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算共享经济吗 “共享”雨纷飞 谁能不沾衣
图为:河北邯郸市,市民演示使用手机软件定位“共享汽车”。(新华社发)
图为:300多名宜昌市民集体骑“小黄车”,倡导“低碳、绿色、文明、健康”的出行理念。(记者 刘曙松 摄)
图为:新西兰惠灵顿几名华人青年创立公司,启动共享单车项目。(新华社发)
图为:中国共享单车进军英国曼彻斯特。(新华社发)
湖北日报讯 记者 廖志慧
【编者按】
从奔跑不息的滴滴打车,到眼下风靡全国的共享单车、共享汽车等等,伴随互联网经济大潮,“共享模式”风起云涌。共享经济如春雨初生,崭露勃勃生机,它给百姓生活、社会经济带来了哪些改变?对城市建设、社会管理、法制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哪些新挑战?共享模式能否持久?本报今起推出“透视共享经济”系列报道,敬请关注。
早上7时,武汉市民丁静骑着共享单车到达街道口地铁算共享经济吗,将车锁轻松扣上,走进街道口地铁站。接下来,她将搭乘地铁二号线直接到公司门口。
下午5时,市民王东东到司门口接上兴趣班的孩子放学,拿出手机轻点“停哪儿”APP,附近的停车位全部显现。哪里的停车位最优惠、最方便,一目了然。
晚上8时,刚刚加完班的吴云走出公司大楼,到停车场发动共享汽车的引擎,驶入回家的路途。预订上下班套餐,从下午5时到次日上午9时用车,只需40元。
每天,大量市民重复着丁静、王东东和吴云的共享轨迹。从单车、汽车,到雨伞、房屋、飞机;从“有什么可以共享”,到“还有什么不能共享”,如潮水涌来,人们生活的许多角落迅猛烙上了“共享经济”的印记。
最近,一条新闻被刷爆:“一带一路”沿线的20国青年将共享单车与高铁、支付宝、网购一起,评为中国的“新四大发明”。
共享经济时代,悄然来临。
从单车到飞机还有什么不能共享
打开APP预定并缴费,就能通过手机遥控解锁开门,无需联系网点管理员。结束用车后,只需将钥匙放回车内手扶箱,即可通过手机锁车还车。截至今年8月,“易微享”共享汽车已在武汉市铺设网点约200个,运营车辆超300台,储备停车位1500余个。“每个订单平均行驶40公里左右。”易微享工作人员介绍,每小时20元的费用,比打车、网约车成本更低;免ETC,不限单双号的好政策,也让共享汽车需求旺盛。
在武汉,已有易微享、环球车享、畅的和Gofun出行四大共享汽车公司“跑马圈地”。在宜昌,“橘子出行”首批投放了110辆共享汽车,目前每天至少有15台车辆在路面运营。
摩拜单车去年12月底进入武汉市场以来,已投放20万辆车地铁算共享经济吗,累计1.2亿人次骑行,骑行里程2亿公里,相当于绕地球5000圈。无论是宜昌、襄阳等大城市,还是枝江、郧阳等小县城,人人都享受着共享单车带来的便捷。
从光谷跑出来的“斑马快跑”,进入网约车市场虽然不算早,但冲劲十足。打开斑马APP,不仅可以呼叫斑马专车,根据通勤路线选择斑马巴士,还能用斑马单车解决“最后一公里”。该公司估值已达60亿元,成为继斗鱼直播、卷皮网后,湖北诞生的第三家互联网“独角兽”企业。《中国共享经济2017》报告显示,2016年,我国分享经济市场交易额约为3.44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03%。
火热的共享经济中,一大批新型业态涌现——
走累了,街边有共享单车;路远点,有共享汽车;手机没电了,有共享充电宝;下雨了,路边有共享雨伞;想健身,有共享健身仓……在湖北大学风华园食堂内,大三学生杨海北开了间“共享厨房”,只要带上食材,花几块钱租用,人人都可下厨煮面条下饺子。共享宝马、共享飞机、共享珠宝更是刷爆朋友圈,现在流行的段子之一便是:看看周围,还有什么没有共享……
共享经济,如春雨弥漫,纷纷扬扬。
火爆的背后养分极高的“土壤”
共享经济为什么会火?为什么是现在火?为什么在中国火?“有必然性。”省社科院经济所研究员姚莉认为。
有经济基础。经济新常态下,消费需求升级,从模仿型排浪式的粗放消费向个性化、多样化的精细消费转变。迈向全面小康的中国人,庞大消费群体的任何消费偏好,都可能掀起一片经济浪潮。
有技术基础。支付宝、微信支付等移动支付手段的流行、智能手机的普及、互联网信用经济的发展、智能交通、智能物流等的发展,让人们可以随时随地分享信息、空间定位,随时付费交易。试想,如果没有4G网络,没有GPS、北斗定位,没有支付宝,共享单车何以普及?
