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成都市印发首个共享经济发展方案
共享单车、共享停车、共享医疗、在线远程教育、联合办公,基于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增材制造等新技术支撑的生产协作……共享经济已渗透于成都交通、住宿、医疗、旅游、生产等多个领域。
昨日,市新经济委、市发改委、市经信委、市科技局、市人社局、市商务委、市工商局、市地税局联合印发了我市首个共享经济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成都市关于推进共享经济发展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
《方案》明确,发展共享经济,成都将立足自身资源禀赋,围绕生产性服务、生活性服务两大领域,瞄准9个重点方向,着力推进共享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与绿色消费高度契合。到2020年,共享经济要成为成都创新驱动发展、绿色发展、经济转型升级发展的重要动能,建成全国共享经济发展的场景策源地和应用领先城市。
首个新经济方案出台
3年内培育出1家共享经济独角兽企业
去年11月30日,成都《关于营造新生态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的意见》正式印发,明确将聚焦发展“六大新经济形态”、着力培育“七大新经济应用场景”。围绕《意见》,我市将研究出台关于“六大形态”“七大应用场景”的一系列具体实施方案。昨日发布的《方案》正是这一系列新经济实施方案的“排头兵”,其他的新经济实施方案也将陆续出台。市新经济委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我市已出台或正在研究拟定《关于进一步加强共享单车管理的工作方案》《关于加快平台经济发展的意见》《关于推进停车资源共享利用工作的实施意见》等系列配套政策。
根据《方案》,到2020年,共享经济将成为成都创新驱动发展、绿色发展、经济转型升级发展的重要动能,建成全国共享经济发展的场景策源地和应用领先城市。在这个总体目标下,《方案》还将成都共享经济发展目标具体细化为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发展环境3个定量指标。明确到2020年,我市将在共享经济领域“形成5个以上国内知名、行业领先的细分应用领域,培育瞪羚企业10个,潜在独角兽企业5个共享经济 绿色经济,独角兽企业1个。”
10万亿市场规模的机遇
共享经济不仅改变着人类的生活方式,更改变着生产方式,正加速向各行业、各领域全面渗透,已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趋势。据统计,2016年我国共享经济市场规模达到3.9万亿元,增长率高达76.4%,是我国经济发展6个新增长点之一。预计到2020年,共享经济规模将突破10万亿、占GDP比重将达10%以上。
为发展独具成都特色和比较优势的共享经济,《方案》明确将立足成都资源禀赋,围绕生产性服务、生活性服务两大领域,瞄准9个重点方向,着力推进共享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与绿色消费高度契合。具体来看,在生产性服务领域,成都将瞄准制造资源共享、科创资源共享、知识技能共享、教育培训共享、物流资源共享;在生活性服务领域,将瞄准交通出行共享、医疗健康共享、居住空间共享、文体娱乐共享。
发展共享经济,不仅有利于做优存量,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更有利于做大增量,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还有利于促进资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
市新经济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依据引领示范,以点带面的思路共享经济 绿色经济,瞄准这9个方向旨在催生更多应用场景,激活市场内生需求,推动共享经济多元繁荣发展。”
天使段直接投资最高达200万元
为推动成都共享经济持续健康有序发展,《方案》不仅为我市共享经济发展路径提供顶层设计,更针对共享经济发展在行业准入、监管治理、税收服务、灵活就业、统计监测、社会信用等方面存在的痛点难点问题,结合成都发展实际和产业发展需求,推出了具体政策措施。
为培育壮大共享经济企业,成都将从支持平台建设、培育领军企业、招引龙头企业、鼓励技术创新、创新融资服务等方面着手,促进共享经济企业良性发展。《意见》明确将鼓励新经济天使基金对共享经济企业天使段进行直接投资,单个项目最高可达200万元;鼓励新经济发展基金对共享经济企业成长段进行引导投资,单个项目投资额度不超过基金规模10%;最高按照企业获得国内外50强投资机构实际投额20%的比例,对共享经济企业爆发段进行跟进投资。
为激发市场活力,营造有利于新经济企业快速发展的政府管理和服务环境。《方案》明确,将放宽市场准入、释放公共资源、开展专项行动,从商事登记、监管环境、税务服务、就业服务等方面切入优化政务服务。同时,成都还将搭建6个公共示范平台,即公共信息资源开放平台、科创资源信息平台、制造资源信息平台、公共停车基础信息平台、智慧监管平台、信用管理平台。市新经济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将从这6个平台入手,盘活闲置资源畅通渠道。
手机浏览,点击图片保存二维码到相册,然后打开微信扫一扫选择本二维码图片就可以进入,电脑端微信“扫一扫”二维码,进入找聊天搭子平台,里面有找饭搭子、找对象、找陪伴服务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