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量”的诅咒:开始倒闭的共享充电宝,真伪需求论的混战
记者 | 闫妍
编辑 | 赵力
上线7个月,“乐电”就宣布停止运营了,它也成为了首家宣布倒闭的共享充电宝企业。
共享充电宝领域一有风吹草动,整个互联网圈都会热闹一番。在王思聪怒批并立下“吃翔”誓言之后,关于这片市场的口水战从未停止。
盯准“蝇头小利”的共享充电宝,其市场想象空间究竟有多大?对于消费者和商户而言,移动充电是真痛点还是伪需求?
有人相信“风来了猪也能飞!”,烧钱也能烧出奇迹。共享充电宝风起的几个月里,数十玩家不甘只做观众,纷纷涌进赛道,动辄上亿人民币的融资消息发布,整片市场看起来繁荣异常。
但也有人判定这波泡沫终将破碎。他们相信,互联网流量决定一切的思维将化成诅咒,让曾经的疯狂作茧自缚,共享充电宝潮水褪去将是必然,洗牌、倒闭、死亡将是共享充电宝未来一年间的主旋律。
首家共享充电宝企业倒闭
上线7个月,铺了2000个共享充电宝,“乐电”就宣布停止运营了。对于停止运营的原因,乐电客服的回应是,“根据公司政策。”
今年4月,乐电的运营方杭州兔兔帮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楼莹莹在接受《杭州日报》采访时还曾透露,“我们目前已布局了超过300个点,包括商场、酒店、KTV还有公交车站,充电宝数量近2000个。”
公开资料显示,杭州兔兔帮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1月,注册资本为20万人民币。乐电于今年3月份上线,是一种自助式的租借终端,每台设备设置了9个仓门,24小时内可免费使用,逾期2元/天,50元封顶。押金为50元,并在归还充电宝后自动退回。
10月11日,杭州共享充电宝企业乐电宣布停止运营共享充电宝业务。据该公司微信公众号显示,他们已收回所有充电宝设备,并提醒用户及时将未提现的押金提现。对于部分用户提现失败,乐电方面回应称,“服务器由于故障原因,有部分用户可能暂时无法提现,技术人员正在维护中。”
这一切,距离他们信心满满地面对媒体,规划未来,仅过去6个月。
共享充电宝在高速发展的同时,负面消息一直如形随形:4月12日,共享充电宝企业“来电科技”将 “街电科技”告上法庭,理由是“专利侵权”;8月,随着陈欧完成对街电科技的收购,街电创始软件团队因股权缩水、大股东海翼股份股权承诺未兑现等原因集体离职,深陷“创始团队离职”风波;9月底,另一共享充电宝企业“Hi电”内部员工在网络晒出《调岗通知书》星瀚资本 共享经济,并爆出Hi电全面收缩线下推广团队的裁员内幕消息。
黯然落幕的“乐电”,再次向行业抛出一个问题:共享充电宝到底是不是个顺应商业逻辑的好生意?虽生长于共享经济的黄金时代,共享充电宝现在和未来看起来都不太明朗。
投资观点两极化
据公开数据统计,共享充电宝行业的总融资金额已经超过12亿元人民币,这是2015年共享单车刚出现时获得融资额的近5倍。
共享充电宝之所以获得资本市场青睐的原因之一,就是这件事十分符合互联网思维。一是获取流量简单,拥有用户价值和流量价值,甚至可以演化成线下流量的入口;二是异地复制容易;三是在资本助推下易快速扩大规模,获取红利。
可以看到,IDG、红点中国、腾讯、金沙江创投、顺为资本、小米、梅花天使创投、元璟资本和知名个人天使投资人王刚等等都已投资了共享充电宝类型的创业公司。
盈动资本是共享充电宝企业“小电”的天使轮和A轮的投资方,他们相信这是一件价值百亿美金的事情。据盈动资本合伙人蒋舜透露,盈动也在准备投小电的第三轮融资。“从投资逻辑讲,手机充电本身是个高频且底层的需求,用户习惯已经存在,市场密度达到一定程度后,规模化效应将非常明显,投资逻辑是成立的。”蒋舜对寻找中国创客(ID:xjbmaker)记者讲到。
但王思聪“共享充电宝要是能成我吃翔,立帖为证”的一席话,瞬间将共享充电宝是否能满足刚需、高频、大市场的问题放至最大星瀚资本 共享经济,除了短期内能否赚钱,其长期的持续性和成长性备受争议。
“共享充电宝并不是一个‘性感’的生意,远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刚需。”熊猫资本合伙人梁维弘补充。
在他看来,共享充电宝面临的可替代方案有很多。小场景里很容易被充电端口消灭,也可能被店家准备的免费充电宝或租赁充电宝所替代。大场景里,会存在A点借B点还的消费需求,但为了实现这么一个相对场景,要付出多少成本才能满足?
