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勤:探索财务共享中心建设的成功密码
本文转自《管理会计研究》杂志微信公众号
从会计电算化开始,到以ERP为代表的管理软件的产生,再发展到会计的智能化,技术进步对于企业财务管理变革的影响,一直从未止步。
而在企业财务架构中,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可能是和信息技术关联最为紧密的组织之一。在过去一二十年间,在信息技术的加持下,财务共享服务在我国迅速发展,功能不断完善,在企业中的运用日益深入。特别是近几年,随着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的更加成熟,企业业务复杂程度的日益提高,服务获取和交付样式的日益多样化,当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在模式创新和功能拓展上,正在延展出更多更丰富的内涵和可能性。不久前,由上海国家会计学院智能财务研究中心联合《管理会计研究》杂志、元年科技开展的一项面向2000多位企业管理者和财务主管进行的调研结果显示:在大智移云物区等新兴技术发展方兴未艾的当下,财务共享的内容和边界正在发生一系列重大变化,财务共享中心的职能由单一的开展核算拓展到推动财务转型、加强管控和进行数据赋能等多个职能。
当下企业对财务共享有哪些迷思?
如何将管理会计思想融入到财务共享服务中去?
未来财务共享中心的发展方向是什么?
就上述问题,我们对上海国家会计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刘勤进行了专访。
1财务共享建设必须同时考虑财务和业务信息共享
记者:您如何评价“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近些年在我国的发展?据您的观察来看,目前我国财务共享的发展当前处于怎么样的一个阶段?和之前相比发生了哪些变化?
刘勤: 自2005年我国本土企业开始组建财务共享中心以来,在不到二十年时间内,中国企业在政策引导和市场推动的双重驱动下,财务共享中心的建设事业已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据调查,目前国内已建成的共享中心已超过1000家,而且正呈现出高速扩张的态势,很多未组建财务共享中心的企业也正在策划上线之中。
这些年来,财务共享中心的建设为我国企业实现规模化、规范化、信息化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它显著提升了我国企业的财务管控能力、大大提高了财务核算和资金支付的效率,有力支撑了企业财务转型工作,为现阶段我国企业的高速发展贡献了财务人员独特的贡献。
目前我国成熟的共享中心和初创的共享中心已呈现出一定的代际差异,不同企业的财务共享中心可能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如有些企业仅实现了简单的费用报销、账务处理等功能,有些则除了完成交易性流程的共享之外,还可以实现预算与预测、税务分析、风险管控、资金运作等高价值流程的共享,总体而言,当前财务共享中心的建设周期明显加快,财务共享运营的成熟度显著提高。
与我国共享中心初建期相比,当前的共享中心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大都建立在财务云上(早期采用Intranet和Extranet技术);多业务共享(财务、法务、IT、HR等共享);新技术的广泛应用(特别是RPA、OCR等智能技术);共享流程的多样化(从事务性流程到高价值流程,从财务会计流程到管理会计流程等);业务和财务开始融合;从企业财务共享到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共享(医院、高校、政府等);财务共享系统解决方案日趋成熟(成熟服务商显著增加);建设动力从政府政策引导为主转向市场力量推动等等。
记者:很多企业在构建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时,将其视为财务转型的突破口共享经济下的财务共享,但实际效果往往和预期存在一定的落差,似乎财务共享只是起到了人员集中的作用。您觉得背后主要的原因有哪些?
刘勤:我们一般理解的财务转型是指财务工作从过去以交易业务处理和报表编制为主,转型到以决策支持和管理控制为主,即以战略性财务为导向,在利用信息系统加强现有财务管理工作的基础上,通过将会计工作前置到业务活动之中,从而使会计人员能全面参与企业战略管理、企业经营等全过程决策支持和价值管控活动。
如果从这个角度去看,部分财务共享中心建设理念较为落后的企业,其中心的建设基本上只是考虑如何对交易业务处理和报表编制的工作的规模化管理,很少将辅助决策支持作为建设的目标,这就是我们看到的一些财务共享中心只实现了简单人员集中的情况,并没有将财务流程和业务流程进行有效的融合,甚至部分企业为追求快速实现财务流程的共享,而要求其服务对象,即下属分子机构的财务系统从业务系统中强制剥离出来,从而导致其下属机构正在进行的业财融合努力被迫流产。因此,财务共享的建设必须同时考虑财务和业务信息的共享,否则会形成企业新的信息孤岛。
记者:在您看来,管理会计和财务共享二者有什么关系?如何将管理会计思想融入到财务共享服务中去?
