时,费用和模式对他们来说有多大的吸引力;其三知识分享不同于物质分享,无论是消费者还是分享者都很难说清这段旅程的目的地,而且这段寻找的过程还需要双方在互动过程中的共同努力才可能达到期待的效果,相比其他行业,消费者和分享者更有可能在尝鲜后选择放弃。
知识分享型平台在各个领域都有不同程度的涌现,例如专注于金融和投资领域的“金牌顾问”,它集结了众多的银行金融机构高管与投资人资源,因此“金牌顾问”更清楚金融机构高管与投资人的需求与偏好,在另一端他们也为创业者与企业主提供服务,平台通过将金融机构/投资人与创业者/企业主的需求进行匹配,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也解决了创业与实业发展过程中的融资难题。据说他们成立三个多月成单数量已较为可观,显然金融投资领域的知识与资源分享平台更具可行性。
手机浏览,点击图片保存二维码到相册,然后打开微信扫一扫选择本二维码图片就可以进入,电脑端微信“扫一扫”二维码,进入找聊天搭子平台,里面有找饭搭子、找对象、找陪伴服务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