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服务业到2025年增加值将突破2.5万亿元 机场货邮吞吐量达350万吨
今日(9月30日),广州市举办服务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新闻发布会,广州市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周青峰介绍了《广州市服务业发展“十四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的相关情况。
周青峰介绍,“十三五”时期广州服务业发展成绩突出。2020年全市完成服务业增加值1.81万亿元,“十三五”年均增长6.6%,总量规模居全国主要城市第三位,占全省比重达29%。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由2015年的65.5%、62.7%提升为72.5%、65.1%。截至2020年底,全市拥有服务业“四上”企业超过2.7万家,较2015年增加接近1.2万家。
此外,“十三五”时期,广州还成功推动广州期货交易所、广交会四期展馆、国家数字服务出口基地、白云国际机场三期、广州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等一批重大项目、重大平台落户。
□ 定位目标:
基本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现代服务经济中心
在“十三五”发展基础上,《规划》提出“到2025年,推动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取得明显进展,推动现代服务业出新出彩取得决定性重大成就,基本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现代服务经济中心”的总体目标。
在具体发展目标方面,《规划》从提升产业能级、改善质量效益、增强创新能力、提高开放水平、增强辐射能力等五个维度,提出力争到2025年服务业增加值突破2.5万亿元,增加值超千亿元的服务业行业达到8个以上,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达到68%,全市软件业营业收入突破8000亿元,服务外包合同执行额达到120亿美元,海港集装箱吞吐量达到2800万标箱,机场货邮吞吐量达350万吨。
□ 重点方向:
构建优质高效、结构优化、竞争力强的服务业新体系
立足广州服务业发展基础及未来发展趋势目前共享经济模式,《规划》按照提质增效、培优育新并举的思路,推动构建优质高效、结构优化、竞争力强的服务业新体系。
方向一:九大重点行业提质升级
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为引领,推动现代商贸、现代物流、金融服务、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科技服务、会展服务、专业服务、健康养老服务、文化体育旅游服务等九大重点行业提质升级,提升供给体系对消费需求适配性,打造“广州服务”竞争新优势。
方向二:促进服务业数字化、智能化、品牌化发展
《规划》强调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化培育新业态新模式新消费,促进服务业数字化、智能化、品牌化发展,增强“广州服务”发展新动能。
具体来说包括三个方面。一是鼓励商业模式创新,打响总部经济、平台经济、分享经济、共享经济、定制经济、夜间经济、直播经济六大服务经济品牌;二是加强探索创新和推广应用目前共享经济模式,加快发展工业互联网、供应链管理、跨境电商、数字互娱、数字会展、数字生活、智慧教育、智慧医疗、智慧出行等九类新兴服务业态;三是增加新场景供给,积极支持新业态新模式新消费迭代升级,抢占未来产业发展先机。
手机浏览,点击图片保存二维码到相册,然后打开微信扫一扫选择本二维码图片就可以进入,电脑端微信“扫一扫”二维码,进入找聊天搭子平台,里面有找饭搭子、找对象、找陪伴服务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