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充电,“不啃老”的美团充电胜算几何
王兴有句名言,美团没有边界。近期,美团再次瞄准经历了资本寒冬,市场格局逐渐稳定的共享充电这块蛋糕,宣布重新杀入共享充电业务。
要说美团对共享充电宝的觊觎,那可不是临时起意,但其共享充电之路远没有外卖业务进展得那么顺利。2017年,美团就参与过共享充电宝的混战。三个月后,铩羽而归。2020年,面对因疫情迅速降温的市场环境,美团此时抢滩实体共享充电行业并不是个好时机。
而美团充电宝的加入还是引发了不少讨论,外界一度猜测,背靠美团的充电宝业务会以自家拳头产品美团App为谈判条件,倒逼商户合作。但是,迫于舆论的压力,美团充电宝业务硬气辟谣,坚称自己绝不啃老,餐厅排名和充电宝的使用完全无关。
据知情人士透露,最近天津地区的商家已经陆续收到“美团充电宝商家曝光流程图”。图片显示, 美团App内置地图仅作为流量入口,增加商家信息曝光。
那么自力更生的美团充电宝会就此改写行业格局吗?至少现在看起来并不乐观。
画饼难充饥:臆想中的用户和商户
美团充电宝“不兼容”的特质不断挑战着用户的使用习惯。首先,在美团App内完成“扫码-借宝-还宝-支付”的全套操作,对于当下的用户而言过于繁琐。更重要的是,美团充电宝不支持支付宝支付,这直接造成美团充电宝失去国内第一大移动支付平台的用户。
美团充电宝的“不兼容”还表现在商户端。对于商户而言,签约美团充电宝,变相放弃了其他充电宝合作商,才有机会依靠平台创收。放弃合约,商户必然产生赔偿。“流量引爆利润”的噱头下迷茫进场的的商户,在利润没有保障的前提下,提前将店铺未来与美团流量绑定不是明智的做法。未来,不排除美团会效仿其在其他业务上的经验,强迫商户“二选一”。其他社交平台或支付平台将难以支持其充电业务。
此前,钛媒体就曝出,四川南充火锅协会举报美团涨佣金、拒绝商户自配送、要求参加优惠活动等举措,以及美团以提高佣金比例为威胁强迫商户“二选一”。
反观市面上的共享充电头部玩家,一方面圈定了自己的稳定合作商家;另一方面,为了更好地贴合大众支付习惯,均支持微信或者支付宝支付。用户无需下载任何App,扫码即可获取充电宝。
产品迭代缓慢:“流量药方”失灵
共享充电宝作为已经运转多年的“线上+线下”的物联网服务,传统互联网一直沿用的线上流量灌注的打法并不能短时间“催熟”一款产品。
这个看似简单的移动电源产品——充电宝美团 共享充电,需要经历外观及标识、接口、电性能、安全保护功能、安全性等5大类、20小类的检测。其产品力涵盖迭代速度、供应链保障及专利数量等。
市面上的头部玩家产品都几经迭代,产品壁垒已显现。在技术上,来电科技申请的专利有210余项,获得授权的有132项。
在供应链上,背靠聚美优品的街电是聚美优品的支柱业务,由享誉全球的移动充电品牌——Anker提供技术支持。怪兽充电则有小米生态加持。
而刚入局的美团充电宝,产品初出茅庐,技术及对供应链的把控能力制约了其扩张的速度。因此,尽管美团充电宝在媒体口中“疯狂推进”,而实际上并没有撼动行业头部玩家的份额。
合作方式单一:场景渗透力不足
共享充电宝的头部玩家也早早地开展多维合作,与多行业建立深度跨界合作关系,相互渗透,实现双方品牌声量的最大化。
在营销上美团 共享充电,来电凭借合作《王者人生》游戏IP与网易NeXT2019春季赛等赛事博足眼球,怪兽充电则有航海王、星巴克等知名IP合作,提升知名度。
在场景渗透上,大型商超、连锁商铺、交通枢纽、医院等大场景基本被其他玩家瓜分。艾瑞咨询《2020年共享充电宝行业研究报告》显示,凭借先进的物联网技术、优良的供应链和产品体系、精细化运营以及较为充足的资金投入,共享头部玩家已经占据共享充电市场超80%的份额,打通了诸多生活场景。
在营销上,美团鲜有合作;在场景上,美团也存在天花板。目前,美团充电宝主要的铺设对象还是集中在自己平台商家,以餐饮场景为主,较为单一。而今天的共享充电宝行业早已进入多场景、多地点的服务形态。相较于行业中其他已经在追求全场景布局并开拓行业新蓝海的玩家而言,场景的差距是美团充电宝必须交出的“学费”。
除了失去先发优势,美团充电刚摁下重启键,就再次凭借“无边界”、“流量杀”等套路数次招来负面信息。美团的无边界,究竟是如王兴心中所愿创建的“理想国”,还是像美团充电背靠大树乘凉,以一己之私搅乱了商业生态?答案未可知。
遥想当年,曾经在美团内部C位出道的美团打车业务,经历了上市风波、与友商补贴战厮杀、外卖业务被针锋相对的激情岁月。最终以烧掉40多亿、被交管部门约谈收场。现如今,已逐渐沦为鸡肋业务。
前路漫漫,负重前行的美团充电要想在大局已定的格局下杀出重围,赢得共享充电一席之地绝非易事。
手机浏览,点击图片保存二维码到相册,然后打开微信扫一扫选择本二维码图片就可以进入,电脑端微信“扫一扫”二维码,进入找聊天搭子平台,里面有找饭搭子、找对象、找陪伴服务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