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健:城市的更新和规划的更新
“
我国城镇化在经历了三十多年的快速发展阶段后,城市发展模式已从“增量扩张”逐渐转向“存量提升”,寻求高质量的城镇化道路。以北上广深为代表的一批先行先试城市,开始尝试在土地资源约束条件下,通过产业结构的升级调整、公共要素的保障提升、城市社区的“微更新”、城市精细化治理等措施手段,推进城市建成环境的有机更新,激发城市活力。面对高密度、功能多样、产权复杂的建成环境以及信息社会的多样化公众诉求,城市更新在不同城市中的路径选择和机制构建呈现出一定的差异性、多样性。
本期笔谈我们邀请了国内城市更新领域的代表性专家以及北京、上海、广州、深圳、重庆、成都等先行城市的规划师就此话题进行笔谈,共同探讨存量时代中国城市更新所面临的挑战及其规划应对。
我想谈谈城市更新中城市规划师的角色问题。城市更新并非新生事物,在增量发展时期就是一直是规划的重要话题之一。但在当下轰轰烈烈的城市更新运动中,规划师反而有种无所适从、不知所措的感觉。随着公共治理、社会参与等理念的普及,规划师在社区更新等具体项目中仿佛失去了主导地位共享经济 城市规划,成为辅助决策、调和矛盾的第三方;随着建筑师、景观师在各种各样的“微更新”中大施拳脚,规划师似乎有被边缘化的趋势;而许多城市更新过程出现的问题,都被简单归结为是政府政策制定的事,似乎与规划没有多大关系。规划师们在今年年会上的交流,“困惑”成为经常出现的高频词。在城市发展进入存量更新的阶段,规划师如何实现自身的角色转化?有3个城市更新的根本问题值得我们思考。
(1)城市更新的目的是什么?更新是城市发展的常态,大规模的拆建和小尺度的微更新,都是城市更新的不同方式。相同的是,每次更新都是打破既定平衡建立新的平衡的过程,破立之间的目标取向就成为一个绕不过去的问题:为什么要打破既有平衡?而新的平衡又当如何建立?回答这些问题的价值立场就非常重要。规划师是否具有独立的职业操守来坚持维护专业化的价值取向?这应当就是规划师在城市更新大潮中拥有存在感的基础。
(2)城市更新的动力问题。理论上讲,更新是城市发展过程中自然发生的必然现象,如同有机体的新陈代谢;但实际上,我们看到的更新项目多半是靠政府单方面推动的,一旦缺乏公共资金投入,城市更新就出现普遍的动力缺失现象。城市更新不是简单的空间设计问题,而是如何引导城市自发的发展演变朝规划预期的方向走,而为实现既定目标下的城市更新如何构建形成除单靠政府公共投入以外的可持续的动力机制。这些问题应当是规划师需要面对和解决的。系统性是规划师的职业优势,一方面规划师可以突破空间尺度的局限,在从市域到街区的各个空间尺度上寻找解决方案,另一方面也具有整合协调各部门规划的职能,是解决可持续动力机制的最佳人选。
(3)城市更新规划的技术问题。城市更新虽然是老问题了,但处于当下的数字信息时代,当前的城市更新与二十年前在规划方法上应该有所不同。新生活方式产生了一些新的城市现象,如网红、共享经济、分时使用等,规划师需要积极认识新技术给城市运行方式所带来的变化。智慧城市为城市治理提供了新的工具也带来新的要求共享经济 城市规划,我们的更新规划应当更多地在这个时代背景下考虑规划干预的方式和方法。
总而言之,规划师不仅要关心城市更新,更要多思考更新规划和规划更新。城市更新应当伴随着城市规划的自我更新。我们不难发现,目前一些城市具有示范作用的好的更新实践,实际上是在“特殊的”规划管理条件下才得以实现的,这也说明了标准化的规划和管理存在的不足和缺陷。我们目前的规划管理还基本停留在用地管理而不是空间管理。新一轮城市更新也促使我们对规划本身进行自我批判、自我升级,实现我们规划师职业的又一轮更新。
今日话题:城市更新
手机浏览,点击图片保存二维码到相册,然后打开微信扫一扫选择本二维码图片就可以进入,电脑端微信“扫一扫”二维码,进入找聊天搭子平台,里面有找饭搭子、找对象、找陪伴服务等等