刘勤:讨论管理会计和财务共享的关系,首先要看这两个概念的本质是什么,管理会计是会计一个分支,而财务共享则是一种专业化的管理模式。通俗地讲,一个是管理的具体内容,一个是管理的方式,用一个不一定恰当的比喻,管理会计就像是一种西餐服务,而财务共享则像是大酒店的经营模式,我们吃西餐既可以在小餐馆里,也可以在大酒店里吃,即管理会计功能可以在传统的部门财务中实现,也能在财务共享中心实现,同时,大饭店不仅可以提供西餐服务,也可以提供传统的中餐(财务会计)和茶道(法律共享)服务。
为了将管理会计的思想融入到财务共享服务中,必须逐步扩大财务共享中心中共享流程的种类和范围,必须将共享的流程范围扩展到预算、资金管理、税务、绩效评价等高价值流程中,这就需要企业打破现有的信息孤岛,使共享中心的信息系统在支持财务核算等交易性流程的同时,更多地与企业业务系统相结合,以逐步实现深度的业财融合,这样才有可能在共享中心中实现真正的管理会计功能。
2财务共享中心正从核算、成本中心向经营、数据、服务和盈利中心转变
记者:早期的财务共享中心,可能更多的是作为企业的核算中心,承担“降本增效”、“加强管控”的功能。随着新技术的快速发展,当前的财务共享服务平台在功能实现上也开始有了越来越多的可能性。在您看来,当下企业管理层对于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在功能定位上有着哪些核心诉求?未来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创新的方向是什么?
刘勤:从我们调查的情况看,不同企业的管理层对财务共享中心的作用可能有着不同的期待,部分企业仍将降本增效、加强管控作为首要任务,有的则希望能将共享中心发展成企业的服务中台,即财务、法务、技术维护、人力资源、供应链等多功能的共享服务中心共享经济下的财务共享,有的则希望将共享中心发展成为企业新的创新中心和盈利中心。从共性角度来看,当下大多数企业都期望财务共享中心能借助于大数据技术充分挖掘长期运营中所积累的数据,为决策层和管理层提供更多、更实时、更有效、更有价值的辅助决策信息。
由此可见,随着建设的深化,财务共享中心正在从企业的核算中心、成本中心向经营中心、服务中心、创新中心、数据中心和盈利中心转变。由于财务共享中心的建设和运营是一个相对较新,且不断发展的领域,内容涉及流程优化、系统构建、制度再造、风险管控、协议管理、绩效管理、知识管理、人员管理等方面,这就需要在管理理念、管理方法、管理模式、管理工具和人力资源上进行持续的变革和创新。
记者:企业的财务、业务数据在财务共享平台相互交汇,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也是企业天然的数据中心。在您看来,企业如何利用财务共享中心,构建自身的数据服务能力,提升数据赋能能力?
刘勤:按照传统的认识,企业数据中心的建设主体应该是企业的信息中心或计算中心,因为他们有更专业的系统、人员和技术手段,大多具有丰富的数据处理经验。随着财务共享中心日趋成熟,共享的流程越来越多,汇聚的数据量越来越大,特别是需要领域专家解读的业财税等方面的专业数据越来越多,大家都认为财务共享中心理应成为企业的大数据中心。但是,一个财务共享中心能否真正演变成企业的大数据中心,还要看企业决策者对财务共享中心的最终定位,以及财务共享中心在数据处理能力的发展情况。
按照共享中心目前在数据处理技术、信息基础设施、专业人才储备等方面的状况,以及中心所拥有的业务数据规模性和完整性来看,要想在企业数据中心建设方面有所突破可能还有很多路要走。
以数据中心所必须的数据治理能力建设为例,企业财务共享中心如想构建自身的数据服务能力,提升数据赋能能力,必须要对数据系统进行科学的规划,需要在元数据、数据标准、数据架构、数据质量、数据安全、数据操作等方面进行系统的布局。
3财务共享中心助力企业业财融合
记者:如何有效实现业财融合一直是企业的一个“老大难”问题。您觉得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构建,为企业业财融合提供了怎样的契机?
