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经济,有规范才可走得更远
标价逐步透明化、规范化
共享经济,有规范才可走得更远
近年来,以共享单车和共享充电宝为代表的共享消费领域服务价格一路上涨,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日前表示,在行政指导下,哈啰、青桔、美团、怪兽、小电、来电、街电、搜电8个共享消费品牌经营企业积极整改,取得成效,共享消费领域价格涨势得到有效遏制,标价逐步透明化、规范化。
“充的钱都够买新的了”
在北京某互联网公司工作的刘先生每天都会拿出手机,扫一辆共享单车骑着上班或回家。“公司和住的地方离地铁站都有一定距离,走路有点远,打车又太贵,共享单车帮了大忙。”刘先生说。
刚兴起时,骑车基本免费。但近几年,给刘先生最大的感受是:“偶尔骑几次变得越来越不划算,骑一次车有时要花几元,没办法,只能办张月卡或年卡。”价格涨了,体验如何呢?许多人在去单位的路上找不到车子,终于看到路边停着一辆,扫了一下才发现无法使用。“能否骑上车,某种程度上决定了我们上班是否准时。”刘先生说。
现在,手机成为大家出行必备物品,购物、吃饭、乘坐交通工具都离不开它。用得多了,耗电自然就快。在北京市朝阳区某商场逛街的王女士就碰到了这样的情况。其实她自己也买了充电宝,可如果不出远门,一般不会随身携带。“电量不足是经常的事,还好现在到处都有共享充电宝,要不连坐车回家都成问题。”
王女士告诉记者,共享充电宝虽能解燃眉之急,但近年来的一波波涨价确实让人不舒服。原有的免费时长取消了,计费标准和计费单元也进行了调整,每小时从1元提到3元,“充几次的钱都够买个新的了。”
据了解共享经济避税,即便同一品牌,共享充电宝在不同场景收费标准也不一样,一些品牌的共享充电宝的使用费在热门商区或旅游景区往往更高。
“涨”声四起,掌声不再
“为了竞争,平台前期多采用‘烧钱’‘补贴’等让利策略,主要依靠的是资金优势。”湖南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陈文锋认为,在获得稳定客流和用户产生一定黏性后,平台试图通过涨价来达到风险资本要求的企业经营规模和利润目标。
共享经济的本意是充分调配闲置资源实现最大化利用,让更多人享受便利。有专家指出,虽然涨价在某种程度上是客观需求,但频频涨价不是共享经济应有之义,且涨价并不能很好解决共享经济在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在实践中,共享经济企业出现了压缩运营成本、市场布局混乱、无序投放等多重问题,而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并不在于一味涨价。
“涨”声四起,掌声不再。消费者对价格是敏感的。如果不断涨价,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消费习惯也有可能会慢慢消失殆尽。91科技集团董事长许泽玮认为,若涨幅过高、频次过多,忽视了消费者的体验与感受,最终会导致用户流失,损害行业发展前景。
业内人士认为,如今经过竞争仍留在市场上的共享经济企业,大多属于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经营者,呈现一家独大的特征。从法律层面看,这些企业频繁涨价,也可能涉嫌垄断。必要时共享经济避税,有关部门可介入调查涨价是否属于垄断行为。
探索双赢的盈利模式
今年2月,国家信息中心发布《中国共享经济发展报告(2021)》,预计未来5年,中国共享经济的年均增速将保持在10%以上,发展前景广阔。
为保障共享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政府部门加强了对共享经济企业的监管。今年6月,针对共享单车、共享充电宝等涨价现象,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要求8家共享消费品牌经营企业限期整改,明确定价规则,严格执行明码标价,规范市场价格行为和竞争行为。经过整改,相关企业进一步完善定价规则,通过直接降价或者降低计费单元等方式下调部分机柜价格。据悉,共享充电宝品牌中,街电逾8万台机柜降价,小电、搜电、怪兽、美团分别有数千台机柜降价。
业内人士表示,长期以来,如何找到一个切实可行的商业模式是共享经济发展的关键,不能动辄把涨价作为企业发展的唯一出路。共享经济企业应回归共享经济本源,利用共享经济产品开发其他二次产品获利,探索多元化的盈利模式,实现企业和消费者的双赢。
“共享经济企业要在优化供给、产品服务迭代升级上下更大功夫,拓展自身发展空间。”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郭丽岩建议,企业要提供内容更加丰富、体验更加便捷个性的服务供给,聚焦民生领域没有被满足的美好生活需求着力创新,通过增加优质供给来开发消费者的新需求。
史志鹏
手机浏览,点击图片保存二维码到相册,然后打开微信扫一扫选择本二维码图片就可以进入,电脑端微信“扫一扫”二维码,进入找聊天搭子平台,里面有找饭搭子、找对象、找陪伴服务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