星瀚资本投资总监赵豪眼中,这个行业还存在着许多难以规避的风险和压力,整个行业面临着技术变革的风险,也存在着产品替代性危险,伴随风口的往往是愈来愈大的泡沫。“这是个十分容易面临恶性竞争的行业,大小场景都可能出现,最终导致的结果是订单分流、价格下跌,一损俱损。”
烧钱真的能烧出奇迹?
上一个被互联网圈“群起攻之”的风口,还是共享单车。低成本、低壁垒的模式一经投入市场,就迅速得到市场和资本的认可,一方面火得一塌糊涂,另一面它的一举一动也备受非议。
据统计,目前18家共享单车玩家已经完成超过30亿人民币的融资,运营成本居高不下,共享单车仍是一场看不见盈利的“豪赌”。
小小的共享充电宝很多道理和共享单车相似,背后都需要强大的供应链和精细化运营能力。在必须密集投放,达到改变消费习惯的大前提下,这门生意看似进入门槛很低,但实质上仍是重资产生意。
据来电科技创始人袁炳松透露,来电科技的充电宝每台每天被借出0.7~0.8次,单日收益平均2元。一台充电宝成本在90元左右,循环使用次数约为800次。在不考虑充电宝柜台成本、场地费用外,一台充电宝平均45天就能回收成本。
可是现在,大多数共享充电宝企业没打算现在就盈利。“去年我们制定的目标是百城万点,这种情况下我是可以挣到钱的,但现在的目标变成了百城百万点,先跑马圈地扩大规模。”袁炳松说。
“我说我就需要5000万,投资人告诉我这个事情5000万根本打不住,这是一个资本大战,是个资本驱动型市场,要尽可能的拿更多的钱,资本愿意花钱来买抢占市场规模的时间。”来电科技创始人袁炳松告诉寻找中国创客(ID:xjbmaker)记者。
如何盈利?如何熬过行业洗牌期?成为了这些企业需要解决问题中的重中之重。
目前来看,现阶段大家的盈利模式主要有三个方向:一是充电宝本身租赁费用;二是押金;三是屏幕和充电宝承载的广告收入。
可在很多投资人眼中,这种盈利模式还是太单一,广告收益也存在着很大的不确定性。在共享充电宝创业者眼中,广告收入是未来重要的现金牛之一,但它的价值和收益真的会和想象中一样吗? “可能精准化营销是共享充电宝企业未来的出路之一,但还要看他们收集上来的数据比地图类或社交类应用收集的数据价值大还是小,收集到的数据能不能达到可用标准。” 赵豪说。
谁能笑到最后?谁能获得“千机大战”的最终胜利?
朱啸虎所说的半年之期马上到来,共享充电宝头部梯队版图即将浮出水面。疯狂过后,泡沫破碎,当初的狂热很有可能变成作茧自缚,共享充电宝洗牌期到来,优胜劣汰,一大批公司终将面临死亡的威胁。
在元璟资本合伙人陈洪亮眼中,共享充电宝市场未来能跑出来的企业必须要兼备地面运营能力和产品技术能力,更需要创新自己的商业模式,比如让更多社会力量和企业形成角对的生态团体,招募城市合伙人等。
你看好共享充电宝吗?
快来留言与小表妹交流~
举报/反馈
手机浏览,点击图片保存二维码到相册,然后打开微信扫一扫选择本二维码图片就可以进入,电脑端微信“扫一扫”二维码,进入找聊天搭子平台,里面有找饭搭子、找对象、找陪伴服务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