刘勤:在财务共享中心建设中并不会自动实现企业的业财融合目标,如一些财务共享中心尽管建设了很多年,它所实现的功能基本上还是一些与会计基础核算相关的事务性工作,如差旅报销、应收应付和财务报表等内容,总体上与企业经营业务耦合度不高。由此可见,共享中心是否会向业财融合方向发展,主要取决于决策者对财务共享中心的发展定位和管理者对系统的整合能力。
与此同时,我们也注意到,十几年的共享中心的建设,确实为企业实现业财融合发展目标,在客观上提供了很好的契机,理由有三:首先,由于财务共享中心的建设,使企业一些原下属分子机构的财务人员转向了业务财务岗位,这在某种程度上为打破业务和财务的岗位隔阂创造了条件;其次,财务共享中心基于云平台的信息系统建设,尤其是擅长于跨系统操作的RPA技术的大量应用,使业务和财务信息系统间的信息孤岛问题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为实现业财信息共享创造了有利条件;再次,随着共享的流程向高价值管理会计流程拓展,业务和财务数据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积累,并进一步推动了数据处理能力得到了提高,为实现业财数据同步处理奠定了技术基础。
当然,如想真正实现业财融合,还必须在人事制度、法律法规、管理理念、企业文化等方面进行深度的变革。
记者:近几年,随着大智移云物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不断成熟,可能对未来的财务共享服务创新,产生怎样的影响?
刘勤:大智移云物区等技术的深度应用,会进一步促进财务共享中心中流程、组织、系统和运营模式等方面的持续变革,会加速共享流程向自动化、智能化乃至无人化运营方向发展。
我认为财务共享的未来发展将呈现出八大趋势,即:流程的柔性化和自动化、组织的虚拟化和碎片化、运营的外包化和众包化、平台的云端化和数字化、功能的融合化和集成化、数据的资产化和资本化、员工的专业化和复合化、服务的智能化和无人化。
显而易见,这些趋势都必须建立在大智移云物区等技术的深度应用之上,可以预料,随着财务云、电子发票、移动支付、数据中台、电子档案、机器人流程自动化、规则引擎、数据挖掘、模式识别等对中国会计人员最具影响的信息技术(Acctech)的发展,会给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创新带来越来越多的机遇,未来企业财务管理的运营模式、业务流程、组织架构和管理理念等方面的变化将成为常态。
记者:当下对于中国企业来说,在财务共享中心建设方面,您有什么建议?
刘勤:财务共享中心建设对企业而言,是一项高投入、高风险,同时也是高回报的较为复杂的系统工程项目,经过近20年的探索,它的成功密码已被探索者们逐步揭示,即:企业管理层的高度参与、各类资源的充分投入、科学方法论的灵活运用和源源不竭的创新动力。
准备建设财务共享中心的机构,我觉得要格外关注如下几点:
(1)把握财务共享模式的适用性,不是所有的机构都适合采用财务共享这种服务模式;
(2)在自建和外包方式中妥善选择,在某些应用领域和某些发展阶段,可能选择外包方式比选择自建方式会效果更优;
(3)充分认识共享中心建设是企业再造的过程,大量经验表明,共享中心建设一定是组织再造、流程再造、系统再造、文化再造的过程,需要对企业进行大刀阔斧的变革;
(4)科学制定财务共享中心的建设方案,明确建设原则、发展目标、未来蓝图、建设路径、资源需求等;
(5)谨慎选择技术架构和服务商,每一种技术架构都有其适合的范围,每一种流行的技术都有它的局限性,每一家供应商都有其擅长的领域;
(6)布局好未来的运营和管理架构,组建好中心管理班子,明确管理责任和绩效指标,设计好服务水平协议等。
而对已建成财务共享中心机构的企业来说,如果想要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发挥出预期的效果,做到以下几点至关重要:
(1)深入探索财务共享中心的未来发展趋势;
(2)把创新人才的培养放在最重要的位置;
(3)不断探索和创新财务共享中心的新运维模式;
(4)利用好与市场机制相关的组织变革动力。
相关阅读2021年影响中国会计人的十大信息技术评选刘勤:会计业正进入人机协同共生时代刘勤:关于智能财务的思考和实践
手机浏览,点击图片保存二维码到相册,然后打开微信扫一扫选择本二维码图片就可以进入,电脑端微信“扫一扫”二维码,进入找聊天搭子平台,里面有找饭搭子、找对象、找陪伴服务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