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上首家“共享餐厅”最快下月诞生
新模式直指就餐排长队问题,但也存在两大隐患
最快下个月,一种全新餐饮模式——“共享餐厅”将在上海出现。“共享餐厅”内,消费者通过手机软件订购附近餐饮单位制作的餐食,由“共享餐厅”到制作餐食的餐饮单位取餐,再提供给消费者。不少业内人士将这种新模式比喻成“提供桌椅的网络订餐平台”。
由于可能涉及餐食制作、配送、供应等多个环节,这种新业态最先面临的问题是要不要申请相关许可证。昨天,市食药监局明确回应称,如果只提供就餐场所,不制售食品,也不销售预包装食品,那么“共享餐厅”无需取得食品经营许可证。
试图解决餐厅排长队问题
只提供就餐场所的“共享餐厅”虽无需许可证餐饮店共享模式,但不意味着没有要求。市食药监局表示,“共享餐厅”首先在距离上有要求,其最好与接单制作餐食的餐饮单位处于同一座建筑内,如果不在同一座建筑内,两者之间的距离应控制在800米内。这项规定主要考虑到餐食配送距离过长,食品被污染的风险就大。其次,考虑到“共享餐厅”为增加餐食的感观效果,会打开外卖包装,对餐食进行整理甚至重新摆盘,因此要求“共享餐厅”配备符合要求的专用操作场所,降低餐食与外界接触被交叉感染的风险。如果“共享餐厅”采用非一次性餐具,还需配备餐具清洗、消毒、保洁设施,安装符合要求的油水分离器。
“共享餐厅”市场部门负责人说,首家“共享餐厅”位于打浦桥日月光,目前正在装修,最快6月中下旬装修完毕,通过现场审核后很快就能获证,对外经营。这家“共享餐厅”面积在300平方米左右,不只提供就餐场所,还设饮品吧台,并对外销售预包装食品。对外营业后,消费者将通过手机订餐软件下单餐饮店共享模式,由共享餐厅去附近制作餐食的餐饮单位取餐。
其实,这家“共享餐厅”的运营方为某餐饮取号排队平台。上述负责人表示,热门餐厅经常排长队,用户体验差,“共享餐厅”拓展了这些餐厅的物理空间,消费者下单后,只要在预定时间内抵达“共享餐厅”就能享用热门餐食,这是解决排队问题的理想出路。
业内人士给新模式泼冷水
新的餐饮服务模式只要不违反安全、环保、消费者权益保护等法律底线,就值得鼓励。但也有业内人士给新模式泼冷水,认为其可能存在两个隐患。
其一,“共享餐厅”可辐射范围内的其他餐食制作单位是否有余力接单?这些热门餐厅本身的接待和加工量已趋于饱和,如果再承接一大批外卖订单,轻则出现运营混乱,重则爆发食品安全问题。反过来说,如果热门餐厅自己有风控意识,就会谨慎对待“共享餐厅”这块业务,每天配合接单量很少,那么“共享餐厅”就将面临用户下单,却少有餐厅执行的尴尬。
其二,“共享餐厅”下单依赖手机订餐软件,根据相关管理办法,手机订餐软件的运营方,也就是网络餐饮服务第三方平台提供者,应到各级市场(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备案,并对入网餐饮单位的资质、食品安全风险管控水平等方面进行审查。但“共享餐厅”可能为了追求在线商户数量而疏于入网审查,甚至发生类似之前一些外卖平台审查人员包庇无证照餐饮上线的问题。
手机浏览,点击图片保存二维码到相册,然后打开微信扫一扫选择本二维码图片就可以进入,电脑端微信“扫一扫”二维码,进入找聊天搭子平台,里面有找饭搭子、找对象、找陪伴服务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