央行日前发布的《2016年支付体系运行总体情况》显示,2016年我国移动支付业务 257.1亿笔,金额157.55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85.82%和45.59%,移动支付规模居世界首位。
面对中国火热的共享潮,外媒发出了“在中国能共享一切”的感叹。共享经济的鼻祖是外国人,但为什么在中国特别火?
在经济学家看来,共享经济是指以获得一定报酬为主要目的,通过闲置物品使用权暂时转移以充分利用其使用价值的一种商业模式。例如,优步(Uber)、爱彼迎(Airbnb)就是美国爆发金融危机后,顺应居民为增加收入而出借闲置汽车、房间等生活用品而产生的。
在中国,共享经济的内涵得到了延展:面对巨大的市场需求,闲置资源显然已经不够“共”了。共享单车、网约车等一大批共享经济代表制造出新的共享资源,朝着人们的“痛点”扑面而来。
对于解决了“最后一公里”的共享单车,市民明显比较买账。数据显示,在武汉,早高峰摩拜单车与地铁的接驳比例达到10.6%,相当于10个骑摩拜的人,就有1个去地铁站。
还有更值得关注的时空背景。共享经济火遍中国并开始走向国际,正是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后,大力倡导“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全球创新能力大幅提升的时期。从中关村的咖啡屋到武汉的青桐汇,伴随着创新创业热潮的是层出不穷的“奇思妙想”,一批代表新动能的技术、产业迅速崛起。根据CBInsights公布的数据,截至2017年2月17日,全球独角兽企业共有186家,其中42家中国公司中具有典型分享经济属性的公司有15家,占中国独角兽企业总数的35.7%。
OFO、摩拜,正是中国创新创业大潮中的一朵大浪花。
共享热潮刷低你我生活成本
8月21日下午5时,无线飞翔创始人颜国顺拿出笔记本,智慧停车电子支付大数据平台显示:共有807个停车场28.9万个泊位,已占用12.49万个。交易金额还在不断攀升。新的生产力总是带来新的产品,新的服务,新的生产关系。
颜国顺创办的武汉无线飞翔科技有限公司开发出“停哪儿”APP,通过手机关注微信公众号,就可以搜寻附近的停车位,获得实时的空闲车位信息。接入“停哪儿”后,车主直接点对点导航到空闲停车场,省去排队取卡的时间,出场直接线上缴费,快进快出。人们还可以将自己的停车位放上平台,与人共享并获得收益。
随着停车位资源的扩大,无线飞翔公司开始为车主停车“议价”。
在武汉市武昌区红楼附近有个廉政公园停车场,但经常吃不饱。无线飞翔团队通过调研发现,这里靠近武昌实验中学,一到放学,马路上挤满了车,不仅影响公共交通秩序,来接孩子的家长们也担心被贴罚单。今年6月,经过无线飞翔公司改造后的停车场全新亮相,并推出了“套餐”:每月只需交50元,在接送孩子的时间段,可将车停在停车场。
不再是死板的小时计费,家长们觉得划算了;停车场也解决了“吃不饱”的问题,停车位利用率大幅提升。
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共享单车,让人们不用买车就便捷解决了出行“最后一公里”难题;共享汽车,让那些一时不想买车或无力买车的人们,过上了“有车一族”的生活。
算算经济账。购买一辆私家车,除了一次性支付车款,日常费用包括汽油费、更换机油等保养费用及维修费、停车费和保险费等。以一辆加92号汽油、上下班通勤为主的汽车为例,一年费用2万元左右。共享汽车按每小时20元计算,即使每个工作日都用4小时,一年费用2万元(不考虑优惠套餐),但购车费完全节省。
在闲鱼APP上,原价1400元、用了两年的家具,300元就能买回;200元,可以买到原价600元的八成新包包。
共享,激活了潜在消费需求,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动能。省社科院经济所助理研究员夏梁认为,共享经济之所以这么火,也反映出中国经济发展的创新能力在不断增强。
相关统计数据可作印证。今年前7个月,我省共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633.47亿元,同比增长12.0%,创下近两年来最高增速。
手机浏览,点击图片保存二维码到相册,然后打开微信扫一扫选择本二维码图片就可以进入,电脑端微信“扫一扫”二维码,进入找聊天搭子平台,里面有找饭搭子、找对象、找陪伴服务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