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研究的道德准则
作为哲学社会科学的一大分支,经济学研究被赋予了重要的社会责任。然而,在当下的经济学界,一些脱离现实的高调空谈、人云亦云的对策建议、模棱两可的预测研判,使得经济学研究的科学性、应用性常常饱受质疑和诟病,这种现象值得经济学家认真反思。一切科学研究都是以提升人类福祉为己任的复杂劳动,故而这一劳动充满高尚的人文精神,受到社会道德规范的约束。在这个层面上,经济学者应始终从服务人民出发、从坚持真理出发、从投身实践出发,使经济学研究成果真正推动社会发展、促进人类进步。
一是要利国利民,服务大众。同自然科学一样,经济学说、经济思想以及现代经济学知识体系都源起于人类社会实践。随着历史条件的变迁和社会环境的变化,经济理论和经济方法都在不断地演变、修正和完善。不论经济研究对象如何变化,但其终极目标则是一致的,那就是不断创造先进生产力、推动人类社会发展。以亚当·斯密、门格尔、马歇尔、凯恩斯为代表的现代西方经济学家,关注经济现象,解决经济问题,提出了破解彼时资本主义生产问题和矛盾的对策建议经济学+共享经济,构建了现代经济学说和现代经济理论体系,对特定时期的社会发展起到过积极作用。马克思和恩格斯深刻揭示了社会化大生产与生产资料所有制之间的矛盾,阐明了人类社会不同发展阶段支配物质资料生产分配的经济关系和经济规律,建立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同样地,中国的经济学研究始终带有鲜明的时代印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商品流通、国有企业改革、对外开放、创新驱动、区域经济协调、绿色发展、开放共赢、共享经济等,都是不同时期的经济学者基于国家发展和人民呼声而进行的伟大探索,体现出不同时代经济学家的使命和担当。“立时代之潮头、通古今之变化、发思想之先声,积极为党和人民述学立论、建言献策,担负起历史赋予的光荣使命”,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包括经济学在内的一切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提出的时代要求,也是当代经济学家应当承担的道义和责任。
二是要尊重客观,坚持真理。客观事实是一切科学研究的基础,是人们认知现象、了解事物的根本出发点。自然科学研究需要通过观察和实验,思考未知,掌握规律,人类也正是在这种持续不断的科学探索和自我修正中,走向更高层次的文明。与自然科学一样,经济学研究也离不开对客观事实的观察、分析和总结。经济学者采用的数据不同,对客观事实的认知不同,做出的判断、得出的结论就可能完全不同,现代经济学由经验数据描述到科学实验发展的轨迹就深刻证明了这一点。经济学研究唯有尊重数据和事实,在研究方法得当的前提下,才有可能得到符合实际、令人信服的结论,才能发挥出经济研究应有的社会价值。故而,在经济学研究中,较之方法的科学性、求证的严谨性、思辨的逻辑性,敬畏客观事实更为重要。敬畏客观,尊重事实,也就是坚持真理。如何更好地追求和守护真理,需要经济学者的智慧,更需要经济学者的勇气和道德情怀。如果一个学者仅仅是为了证实或证伪某个问题,特别是为了迎合或提出某种观点,而罔顾客观事实和发展规律,其研究必然陷入功利主义的泥淖。这就丧失了崇高的科学精神,违背了经济学研究的初衷,也违背了经济学研究的道德准则。
三是要紧贴现实,投身实践。经济学研究人类经济活动及其发展规律,其成果源于实践又进一步指导实践。然而,现代社会的发展使得经济问题日趋复杂,那些在某些时期看似无法破解的经济学难题,成为了经济学理论方法创新和发展的永恒动力。人类社会发展永不停歇,经济学家所面临的问题就永不枯竭。当今,在新工业革命兴起,全球经济增长持续放缓,国与国乃至国家内部更为注重创新与协同、合作与竞争、发展与共享等宏大背景下,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存在诸多急需探索和突破的经济学研究命题,如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国企国资改革、精准扶贫、制造强国战略等都值得进行持久深入的研究。所以,经济学者的研究灵感、选题乃至创造性,不仅来自书本、课堂、图书馆,更源于鲜活生动的社会实践。经济学者只有走出深闺大院、深入田间地头,充分感知现实需要和人民诉求,将经济学研究与国家建设、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有机结合起来,其研究成果才能更有效地指导实践活动,真正造福社会、造福时代。这是科学研究的要求、科学精神的体现,也应是一个经济学者毕生的追求。
不同于物理学和化学等“硬”科学,经济学这种“软”科学由于自身的“软性”或“弹性”,不能更好发挥其科学精神和应用价值。要消除这一现象,就需要经济学者修身养性,立学先立德。唯有成德立德,才能心存敬畏,出言审慎;才能坚持真理,捍卫正义;才能保持独立,充满理性。不论任何时期经济学+共享经济,经济学者都应当秉持科学精神,恪守学术规范,严守道德准则,将能力和才干倾注于谋求人类利益和福祉,这样方能将所学发挥到极致,真正使学术研究有益于国家和人民。
手机浏览,点击图片保存二维码到相册,然后打开微信扫一扫选择本二维码图片就可以进入,电脑端微信“扫一扫”二维码,进入找聊天搭子平台,里面有找饭搭子、找对象、找陪伴服务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